资源简介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试卷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14世纪中叶,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他们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变化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导致了手工工场的出现C.有利于市民阶层的形成 D.得益于庄园制度的兴盛2.“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李纯武在《简明世界通史》中的这段叙述主要阐明文艺复兴的 ( )A.背景 B.经过C.内容 D.影响3.某班同学打算在元旦汇演中表演历史剧。以下剧本情节需要修改的有 ( )场景 故事情节① 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② 但丁给莎士比亚寄去祝贺的信件③ 达芬奇来到英国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④ 莎士比亚欣赏了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4.读右侧故事,对其理解正确的有 ( )①父亲深受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影响②“绿鹅”指代个人心中的欲望③作者批判对欲望的追求与放纵④作者主张追求享受现实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5.印第安人培育的玉米、马铃薯于16世纪传入中国,17世纪成为了中国百姓的重要食物,大大促进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这一现象说明 ( )A.明清时期中国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换C.玉米和马铃薯是中国古代主要的食物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商品的贸易往来6.以下是哥伦布《航海日志》的摘录。据此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B.哥伦布远航到达了亚洲C.寻求黄金是哥伦布远航的动机 D.远航不利于传播基督教7.从“种植园”、“三角贸易”、“东印度公司”、“日不落帝国”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来的学习主题是 ( )A.英国的崛起 B.英国的殖民争霸C.新航路的开辟 D.早期的殖民掠夺8.葡萄牙的罗卡角位于欧亚大陆的最西端。当地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最先打破这一观念的航线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历史学习有许多方法。阅读材料,回答第9-10题。9.联系法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密切联系。根据描述可知 ( )A.文艺复兴促进了殖民掠夺 B.文艺复兴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文艺复兴 D.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互相促进10.比较法能帮助我们认识对象的异同,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比较两则卡片内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B.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C.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阻碍了封建社会的瓦解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14分,第12题16分,共30分)11.14-16世纪,欧洲走向近代。某校学生以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并制作了展板。请你参与,一起完成项目成果。(14分)【源·经济】(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示意图中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性质。(2分)【促·思想】对比上述三位人物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变·世界】(3)结合图片,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带来的影响。(4分)【话·结果】(4)综合上述内容,将展板最后的结语部分补充完整。(6分)12.一部蔗糖史,一部世界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蔗糖的旅程】(1)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促使蔗糖由亚洲植物到美洲生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指出蔗糖处于三角贸易示意图中的哪个航程。(填字母)(4分)【蔗糖的嬗变】材料三 从15世纪末期开始,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在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种植甘蔗,甘蔗种植园迅速增加。英属巴巴多斯岛竟有900多个甘蔗种植园。因甘蔗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奴隶贩子就从非洲运进大量奴隶来进行劳作,甘蔗种植与制糖业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摘编自杨晓东《糖:被传染的甜蜜与苦涩》材料四 17世纪初英国入侵抢夺了大量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并结合当地气候,开辟了大量盛产甘蔗的种植园地。从17世纪中叶开始……蔗糖在美洲生产、欧洲销售,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摘编自西敏司《甜与权力》(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美洲蔗糖制造业兴盛的原因。(6分)【蔗糖的见证】材料五 黑奴需要忍受当地湿热的气候和蔗糖群岛上的黄热病和疟疾。最重要的是,与英国自由民相比,他们的初始价格和日常开支都更为便宜。许多当地腰缠万贯的种植园主以庄园主的身份回到英国后,就成了所谓暴发户的原型。——摘编自威廉·伯恩斯坦《伟大的贸易——贸易如何塑造世界》(3)一部蔗糖史,背后折射了许多历史信息。综合上述材料,请将观点“三角贸易中的蔗糖见证了____________”补充完整,并对其予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分)初中历史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B C B C D A B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14分,第12题16分,共30分)评分建议:在非选择题的阅卷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1)资本主义性质(2分)(2)人文主义思想或者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发扬人的个性(2分)(3)①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②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③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有利于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1点2分,任写2点即可得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4)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并发展;思想上,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市场上,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1点2分,共6分)总之,14-16世纪欧洲社会资本主义兴起。(总结亦可得2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1)新航路的开辟或殖民扩掠夺(2分) C(2分)①欧洲殖民者获得了大量美洲的殖民地作为甘蔗生产基地;②殖民者利用三角贸易劫掠黑奴,为美洲的甘蔗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③蔗糖销售能带来巨大的利润,进一步刺激了蔗糖业的发展;④美洲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甘蔗。(1点2分,任写3点即可得6分)本题采用分层评价,评价量表如下。主要特征 样例水平1 (1-2分) 观点正确,但论证时只是罗列单一史料或随意罗列史料,缺乏分析与逻辑,未能作出准确说明。 观点:三角贸易中的蔗糖见证了罪恶/苦难。 论证:蔗糖作为三角贸易回程中的商品,它见证了殖民者对黑奴的掠夺。大量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劳作。水平2 (3-4分) 观点正确,论证时能罗列多个史实,并合理分析,条理清晰。 观点:三角贸易中的蔗糖见证了殖民地的苦难。 论证:蔗糖是三角贸易回程中的商品,为了获得巨额利润,许多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了大量的种植园。为了解决甘蔗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问题,殖民者进行了罪恶的三角贸易,在非洲劫掠黑奴贩卖到美洲。黑奴远离家乡的同时在美洲生活处境悲惨,不仅需要忍受当地湿热的气候和疾病,而且只能获得微博的收入。水平3 (5-6分) 观点正确,角度全面。论证时能罗列多个史实,并合理分析,构建起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 观点:三角贸易中的蔗糖见证了殖民者的发展与殖民地的苦难。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蔗糖由亚洲植物变为美洲土地生产,成为了国际性作物,见证了世界联系的增强。作为三角贸易中的商品,蔗糖还见证了欧洲的发展。以英国为例,英国人在美洲殖民地建立甘蔗种植园,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或黑奴劳作,将生产的蔗糖在欧洲销售,赢得了巨额利润,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带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蔗糖还见证了苦难。首先,殖民国家为了争夺美洲殖民地开展战争。其次,为了解决甘蔗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问题,欧洲殖民者还进行了罪恶的三角贸易,将黑奴劫掠贩卖到美洲。黑奴在美洲生活处境悲惨,不仅需要忍受当地湿热的气候和疾病,而且日常开支得不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蔗糖作为三角贸易中的商品,不但见证了世界与欧洲的发展,也见证了殖民地的苦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第五单元.docx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docx.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