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第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第1讲 动量、动量定理常设情境 ①生活实践类:生产生活中的缓冲问题,流体冲力问题,碰撞、爆炸、反冲问题.②学习探索类: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利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问题、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及应用,碰撞模型的规律及应用,人船模型类问题的处理方法、子弹打木块模型及“滑块—木板”问题.素养目标 1.知道动量、动量变化量、冲量的概念.(物理观念) 2.知道动量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物理观念) 3.能够应用动量定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科学思维)一、动量和冲量A. 质量 B. 速率C. 动量 D. 动能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所以动量是矢量,而质量、速率、动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选C.C考题2 (2024·广东卷)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有效保护乘客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安全气囊的性能测试中,可视为质点的头锤从离气囊表面高度为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与正下方的气囊发生碰撞,以头锤碰到气囊表面为计时起点,气囊对头锤竖直方向的作用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近似用图乙所示的图像描述.已知头锤质量M=30 kg,H=3.2 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 m/s2,求:(1)碰撞过程中F的冲量大小和方向;答案:(1)330 N·s 方向竖直向上解析:(1)根据F-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可知碰撞过程中F的冲量大小I=330 N·s碰撞过程中安全气囊对头锤的冲量方向为竖直向上.(2)碰撞结束后头锤上升的最大高度.答案:(2)0.2 m质量速度mv矢速度p'-p矢量速度改变量Δv力的作用时间I=F·ΔtN·s矢量力的方向深化1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比较项目 动量 动能物理意义 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定义式 p=mv标矢性 矢量 标量变化因素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合外力所做的功大小关系联系 (1)都是相对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2)若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则动量一定也发生变化;但动量发生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深化2 冲量的计算方法公式法 I=FΔt,此方法仅适用于求恒力的冲量,无需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图像法 F-t图像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冲量大小,此法既可以计算恒力的冲量,也可以计算变力的冲量平均值法动量定理法 根据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由I=Δp求冲量,多用于求变力的冲量角度1 动量和动能的比较A. 在F作用下,若这个物体经过位移2L,其动量等于2pB. 在F作用下,若这个物体经过位移2L,其动能等于2EkC. 在F作用下,若这个物体经过时间2t,其动能等于2EkD. 在F作用下,若这个物体经过时间2t,其动量等于2pBDA.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始终等于重力B.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冲量大于重力的冲量C. 人原地起跳过程中获得的动能来自地面D. 人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B解析:人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再减速的过程,加速过程中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故A错误;因人向上的动量增加,故支持力的冲量大于重力的冲量,故B正确;人起跳时,地面对人不做功,人的动能来自本身的生物能,故C错误;由于有人体生物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故选B.ADA. 0~4t0,物块一直沿斜面向下运动B. 0~4t0,合外力的总冲量为0C. t0时动量是2t0时的一半D. 2t0~3t0过程物块的位移小于3t0~4t0的位移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DA. 圆盘停止转动前,小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运动轨迹切线方向B. 圆盘停止转动前,小物体运动一圈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2mωrC. 圆盘停止转动后,小物体沿圆盘半径方向运动D. 圆盘停止转动后,小物体整个滑动过程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mωr解析:圆盘停止转动前,小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提供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A错误;物体匀速转动一周受到的摩擦力是一个变力,可用动量定理来计算摩擦力的冲量,转动一周动量的变化量为零,I=Δp=0,B错误;停止转动后,小物体做离心运动,不是沿着半径方向运动,C错误;停止转动后,小物体初动量为mωr,最后小物体停下来,末动量为零,整个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大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mωr,D正确.CA. 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约为42 m/s2B. 起跳后运动员重心上升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3 m/sC. 起跳后运动员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0.45 mD. 起跳过程中运动员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约为330 N·s动量变化量深化2 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思维模型 用动量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角度1 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A. 2.2G B. 2.0G C. 1.8G D. 1.6GA解析:穿着平底布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t0,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4G,合力的冲量为(4G-G)t0,若脚着地前的速度保持不变,则合力的冲量不变,有(4G-G)t0=(F-G)·2.5t0,解得该同学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F=2.2G,A正确.A三、应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类问题A. 1.47 N B. 0.147 NC. 0.09 N D. 0.009 N解析:在单位时间内喷出离子的质量m=3.0×10-6 kg,则t时间内喷出离子的质量为mt,对喷出的离子,取运动方向为正,由动量定理得Ft=mtv-0,代入数据解得F=mv=3.0×10-6×30×103 N=0.09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探测器获得的平均推力大小F'=F=0.09 N,C正确.C深化 应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类问题的方法研究对象 流体类:液体流、气体流等,通常已知密度ρ微粒类:电子流、光子流、尘埃等,通常给出单位体积内粒子数n分析步骤 ①构建“柱体”模型:沿流速v的方向选取一段小柱体,其横截面积为S②微元研究 小柱体的体积ΔV=vSΔt小柱体质量m=ρΔV=ρvSΔt小柱体粒子数N=nvSΔt小柱体动量p=mv=ρv2SΔt③建立方程,应用动量定理FΔt=Δp研究BCA. 水枪单位时间喷出的水的质量为ρvπD2D. 手对水枪的作用力水平向右解析:设Δt时间内,从水枪喷出的水的体积为ΔV,质量为Δm,则Δm=ρΔV,ΔV=出水柱时,水柱对水枪的作用力向左,由于水枪受到重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手对水枪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选项D错误.A. 20 N B. 40 N C. 60 N D. 80 N解析:设飞船在微粒尘区的飞行时间为Δt,则在这段时间内附着在飞船上的微粒质量Δm=ρSvΔt,微粒由静止到与飞船一起运动,微粒的动量增加,由动量定理得FΔt=Δmv=ρSv2Δt,所以飞船所需推力大小F'=F=ρSv2=2.0×10-6×5×(2.0×103)2 N=40 N.B限时跟踪检测A级·基础对点练题组一 动量和冲量A. 1∶1 B. m1∶m2C12345678910B. 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冲量的矢量和为零C. 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比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小D. 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中支持力的冲量均为零C1234567891012345678910A. 0~2 s内合外力的冲量一直增大B. 0~4 s内合外力的冲量为零C. 2 s末物体的动量方向发生变化D. 4 s末的速度为零C12345678910解析:根据F-t图像中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冲量可知,在0~2 s内合外力的冲量一直增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像可知,0~4 s内合外力的冲量为零,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为零,因物体的初动量为零,故物体4 s末的动量也为零,所以4 s末的速度为零,B、D正确,不符合题意;2 s末冲量方向发生变化,物体的动量开始减小,但方向不发生变化,0~4 s内物体动量的方向一直不变,C错误,符合题意.12345678910A. 篮球撞击篮板时的动量大小为1.8 N·sB. 篮板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 NC. 篮球被抛出后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D. 该同学投篮处距篮板水平距离1.2 mAD1234567891012345678910A1234567891012345678910C. ρhvt D. 2ρhvtA1234567891012345678910A. 12 m/s B. 120 m/sC. 14.4 m/s D. 144 m/sB12345678910B级·能力提升练A. 4Q2ρ B. Q2ρD1234567891012345678910A. 物体A、B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3B. 物体A、B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1C. F1和F2对物体A、B的冲量大小之比为1∶3D. F1和F2对物体A、B的冲量大小之比为1∶1BD123456789101234567891010. 某节目中,“气功师”平躺在水平地面上,其腹部上平放着一块大石板,助手用铁锤猛击大石板,石板裂开而“气功师”没有受伤.现用下述模型分析探究:设大石板质量M=80kg,铁锤质量m=5kg,铁锤从h1=1.8 m高处由静止落下,打在石板上反弹,当反弹达到最大高度h2=0.05 m时被拿开;铁锤与石板的作用时间t1=0.01s;由于缓冲,石板与“气功师”腹部的作用时间t2=0.5s.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铁锤敲击大石板的过程中:(1)铁锤受到的冲量大小;答案:(1)35N·s12345678910解得I=35N·s.12345678910(2)大石板对铁锤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答案:(2)3 550N(3)大石板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答案:(3)871N解得F1=3 550N.解析:(2)对铁锤,由冲量定义得I=(F1-mg)t1解析:(3)对石板,由动量定理得(F2-Mg)t2-F1t1=0解得F2=871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大石板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F'2=F2=871N.123456789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