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全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质量监测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中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圜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蜘题目要求。“三生”空间是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用地的总称,其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啟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贵州肇兴侗寨位于黔东南喀斯特山区,是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长落之一。近年来,该地通过“旅游十生态十文化”模式推动乡村振兴。表1示意肇兴侗寨四个时期“三生”空间面积变化。据此完成1~3题。E表1都2010年2013年2017年空间类型2020年面积/hm占比%面积/hm2占比%面积/hm占比%面积/hm2占比%韶生产空间525.797629.12523.834329.02506.939228.08460.338325.50生活空间24.50851.3628.34941.5741.67632.3155.58853.08总生态空间1255.077969.521253.200469.411256.768769.611289.457371.421.2010一2020年,肇兴侗寨A.生态环境恶化B.城镇化水平高C.产业结构单一D.居住环境改善2.2010一2020年期间,肇兴侗寨生产空间占比下降,生态空间占比上升,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大量外迁,农业生产规模缩小B.为发展旅游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C,全球气候变暖,扩张生态自然空间D.实施工业转型,转变生产、生活空间【佥高一地理第1页(共6页)A】3.肇兴侗寨“三生”空间发展方向A.生活空间应继续扩大,以满足人口增长需求B.生产空间占比持续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应大力恢复C.生态空间占比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应保持并优化D.“三生”空间应保持2010年的比例不变,以维持原有生态平衡“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实现产、城、人之间可持续发展。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简称泰达合作区)是中埃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被埃方评为“埃及工业园区典范”。该园区管理方为天津T公司,其管理的天津开发区是中国成立最早、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2023年7月,泰达合作区拟通过提升产业聚集、产业配套、产业服务等能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产城融合。图1示意泰达合作区地理位置。据此完成4~6题。海苏西开罗奈苏伊士9!半0一般城镇岛⊙首都中埃·泰达苏伊士 红②港口经贸合作区困机场一铁路海。合作区沙姆沙伊赫@尼罗河谷地图14.影响该工业园区选址的主要因素A.工业基础B.海陆交通C.技术水平D.劳动力价格5.泰达合作区被评为“埃及工业园区典范”的主要原因是A.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靠近欧洲,地理位置优越C.引进中国先进管理经验D.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6.泰达合作区促进产城融合过程中,完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是为了A.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B.吸引和留住产业人才C.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D.增加园区的财政收入京沪高速铁路是中国客运最繁忙的路段之一,京沪高铁一线全长1318k,京沪高铁二线作为一线的辅助通道,侧重“城际十区城”模式,由多条线路组成,包括京津城际、津潍高铁、潍宿高铁、徐益高铁、连镇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沪苏通铁路等,二线山东段的线路形成了一个超【A高一地理第2页(共6页)A】贵州省安顺市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 分,每小题 3 分)1-5:D B C B C 6-10:B B D A A 11-16:D B D A D D二、非选择题(52 分)17.(18 分)(1)区位优势:①喀斯特荒山荒坡面积广,土地资源丰富;②海拔较高,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③政策支持乡村振兴与清洁能源发展(6 分)。(2)促进作用:①板间种植牧草、板下养殖,提高土地利用率;②光伏板遮挡部分阳光,减少水分蒸发,利于作物生长;③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民收入(6 分)。(3)治理意义:①光伏电站建设减少植被破坏,保护地表;②“农光互补”模式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③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改善生态环境(6 分)。18.(16 分)(1)特征:①多分布于太行山东麓河流出山口处;②呈扇形分布,自扇顶至扇缘面积扩大(4 分)。(2)形成条件:①太行山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②河流流出山口后,地形平坦,流速骤减,泥沙沉积;③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6 分)。(3)预防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②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持水土;③修建挡土墙、排洪沟等工程设施(6 分)。19.(18 分)(1)环境问题:①农业废弃物堆积,污染土壤和水源;②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和水体富营养化(4 分)。(2)影响:①减少废弃物污染,改善生态环境;②生产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③发展生物质能,缓解能源压力;④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8 分)。(3)建议:①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效处理技术;②完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参与;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贵州省安顺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pdf 贵州省安顺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