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铜梁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期七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历史试题
(闭卷全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注意事项:请各位同学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下图是我国古代部分帝王时序排列图。图中①可以填入的是

隋文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明太祖
A.唐玄宗
B.武则天
C.元世祖
D.康熙皇帝
2.隋炀帝统治期间四处巡游,对安定边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修大运河,有利于南北
物资交流和对东南地区的控制;新设进士科、免除对妇人奴婢课赋,对后世也有较
大影响。材料对隋炀帝的评价是
A,全面的
B.积极的
C.倒退的
D.保守的
3。唐太宗被北边各民族共同遵奉为“天可汗”。这主要是因为唐太宗
A.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B.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制度
C.废除了残酷的严刑峻法
D.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徭役
4.据史书记载,唐天宝十二载,自长安向西万余里,人户相望、桑麻遍野。天宝十四
载,全国统计户口有900余万户,5200余万口,达到唐朝统计户口的最盛。材料记
载的应该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唐肃宗时期
5.右图为《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820年)》。
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割据藩镇仅限于北方黄河流域
B.藩镇割据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C.黄巢起义导致割据局面的出现
D.割据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6.考古工作者在唐朝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诸如大食人俑、东罗马帝国的金币、黑人俑等
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用于实证唐朝
A,丰硕的考古成果
B.频繁的中外交流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发达的手工技术
7.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实行任期制,在州一级设置通判,凡长官之令须与通
判联合署名,他还派转运使掌管一路的财权。这些举措
A,减轻了百姓负担
B.巩固了边防安全
C.减少了财政支出
D.加强了中央集权
8.从下图钱币的形制和文字样式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崇文抑武
C.重内轻外
D.民族交融
北宋钱币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
9.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上(宋高宗)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
得动以万计。”这种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
B.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
C.导致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D,从财力上保障了郑和下西洋
10.郑和等人第七次下西洋前夕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记载:“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
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译注:走在狂涛
巨浪上,就好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此记述突出地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航程远达红海沿岸
B.持续时间长
C.物质技术实力雄厚
D.影响之深远
11.忽必烈即位之后,称皇帝,定年号,1271年取《周易》“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为“大
元”,定都城于大都(今北京),立后储等。这表明元朝是
A.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
B.依据中原模式建立的王朝
C.疆域面积最广的王朝
D.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12.某历史学习小组制作了如下资料卡片。卡片最恰当的主题是
郑成功武力收复台湾
雅克莎之战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A.边疆治理
B.民族交融
C.经济建设
D.反抗侵略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