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暑期四升五语文专项复习卷(统编版)09—课后习题《古诗词三首》课文主题归纳。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通过描写 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 、 之情。《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宜人的 和儿童在 的生动画面。全诗洋溢着浓郁的 ,流露出诗人 之情,对之情。《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勾画出了一幅 、 的乡村风景图,描绘出了一家五口不同的 ,借此表达了词人对 、之情。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日长篱落无人过,惟(wéi)有蜻蜓蛱(jiá)蝶飞。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乡下人家》3、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答:我觉得可以画六幅乡村风景图,分别是“ ”“ ”“ ”“ ”“ ”“ ”。4、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示例:我最感兴趣的是 。河里有鸭子在水中 、,还有 在捉迷藏,那里一定是孩子们的 。5、读一读,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示例:。6、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天窗》7、默读 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8、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9、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 )在那里( ),你会看见带子似的( )一瞥;你想象到( ),( ),( ),( ),怎样( )地( )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 )。“卜落卜落”是 ,写出了雨落下的 ,更表现了孩子们 的心情。“一瞥”本义是 ,在这里指 。“扫荡”给人的感觉是 。10、因为( )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 )”中看出“( )”,从“( )”中看出“( )”,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 ),更( ),更( ),更( )!这里的“无”和“虚”指 ,“有”和“实”指 。《琥珀》1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如,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琥珀中有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蜘蛛是苍蝇的天敌,并且它们离这么近,因此可以推测 。琥珀是松柏等阳光树脂经过几万年形成的,因此是松脂 。松树如果要渗出一大滴能包住两只小虫的松脂,天气一定很炎热,因此可以推测出故事发生的 。课文中还根据琥珀中“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推测它们当时曾 。所以课文中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1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答:一个炎热夏天的晌午,一个蜘蛛正想 时,老松树滴下 ,正好包住了 。松脂继续往下滴,积成了一个 。后来,海水 。那个松脂球淹没在 ,又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变成了 。13、“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下面推测的依据是什么。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答:“推测”是 。第一个推测的依据:因为松树只有在 的时候才能渗出很多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 的时候。第二个推测的依据:琥珀是松脂球的 ,因而推测有 落下。琥珀里边有苍蝇和蜘蛛,因而推测松脂把 。珍贵的琥珀琥珀是树脂被埋藏于 ,经过一定的 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14、关于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作者从 方面进行了想象:(1)松脂球的形成,离不开4个条件: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2)松脂球变成化石,同样也需要 个条件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飞向蓝天的恐龙》15、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问题: ?。16、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解说员,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吧!。17、课文中的不少语句表达很准确,如“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找出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恐龙的演化过程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如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全面揭示”。“全面揭示”暗示了这一研究中还存在着 的问题,可以使读者清晰地认识到这一 。18、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 )恐龙则用四足行走。( )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 )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 )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 )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作者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 的、 的恐龙家族。它们的形态各异主要体现在 、 、 等方面。《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19、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科技术语读正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作者通过举哪些例子说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作者通过举 、 、 三个例子,说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0、“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选择其中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第4自然段主要从 、 、 三个方面介绍了纳米技术在人类健康方面的应用。21、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发挥想象说一说。《短诗三首》22、“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这几句诗让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我从中感受到孩子与母亲之间的 ,孩子 着母亲,母亲 着孩子。23、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第2首诗写出了大海对自己的 ,表现了诗人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的 和 之情。24、第3首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第一个“风雨”指的是 ,第二个“风雨”指。25、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让我们子展综合性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集喜欢的现代诗。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绿》26、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春天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按着节拍翩翩起舞,这是一幅 又的画面。我感受到了绿的 、绿的 、绿的 、绿的 ,我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27、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宗璞笔下的“绿”是比较写实的,带给我们一种 的感觉:灵隐寺道旁古木 ;飞来峰树木绿得 、 ;峰下小径青苔绿到 里,无处 。《白桦》28、重难点读一读,选择几个词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洁白的流苏 灿灿的金晖 姗姗来迟的朝霞晶亮的雪花 银色的光华 白雪皑皑的树枝印象: 。29、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你知道哪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摘抄你最喜欢的一和同学交流。《猫》30、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答:课文围绕猫的可爱主要讲了 和 两层意思。猫的古怪性格主要表现在: , , ;高兴时 ,不高兴时 ;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又很 ,遇上蛇也敢 。满月的小猫们的淘气可爱主要表现在: 、 ;不怕摔, ;胆子越来越大,“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所过之处, 。31、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答:(1)“出去玩玩”“不肯回来”等词句,说明在作者心里猫不只是 ,更是 ;(2)“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说它贪玩吧……又是多么尽职”,就像一位深爱子女的父亲在向别人 ;(3)“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深印几朵小梅花”,可见作者对小猫的;(4)“它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作者把猫当成了 , 之情跃然纸上;(5)写满月的小猫的时候,作者好像在写 ,“撞疼了也不哭””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小猫们再淘气我也绝不会责打它”,可见他对小猫的 。《母鸡》32、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答:“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我”一开始讨厌母鸡,后来对母鸡的态度 。“我”一开始讨厌母鸡是因为 。“我”后来尊敬和赞颂母鸡是因为自从有了鸡雏以后,母鸡。33、阅读第5~8自然段,说说哪些行为表现了母鸡是一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伟大母亲。答:(1) 。(2) 。(3) 。(4) 。34、《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答:(1)相同点:① 。《猫》用过渡句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的小猫们的淘气两部分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出小雏鸡前后的不同表现联系在一起。②都是 。《猫》先总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猫古怪的表现。《母鸡》先总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③都通过 。例如,《猫》列举了猫遇到蛇也敢斗一斗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勇猛;《母鸡》列举了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的具体事例,来表现母鸡的不辞辛苦。④语言 、 。(2)不同点: 不同。《猫)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母鸡》主要运用了对比、参张的手法。《猫》表达对猫的喜爱。《母鸡》表现对母鸡的赞美和敬佩。《白鹅》35、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叫声: 。步态: 。吃相: 。体会:作者主要是从 来写鹅的“高傲”的。36、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出场。(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把鹅“ ”的步调和鸭“ ”的步调进行对比,反衬出鹅 。(2)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把鹅称作“鹅老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答: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 ,言语间流露出对鹅的亲昵,表现了本文 以及作者 。37、读下面的“阅读链接”(原文略,见教科书第57~58页),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答:两位作家笔下的鹅都具有 的特点。《白鹅》通过白鹅的三个方面,表现它的“高傲”;《白公鹅》主要从白公鹅 和 两个方面表现它“海军上将的派头”。表达上的相似之处:(1)在结构安排上,都是先介绍 ,再具体 。(2)在描写方法上,两篇文章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3)两篇文章都善于用 的方式表达 之情。作者在无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鹅满心的喜爱。《海上日出》38、默读课文,说说海上日出的景象。答:晴朗的天气下,太阳先 ,虽然红,但没有 ,然后慢慢 ,后冲破 ,跳出 ,发出 ,持边的云片也有了 。太阳在云堆中它的光线从 射到 ,呈现出一幅满眼都是 的景象。天边有黑云,太阳刚出来时人眼还 ,黑云镶了一道 ,当太阳慢慢地冲破 后,整个世界都是 的了。39、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1)“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运用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从 ,呈现了 美,表现了太阳 的气势。(2)这一段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描述了日出的过程:→ → → 。(3)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日出时太阳的 、 、的变化特点。颜色: → → 。光亮: → 。位置:出现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记金华的双龙洞》40、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答: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先写 风光,接着写 的情景,再写 和 的情景,最后写 。路上→( )→( )→( )→( )→出洞41、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答:先直观描写 ,作者写它“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用这样小的小船,表现了 。小船进出孔隙要靠拉的方式也突出了孔隙的狭小程度。之后作者写了自己似乎被山石挤压的真实感受,用“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不仅进一步表现了孔隙的 ,更表现出 、 的感受。《文言文二则》4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43、理解文言文中加点字。(1)胤恭勤不倦 ( ) ( )(2)囊萤夜读 ( )(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4)以夜继日焉 ( )(5)博学多通 ( )(6)未成,弃去 ( ) ( )《小英雄雨来》44、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答: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同鬼子进行了 ,不管鬼子如何、 、 ,他始终没有 。当敌人想在河沿上枪毙他时,他趁敌人 ,机智地 了。所以,人们说雨来是小英雄。45、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说说写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1)、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为下文 。正是因为有了还乡河,雨来才得以练就高超的游泳本领,才能够在鬼子枪口下顺利脱险。同时,优美的环境也烘托了 。(2)、第42自然段村里的人听到枪响,都以为雨来被打死了。此时人们看到了落日、像红绸子的晚霞、映着晚霞的河水、飘飞的芦花……这画面多么悲壮!多么感人!此处的环境描写 ,烘托了雨来的 。(3)、第51自然段还乡河静静的,人们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沉重、肃穆的气氛。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多么无情!虫子在草窝里叫着,就像发出声声哀鸣。此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河沿上 的气氛,烘托了人们心情。46、课文分为 个部分,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古诗三首》47、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答:诗意: 。表现品格:表达了诗人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答:诗意: 。表现品格:表达了诗人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答:诗意: 。表现品格:表达了诗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48、“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在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英勇地担负起 责任,并且沉着冷静地指挥 ,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人们 ,而他自己却 。我从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 、 、 、的伟大品质。49、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非常 。然而哈尔威船长面对危难忠于职守、舍已救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挽救了他人性命,他的伟大品质将永远被后人铭记。我想起了 ,他们和哈尔威船长一样,都值得我们尊敬、学习。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多做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变得 。《宝葫芦里的秘密(节选)》50、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因为王葆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每次讲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里的人一得到宝葫芦就幸福极了,全都过上了好日子。王葆认为宝葫芦是无所不能的,他想要宝葫芦 。51、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答:奶奶讲的故事有:创编故事:《巨人的花园》52、说说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花园景象发生的变化:巨人的转变:53、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参考答案1、初夏农村 田园风光的赞美、热爱幽静、宜人的田园春光 油菜花地旁追蝴蝶 乡村生活情趣 对儿童的喜爱 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 情态 农村宁静、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初复时节,天长了,太阳高挂在天上,篱笆前没有人经过,十分安静,只有蜻短和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儿童张开双臂,嬉笑着、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大片大片金黄的油变花丛中,儿童四处张望,最后挠挠头,再也没有找到蝴蝶的踪迹。茅屋外,老夫妇的大儿子十分勤劳,正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除草,脸上流下了汗水。二儿子心灵手巧,正忙着编织鸡笼,神情十分专注。可爱调皮的小儿子最讨人喜欢,他正趴在溪边悠闲地剥着刚刚摘下的莲蓬,还不时把鲜嫩的莲子塞进嘴里。《乡下人家》3、“瓜藤攀檐图”“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睡梦图”。4、乡下的小河 游戏、觅食 鱼、虾 乐园。5、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6、田地里搭起了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儿。辛勤的小蜜蜂正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架旁边是一块碧绿的西瓜地,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正躺在瓜蔓妈妈的臂膀里呢!《天窗》7、天窗在屋顶上。因为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大风大雨天或者冬天,木板窗必须关起来,屋子里就会黑得像地洞似的,所以要在屋顶开天窗。8、夏天阵雨来了,孩子们被关在地调似的屋里时,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一的慰藉。晚上,当孩子们被逼着上成去“休息”时,小小的天窗又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籍。9、雨脚 卜落卜落跳 闪电 这雨 这风 这雷 这电 猛厉 扫荡 大十倍百倍拟声词 声音 欢快 很快地大略看一下 带子似的闪电一闪而过,速度快 风雨雷电来势凶猛,铺天盖地10、活泼会想 无 有 虚 实 真切 阔达 复杂 确实 透过天窗仅能看见和听见的屋外世界 想象的情景。《琥珀》11、蜘蛛在捕食苍蝇 包裹住了这两只小虫 环境 有过挣扎12、捕食一只苍蝇 一大滴松脂 苍蝇和蜘蛛 松脂球 淹没了森林 泥沙下面 化石13、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天气很热 太阳光最强烈的化石 一大滴松脂 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地下 化学变化后14、两(1)炎热的夏天,太阳光很强烈。在松林里,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苍蝇和蜘蛛碰巧在一起 ,一大滴松脂又刚好滴在它们身上,把它们包住。松脂不断往下滴,将苍绳和蜘蛛重重包裹在里面,最后形成了松脂球。(2)4要很长时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 转眼就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地壳运动,地质发生变化。“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那片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飞向蓝天的恐龙》15、问题:课文为什么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在人们的印象中,恐龙大都是笨重、迟钝的,并且不会飞,以此为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16、大约两亿四千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种恐龙。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它们中的一些种类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17、带羽毛的恐龙到底是因为树栖而飞上了天,还是在奔跑中学会了飞无法解决 研究的现状18、有些 有些 有些 有些 有些 有些 举例子 列数字 形态各异 庞大 行走方式、体形、食性《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19、冰箱里使用纳米涂层、“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隐形战机上的纳米吸波材料20、疾病的预防和检测、癌症的治疗、纳米缓释技术下的药放21、我会把纳米技术应用在衣服上,让衣服变得更轻,穿起来更舒服。这种衣服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让人们感觉冬暖夏凉。我会把纳米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上。现在汽车尾气污染非常严重,把纳米技术运用到汽车尾气排放处理上,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改善环境的科技手段。《短诗三首》22、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在藤萝的绿叶下,一个孩子坐在母亲的膝上,依偎在母亲怀里,听母亲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无限深情,孩子眷恋着母亲,母亲深爱着孩子。23、大海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喜爱和赞美24、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苦难。25、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 (选自《艾青诗选》)《绿》26、优美又充满生机 丰富 活力 整齐 灵动27、绿意扑眼而来 苍翠欲滴 发黑、发蓝 石缝 不是绿。《白桦》28、这棵白桦在冬天坚定地挺立在雪中,它挺拔、高洁。29、 《莲的心事》一一席慕容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还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现在,正是,最美丽的时刻重门却已深锁。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猫》30、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的小猫们淘气可爱猫的古怪性格主要表现在: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 极端冷漠;什勇猛 斗一斗。满月的小猫们的淘气可爱主要表现在: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能耍个“没完没了” “撞疼了也不哭” 枝折花落。31、(1)小动物 家庭成员之一;(2)夸奖自己的孩子;(3)爱之深;(4)喜悦之情(5)小孩子 喜爱。《母鸡》32、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由讨厌转为尊敬和赞颂。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居功炫耀。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成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33、(1)它随时预备作战,生怕鸡雏有闪失。(2)它为鸡雏到处觅食,随时准备和抢食的大鸡作战,连公鸡都怕它。鸡雏吃得肚子圆鼓鼓的,它自己却消瘦了(3)它不辞辛苦地教鸡雏本领,给鸡雏取暖,身体供鸡雏游戏。(4)夜里时刻警惕,预防黄鼠狼的偷袭。34、(1)相同点:①文章结构清晰。②都是用“总一分”结构。③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特点。④语言生活化、口语化。(2)不同点: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拟人 对比、参张 猫的喜爱 赞美和敬佩。《白鹅》35、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器、引吭大叫、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傲慢、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傲然、毫不相让、大踏步、踏着方步。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架子十足。作者主要是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写鹅的“高傲”的。36、(1)“大模大样” “局促不安”的步调 鹅步调的从容。(2)明贬实褒 语言的幽默风趣 对鹅的喜爱。37、派头十足 叫声、步态和吃相 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1)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2)拟人(3)明贬实褒 对鹅的喜爱《海上日出》38、露出小半脸 亮光 向上升 云霞 海面 夺目的亮光 光彩 云里 水面上 亮光 看不见 金边 黑云 光亮39、(1)拟人 海面升起的过程 日出的动态 势不可当(2)事物发展变化 出现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3)颜色、光亮、位置的变化颜色:红是真红→红得可爱→深红。光亮: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位置:出现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记金华的双龙洞》40、去双龙洞路上的 双龙洞洞口和外洞 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和游览内洞 出洞(洞口)→(外洞)→(孔隙)→(内洞)41、孔隙的狭小 孔隙的狭小 狭小 惊险、刺激《文言文二则》42、(1)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2)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力所感动,回去继续完成学业。(3)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43、(1)恭勤:肃静勤勉 倦:疲倦(2)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3)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4)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5)博学多通:通晓,明白。(6)未成:没有完成。 去:离去。《小英雄雨来》44、顽强的斗争 哄骗、威吓、毒打 动摇 不注意 潜水逃走45、(1)埋下了伏笔 烘托了美好的人物形象。(2)渲染了悲壮的气氛 英雄形象(3)河沿上沉重、肃穆 沉痛、焦急、愤恨的复杂46、六 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读书;③掩护交通员;④勇斗鬼子;⑤河沿枪声;⑥机智逃生。《古诗三首》47、洛阳的亲戚好友如果向你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坚守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弓箭和弯刀上落满了雪花。昂扬斗志和英勇无畏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愿把清香的气味弥漫在天地间。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诺曼底号”遇难记》48、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断、舍己救人的伟大品质。49、宝贵 忠于职守的白求,坚强不屈的小英雄雨来 有意义、有价值 有意义、有价值。《宝葫芦里的秘密(节选)》50、因为王葆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每次讲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里的人一得到宝葫芦就幸福极了,全都过上了好日子。王葆认为宝葫芦是无所不能的,他想要宝葫芦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解答算术题、要一棵长得最好的向日葵、解决和科学小组同学之间的矛盾。51、奶奶讲的故事有:(1)张三劈面撞见了一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2)李四出去远足旅行,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3)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4)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创编故事:赵六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他很惊奇,心想,这么大一个葫芦做成一个大瓢,说不定它能变成一个船呢!于是他决定将葫芦做成一个瓢。正当他开始劈葫芦的时候,葫芦突然“咕噜滴咕噜滴”的叫了起来,赵六吓了一跳,想着这是妖魔鬼怪种出来的,留在他这里当然不好。后来他才听清,那个葫芦在说“谢谢你,谢谢你”,赵六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宝葫芦,被埋在地下,被赵六给掘出来了。要知道,宝葫芦可是能实现人的各种愿望,赵六想试一下,赵六心想:我想要一条狗。谁知下一秒他的面前凭空出现了一只大花狗,冲着他摇尾巴,舔赵六的手。赵六乐了,心想:这宝葫芦可是个天上的神器啊,我能拿它做什么呢?这时这个葫芦又“咕噜咕噜,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听起来有些像——他饿了。赵六摸摸自己空扁扁的肚皮,心想,我也饿了,如果有一盘水蜜桃就好了。这时子上又凭空出现一盘水蜜桃。赵六这是想好了,说:“我要让田里的庄稼都成熟。”果然,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但田地的上空又飞来了几只麻雀,赵六又想,如果让这里多一个稻草人该多好啊。果然田地中又出现了一个稻草人,笑呵呵的站在那里,好像在说:“麻雀,你们走吧,我在这儿呢。”从此以后,赵六和宝葫芦一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巨人的花园》52、花园景象发生的变化:砌墙前,花园里青草柔嫩、花朵美丽、桃花鲜艳、秋果丰硕、小鸟歌唱、孩子们欢叫;砌墙后,花园里因为没有了孩子们的踪迹,小鸟不肯唱歌,桃树忘了开花,花朵不露头,有的只是寒冷的冬天,雪、霜、北风、雹肆虐;孩子们回到花园时,春天也跟着回来了,桃树开花了,小鸟唱歌了。巨人的转变:巨人一开始蛮横、自私,他叱责孩子们,赶走孩子们,并在花园的四周砌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禁止别人入内;后来,面对着花园凄凉的景象,他疑惑不解,并急切地盼望春天到来;再后来,巨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后悔、自责;最后,他变得无私、和善,拆掉围墙,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耍,他感到非常快乐。53、巨人把围墙拆除后,花园就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们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进花园,与巨人玩耍。有时钻进巨人的衣服里捉迷藏,有时顽皮地爬上巨人的鼻子,有时抓着巨人的胳膊打秋千。夜幕降临时,孩子们坐在巨人的肩膀上听巨人讲旅行的故事。直到星星挂满了整个天空,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