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
历史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题号
6
>
8
9
10
答案
A
D
D
A
0
B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16.(12分)参考答案
(1)思想:孔子认为养老不仅是为老人提供物质保障,更要在精神层面尊敬老人(2分,物质保障和精神
上尊敬,每个方面1分):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发展生产,为养老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引
导社会形成敬老养老的风气(2分,物质基础和敬老养老风气各1分)。(共4分)
内涵:人本主义(或以人为本)(答出人本主义或者以人为本给2分,如果答仁、孝等给1分)
(2)汉朝以诏令的形式赐予老年人米肉酒等生活用品,以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还通过授予老人鸠杖
的方式,保障老人不受侵害,并给老人一些特权。(如果只说具体措施赐物和鸠杖,只给2分,如果在此基
础上能再说点诸如“保障物质生活,给老人一些特权等内容,给3分)
汉代的这些政策体现了人本思想,在社会上倡导敬老养老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体现人本
思想,维护社会稳定,有类似的表述,给2分)。但是这些政策在具体的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时候
落实不到位。(局限和不足给1分)
(评分说明:评价时要有政策的概括,可以先概括政策再评价,也可以把政策穿插在评价里,总之不能只
有笼统的评价,而不提具体的政策。)
17.(9分)参考答案
洛阳是历时长久的政治中心,影响了古代政治的进程(1分)。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促进了游
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
洛阳是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1分)。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隋唐在洛阳修建
粮仓,储存从南北各地转运来的漕粮,为都城长安等地提供粮食。(2分)
洛阳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1分)。洛阳见证了佛教传入中
国并逐渐中国化,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多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形成了诸如龙门石窟的造型艺
术等灿烂文化(2分)。
(评分说明:每个角度3分,关于所选角度要有一句概括性的话给1分,结合史实阐释2分,一个史实即
可,既要有具体的史,又要有简单说明。如果三个角度感觉差异不大,比如都再讲文化交流,或者沟通经
济,最多给5分。)
18.(12分)参考答案
(1)墓志铭反映的时代是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不同政权之间互有战争(2分):赵励家
族的迁移反映了这一时期华北地区的政局动荡带来了人口的流动(1分):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辽和金
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