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不幸病逝。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他的侄女周晔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背景导入
讨论交流
鲁迅是本文作者周晔的伯父,为什么课题不是“我的伯父鲁迅”,而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先生”是对知识分子和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冰心、杨绛等均可称为先生。
阅读提示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再结合资料和同学交流: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追悼
词语解释
沉痛地怀念(死者)。
吊唁
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
挽联
哀悼死者的对联。
囫囵吞枣
把枣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在品读名著时,我们要深入体会,不可囫囵吞枣。
用“囫囵吞枣”造句:
碰壁
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
张冠李戴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恍然大悟
忽然醒悟。悟,觉醒。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
用“恍然大悟”造句: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你能试着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吗?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燃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讨论交流
这几件事情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试着用文中的话进行回答。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自主探究
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伯父?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结合相关资料思考,在文中作批注。
谈《水浒传》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讨论交流
“我”是怎样看《水浒传》、和伯父交流的?
态 度
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态 度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是怎样教育“我”的?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你听懂了“我”的伯父的话了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这简短的语言描写,体现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伯父委婉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我”两本书,让“我”感受到伯父关心晚辈,善于启发、教育晚辈。“我”始终保存着这两本书,说明了“我”对伯父的怀念。
笑谈“碰壁”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合作探究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你如何理解下面的句子呢?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
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
碰壁
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
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鲁迅先生先后更换了100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进行战斗。
从前面的话语中你感受到鲁迅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呢?
(不怕挫折,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燃放花筒
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
他放花筒时神情是那么慈祥、愉快,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这段描写向我们展现了更加立体、丰满、亲切真实的鲁迅形象。
救助车夫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然后对照插图,说说你的感受。
语段中使用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语突出表现了他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燃放花筒时
慈祥的,愉快的
自然和谐
伯父的神情变化
救助车夫后
冰冷、严肃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从这样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严肃的表情,这无言的动作,显示了鲁迅先生内心的不平静,表现了他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的深爱和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关心女佣
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阿三的话前后构成对比,表现鲁迅先生尽管自己病得很重,却不放在心上,仍然细心地关心女佣。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结构图示






为别人想得多
主旨探究
这是一篇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记叙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拓展延伸
自 嘲
鲁 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课后
作业
1.课下可搜集其他怀念鲁迅的文章,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
2.你的身边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吗?了解他们的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