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语言文字运用第2讲 研练题型,驾轻就熟第8课 句式仿写——形神兼备,意动神会 仿写要求既形似又神似。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形似:句式一致,修辞一致(1)句式一致。仿写的句子与给定的范例句式一致是仿写的基础。(2)修辞一致。这是仿写的关键。要求修辞一致,有时不是单指哪一种修辞手法,更多的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2. 神似:内容一致,联想相称(1)内容一致。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连贯统一,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叙述层次或论述结构。仿写要求仿句与所给语境思想一致,内容贯通,往往还涉及感情一致、风格一致等问题,如所给语句文采飞扬,充满褒奖之情,那么仿句也应与之一致,否则就会显得很不协调,不统一。①相似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在特征上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它必须有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比喻、比拟和通感等修辞手法都遵循了相似联想的规律。这也是仿写的主要联想方式。②对比联想。即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联想起与之特点相反的事物。比如由悲观之人、物联想到乐观之人、物等。(2)联想相称。仿写题,尤其是修辞式仿写,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侧重考查考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具体而言,需要考生运用相同或相似、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一、填空式仿写 填空式仿写一般是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文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有时候是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这类题目,无论是把仿句放在文段中间还是结尾(放在中间的叫嵌入式仿写,放在结尾的叫续写式仿写),解答时都要注意:(1)审题干对象,尤其是审隐性要求,即它的上文或上下文,所有的句式、修辞及内容等要求都蕴含在这里面,这是审题的重点所在。(2)仿句不仅要在句式、修辞、内容、用语、情感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与上下文保持一致,更要与上下文衔接、照应、连贯,语境要一致。练1.(2023·全国甲卷,节选)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第二位教师(讲成语“破釜沉舟”)是另一种讲法: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 ,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解析:材料中有一处空缺,要求考生根据上句“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仿写出类似的句子。这道题的答案,除去要结合全文意思来看外,还要根据“曹植《七步诗》……”一句的构成,包含四个要素。一要有“破釜沉舟”的“舟”字;二要与“豆在釜中泣”相对应而形成一个现成句子;三要有作者的姓名;四要有诗文的题目名。(示例)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二、命题式仿写 命题式仿写也叫话题式仿写,它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即仿句与例句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只是要求句式、修辞手法等相同而已。有时候话题比较自由,只提供要求和例句,然后让考生自由选择话题,进行仿写。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清例句的句式特点,仿句的句式要与例句保持一致。(2)分析例句的修辞特点,仿句的修辞手法要与例句保持一致。(3)看清题目要求,仿写是另立话题还是顺着原先的话题。(4)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练2.(2018·全国Ⅱ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 团结 梦想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解析:首先,要读清、读准示例。“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在句式上,例句采用的是两个四字结构在前、六字结构在中、十三字结构在后的句式;在顺序上,是按从古到今、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的;最后的十三字结构有一个词语高度概括了前面的短语。所谓仿照示例,就是仿照这些具体的内容。其次,要对题目提供的材料分类排序。垦田、治水、脱贫,都归“奋斗”;共济、守望、御外,都归“团结”;开天、逐日、复兴,都归“梦想”。再按时间的前后,四、六、十三字的结构,便可排出。三、对联式仿写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源远流长。对联的出题形式主要是给出一联(一句),要求对出另一联(一句);或者给出短语,要求组成对联。这实际上也是仿写句子的过程,只是对联本身还有音韵和平仄(现在只是对上联与下联的末字有平仄要求),比一般的仿句难度稍大。对联式仿写把握“五原则”1. 字数相等,词不重复。对联没有字数限制,长的可达几百字,短的则一两个字。但不论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而且对应位置的字词不重复。2. 结构相应,句式一致。对联中句子的结构、句式,上下联应完全一致。比如杭州云栖的对联:“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从结构看,上下联均为主谓结构;从句式看,上下联均为二二三(二二一二)句式。3. 词性相对,短语相应。对联上下联的词、短语都要相对应,即从词性的角度分析,词性要对应,比如名词对名词、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等。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词性的角度看,“大漠”“长河”为名词;“孤烟”“落日”为名词;“直”“圆”是形容词。从短语的角度分析,“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偏正短语。4. 平仄相对,音韵和谐(此项要求有的题目不做严格要求)。对联中的平仄,一般要求平仄相对(平声一般指第一声、第二声,仄声一般指第三声、第四声),不能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一般情况下,上联要求平起仄收,下联则仄起平收。例如七言句,平起式为: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式为: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5. 内容相关,情感一致。出句和对句表达的主要意思应基本统一,即使是两种相反的情形,也要有某种内在联系,并且表达的情感要一致。练3.语文课上,老师根据《屈原列传》的内容拟写了上联:“行吟泽畔,怀石自沉,忠魂传千古。”请你根据《苏武传》的内容,对出下联。要求:结构相对,字数相等,以平声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读音为一声或二声的字)收尾。答案:(示例一)牧羊北海,杖节独行,傲骨震古今(示例二)放牧北海,持节孤守,英名颂万年解析:拟写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内容上要相关,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本题上联为三个短语,“行吟泽畔”为“动词+地点”的形式,“怀石自沉”为“动宾+状中”的形式,“忠魂传千古”为“名词+动词+时间名词”的形式。内容上,三句话选取屈原的主要事迹,表现屈原忠心爱国的精神品质。据此分析,下联在形式上要与上联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在内容上可根据苏武在北海牧羊、坚守气节绝不投降的事迹来写,以此表现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因此,下联的拟写须抓住苏武的这些精神品质。此外,根据对联仄起平收及上联格式,拟写出下联。限时跟踪检测限时跟踪检测(五十六) 句式仿写——形神兼备,意动神会1. (填空式)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在横线处写两句话。要求:符合语境,构成排比。(4分)山丘下隐匿着长谭洲,突出的石块遮蔽了它的整体,一条被树林淹没的机耕道曲折迂回,通向瑞港村桥头。箬坑如一块煎饼,摊在长乐河曲转弯回的洲地。洲地平坦,形如吊钟,有白鹭、稻秧、溪水和游鱼:白鹭在广阔无际的天空里翱翔,姿态优雅; , ; .. , ;游鱼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穿梭,活泼可爱。(示例)稻秧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上摇曳讨人喜欢溪水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上潺湲充满动感123452. (填空式)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4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灾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从众多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 , .. ;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示例)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123453. (命题式)我国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参照下面语段中的画线部分,另选两个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思考其有代表性的习俗,仿写句子,保证前后语意连贯。(4分)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组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答案:(示例)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披一蓑细雨;或在端午,将一只只粽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12345桃李三千承雨露芝兰绕阶吐芬芳红梅正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家春123455. (命题式)某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汉字。请从下列三个汉字中任选一个,借鉴文段中画线句子的拆解方法,进行讲解。要求阐释准确,不超过60个字。(5分)人奔波一生,大多来不及细细品味生命的甘苦。步入老年,如果不回顾、反思与总结,岂不枉过一生?茶,汲天地之精华,沐日月之灵性;一个“茶”字拆开来,“人”位于“草”“木”之间,造字时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深刻寓意。常言说“茶静酒狂”,茶生静气,可入肌肤、涤心尘。人要选择与过往和解,茶,无疑可以充当最佳的催化剂。意 诚 崇12345答案:(示例一)意:一个“意”字拆开来,“音”站在“心”上边,造字时融入了言为心声、所思在心的深奥道理。(示例二)诚:一个“诚”字拆开来,“言”立在“成”旁边,造字时融入了言有信、事必成的做人准则。(示例三)崇:一个“崇”字拆开来,“山”立在“宗”上面,造字时融入了山高为尊、崇尚信仰的精神力量。123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