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曲靖市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曲靖的春天,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绝美画卷。清晨,薄薄的雾霭(ǎi)如轻纱般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温柔地抚摸着大地。公园里,草长莺(yīng)飞,嫩绿的小草从土里________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各种花儿________,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在微风中翩然起舞,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鸟儿们也不甘寂寞,在枝头欢快地喧(xuān)嚷着,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那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乐章,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鸟语花香之中。瞧,远处的湖水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________着迷人的光芒。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________地游弋(yè),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仿佛在与春天嬉戏。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着春天的馈赠。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车辆来来往往,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公园里,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玩耍,年轻人则轻歌慢舞,尽情释放着青春的活力。曲靖的春天,难道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吗?谁能被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所陶醉呢?它瞬息万变却又始终妩媚动人,让人流连忘返,不舍离去。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霭(ǎi) B. 莺(yīng) C. 喧(xuān) D. 弋(yè)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翩然 B. 馈赠 C. 轻歌慢舞 D. 瞬息万变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探出 争相媲美 闪耀 自由自在 B. 探出 争奇斗艳 闪烁 自由自在C. 伸出 争奇斗艳 闪耀 逍遥自在 D. 伸出 争相媲美 闪烁 逍遥自在4.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曲靖的春天,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吗?谁能不被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所陶醉呢?B. 曲靖的春天,谁能被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所陶醉呢?难道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吗?C. 曲靖的春天,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吗?谁能被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所陶醉呢?D. 曲靖的春天,难道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吗?谁能不被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所陶醉呢?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峡谷深达数百米,两岸峭壁高耸,犹如刀削斧劈一般,谷底的尼珠河奔腾咆哮,气势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尼珠河大峡谷拥有的五个“世界之最”,这些设施为跳伞表演提供了绝佳的场地和背景。①从地理条件来看,尼珠河大峡谷拥有得天独厚的跳伞优势②峡谷内植被茂密,四季景色各异③其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宜人,风力稳定且适中,为跳伞提供了理想的气象条件④同时,峡谷独特的地形地貌,如高耸的悬崖、深邃的谷底和壮观的河流,为跳伞表演增添了无与伦比的视觉震撼⑤峡谷周边人口稀少、空域开阔,远离城市喧嚣和航空繁忙区域,大大降低了跳伞过程中的干扰和风险A. ②③①④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③①⑤② D. ②①③⑤④6. 名篇名句默写。(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描写黄昏时分,群鸟归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保持联系,即便相隔万里也能随时交流,这如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庄子在《北冥有鱼》中运用数字与动词结合的方式,生动刻画大鹏起飞时宏大场面,其中体现其击水距离之长、升腾高度之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一)学习与探究(5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我们吟诵着千古名句,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现在请你参与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 在展示活动中,同学们一致推举你担任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参与热情。8.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这个环节中,第三组的同学收集了一些诗,展示如下,请你辨别。(1)下列诗句的意象中没有动物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2)下列诗歌不适合与其它三首编辑在一起的是( )A.《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B.《赠从弟》(其二)……刘祯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D.《送友人》……李白(二)名著阅读(5分)八年级举办“重读经典,温故知新”读书活动,请你参加。9. 结合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经历,谈谈你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名的理解。10. 请列举一首杜甫的诗歌,谈谈你对下面语段的理解。杜甫用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三、阅读(11~23题,共34分)(一)(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乙】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11. 班上同学计划将《蒹葭》拍摄成微电影,下面脚本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 )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A.画面 B.摄法 C.音乐 D.演绎《蒹葭》一诗由景及人,应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男演员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在水一方”的画面特写镜头。 《蒹葭》三章内容比较重复,上下句或上下章只变换个别字词,内容基本相同。因此,拍摄时不用考虑时间变化,拍一个画面即可。 《蒹葭》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渲染出萧索凄迷的氛围,可以选择婉转、舒缓、哀伤的背景音乐。 男演员应演出不畏险阻、几度求索的深情与执着;女演员应演出踪迹飘忽,难以寻觅的朦胧美感。A. A B. B C. C D. D12. 结合《蒹葭》《式微》两首诗,谈谈《诗经》音韵美的效果是如何达成的。(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①,大块②假我以文章③。会桃花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不有佳咏,何抒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④。——(节选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有删节)【注】①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②大块:大地,大自然。③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④金谷酒数:是说如果宴会中的某人写不出诗来,就要按照古代金谷园的规矩罚酒三觞。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渔人甚异之 异:________ (2)初极狭,才通人 才:________(3)会桃花之芳园 会:________ (4)幽赏未已 已:________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吾人咏歌,独惭康乐。15. 结合甲文,谈谈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桃花源。16. “世外桃源”不能写成“世外桃园”,请结合甲乙两文作出合理解释。(三)(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驱动地球剧烈变化的“神秘力量”是什么?石玉若①看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不少观众想必对海底龙宫坍塌、无数海妖从岩浆中涌出、大体量岩浆交互的镜头印象深刻。事实上,从科学的角度看,海底岩浆的形成与地幔柱这一地质现象息息相关。②地幔柱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地球外核与地幔之间的边界可能存在热异常区域,这些区域的温度异常高,让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地幔柱。地幔柱就像地球内部的“发动机”,驱动着地幔对流、地壳运动等。③地幔柱是如何影响地球的呢?④首先,地幔柱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火山活动。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硫虽然在大气中停留时间短暂,但会带来短期的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而二氧化碳则更加持久,可以在大气层中残留数千年,对全球气候产生长期影响。更重要的是,二氧化硫还能延长硫酸盐气溶胶的停留时间,从而延长其所带来的降温影响。⑤除了气候影响,地幔柱还通过引发大陆裂解、驱动板块运动等方式,对地球的地质环境和构造演化产生深远影响。⑥凯尔盖朗地幔柱是地球上最显著的、仍在活动的地幔柱之一,与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密切相关。大火成岩省是地幔柱活动的重要产物,通常伴随着大量的岩浆喷发,形成广袤的火山岩区域。这些大火成岩省往往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铁、金等。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凯尔盖朗地幔柱及其相关的大火成岩省,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的地质历史和内部过程,还能为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依据。⑦此外,凯尔盖朗地幔柱的研究还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和漂移就是地幔柱活动的重要结果之一。这一过程导致了全球海陆格局和地貌格局的重大变化,进而引发了洋流和大气环流的重新改组。这些变化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自然资源分布。⑧总之,地幔柱这一神奇的地质现象不仅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还对人类的生活和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地幔柱的启动机制、活动规律及其对地球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选自《科普时报》2025年2月14日,有删改)17. 本文多处使用问句,试举一例,谈谈其表达效果。18. 结合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凯尔盖朗地幔柱是地球上最显著的、仍在活动的地幔柱之一,与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密切相关。19. 研究地幔柱有哪些现实意义?结合本文和相关科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四)(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狗尾草也有秋天王举芳①她走到教室门口,站定,抬手拂了拂头发,又整了整衣服,脸上堆满笑意,才走进教室。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几秒钟后,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继而交头接耳谈论起来,全然不顾她的存在。②她是新分配到学校的老师,今天是她来学校后的第一堂课。她轻咳一声,学生们渐渐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看。她拿起粉笔,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我是一棵狗尾草,我很丑,但我会好好讲课,请相信,狗尾草的生命一样绚丽多彩。在学生们的笑声里,她开始讲课,响亮的声音传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③她天生长得丑,连家里人都不喜欢她,她带着自卑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实习时,她选择了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那是个阳光温柔明媚的秋天,她第一次走上讲台,那堂课她讲得十分用心,但在提问学生时,学生们都回答得一塌糊涂,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④一天她经过教室门口,听到学生们在谈论自己,驻足悄悄听,一个学生说:我看到某老师就没有心思听课,她长得太丑了。另一个学生说:是啊,她上课提问问题,我本来会,可一看她那张脸,就吓得什么都不记得了……她再也听不下去,掩面向学校后面的山坡跑去。⑤秋日的山坡,庄稼金黄,满溢着一种丰收的喜悦。她找一块平地坐下来,望着喜气洋洋的田野,泪珠顺着双颊无声地滑落。⑥“你看,用狗尾草编的小狗多可爱。”不知何时,一位老奶奶坐在了她的身边,把编好的小狗递到她面前。⑦“是啊,狗尾草都比我可爱。”她接过草编小狗,无限伤感地说。⑧“你看这满山满坡的野花,就属狗尾草难看,可就属它活得没心没肺、开心快乐。”老奶奶又扯下几根狗尾草,边编织边说,“人啊,长得不好看不要紧,别人说几句风凉话也不要紧,关键是自己不能嫌弃自己,要愉快地接受任何模样的自己,然后用一颗诚心对待身边的人,就会收获很多快乐。就像这狗尾草,不好看,没谁赞美,但它不自卑,顽强生长,等到秋风起,它一样也会有满满的收获。你看,它周围的庄稼、野花并没有嫌弃它,你看它们挨得多近啊。”说着,一只狗尾草编织的小兔子在她的掌心跳跃着。⑨“我该赶着羊儿回家了,姑娘,记住,狗尾草的秋天一样是厚实的。”老奶奶扬起鞭儿挥赶着羊群,慢慢消失在她的视线里。⑩回到学校,她不再在意学生的说辞,每天干净整洁地去给学生上课,每堂课都讲得绘声绘色,生动精彩,渐渐地,没人谈论她的容貌了,而是说她课讲得真是好。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学生们都说她越来越漂亮了。 实习结束,学生们让她留言,她在黑板上写下:只要你悦纳自己,真诚待人,即使你是一棵丑丑的狗尾草,一样会有富足的秋天。 下课的铃声响了,她走出教室,身后有几个学生跟上来:“老师,我们一起做狗尾草好吗?”她望着这些花一样的笑脸,心底涌动着阵阵暖流,世界上还有比她更幸福、更富足的狗尾草吗?——(选自《思维与智慧》2025年第1期,有删改)20.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思维导图。来到学校,开始讲课→①______→②______→重获信心,找回价值21. 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我该赶着羊儿回家了,姑娘,记住,狗尾草的秋天一样是厚实的。22. 文章以“她”为叙述人称,有什么好处?23. 生活中的诸多植物总能给我们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结合本文和下面材料,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材料一: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节选自贾平凹《一棵小桃树》)材料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四、写作(40分)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题目一:24. 他们是站立在十字路口的坚毅,风里雨里,用畅通加快你归家的车轮;他们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坚守,白天黑夜,将便捷写进你忙碌的生活;他们是游走于街头巷尾的坚定,晨钟暮鼓,将整洁画在你匆匆的脚下……他们是一束束微弱的光,却照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照进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请以“城市里微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题目二:25. 题目:________是我的答卷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绝密☆启用前曲靖市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1~4题答案】【答案】1. D 2. C 3. B 4. A【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 ①. 山气日夕佳 ②. 飞鸟相与还 ③. 海内存知己 ④. 天涯若比邻 ⑤. 水击三千里 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一)学习与探究(5分)【7~8题答案】【答案】7.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诗就是美的象征,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开启一段“漫步古诗苑”的历程。今天的展示有“声情并茂诵古诗”,有“别出心裁品古诗”,也有“分门别类辑古诗”等。在这即将开启诗意展示之旅的时刻,让我们用笑声点燃氛围,用掌声传递力量吧!现在,我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开始!8. ①. C ②. B(二)名著阅读(5分)八年级举办“重读经典,温故知新”读书活动,请你参加。【9题答案】【答案】示例:保尔·柯察金曾在战场上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患伤寒,死里逃生;得重感冒仍坚持工作,健康严重受损,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几乎丧失工作能力。保尔的人生经历就像钢铁的铸造过程,面对多次伤痛的折磨,他仍凭借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坚定的信念忘我工作,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顽强执著,永不放弃,成为一名如钢铁般坚强的战士。【10题答案】【答案】示例:杜甫的诗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走了茅草,又遇到秋雨的情景,面对“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凄苦生活,诗人渴望天下穷人都能住上坚实的大厦,在风雨中安稳度日,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三、阅读(11~23题,共34分)(一)(4分)【11~12题答案】【答案】11. B 12. ①重章叠句手法的运用。《诗经》中很多诗篇都是一诗章重叠反复,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如《蒹葭》三章首句只换了“霜”“晞”“已”,《式微》两章只换了“故”“露”“躬”“中”,复沓回环的结构,灵活多样的用词,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②句式整齐。《诗经》以四言为主,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例如《蒹葭》几乎都是四言,而《式微》也以四言为主,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③押韵。《诗经》还惯用押韵,如《蒹葭》第一章押“ang”韵,第二三章押“i”韵;《式微》第一章押“u”韵,第二章押“ong”韵,读起来韵律和谐,朗朗上口。(二)(10分)【13~16题答案】【答案】13 ①. 感到诧异 ②. 仅仅 ③. 聚会 ④. 停止14. (1)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安适愉快。(2)我作诗吟咏,唯独惭愧不如谢灵运。15. 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生产情景或劳动情景)两方面描绘了桃花源的美丽祥和。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6. 甲文中,渔人通过“缘溪行”“林尽水源”发现隐秘入口,最终抵达世外桃源的描写可知,“源”特指溪水源头或入口;而乙文中“会桃花之芳园”,这里的桃园是种植桃树的场所;另外“世外桃源”已成为特定的文化符号,作为理想社会的象征,若写作“园”,会改变其文化意蕴。(三)(8分)【17~19题答案】【答案】17. 示例一:问句能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问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如文章以“驱动地球剧烈变化的神秘力量是什么”的问句作为标题,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从而提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示例二:能够引导读者获取需要的信息,例如“地幔柱是如何形成的”“地幔柱是如何影响地球的呢”两个问句的提问,能够让读者顺着问题获取关于地幔柱形成、地幔柱影响地球的相关信息。示例三:能够理清文章思路与结构:问句在文章中可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例如“地幔柱是如何影响地球的呢”这一问句,就能引出下文地幔柱影响地球方式的说明,同时问句能够提示文章的写作内容,使行文思路更清晰。18. 最,是程度上的限制,“之一”是指其中一个,并不是只此一个,表示凯尔盖朗地幔柱是地球上最显著且活动的地幔柱中的一个,但不是唯一的一个,切合实际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9. ①了解地球的内部奥秘,深化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②可以更好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③有助于揭示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指导。④有助于理解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及其机制。⑤有助于解释地球历史上的大陆漂移、海陆格局变化以及地貌演化过程。⑥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应对环境变化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四)(12分)【20~23题答案】【答案】20. ①. 学生议论,倍受打击 ②. 老人开导,得到鼓励21. “厚实”指丰厚结实,在句中指狗尾草到了秋天也会有丰厚的收获。老奶奶以此鼓励她,让她不要自卑,再平凡的人,只要悦纳自己、真诚待人、顽强乐观、积极向上,都能收获丰厚的人生果实。22. 本文以第三人称旁观者的态度讲述故事,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读者能公正地看待故事中的人和事。第三人称讲故事,可以全方位地讲述主人公的经历,不受时空的限制。第三人称能够不受角色的限制,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23. 本文用狗尾草的生存境遇来启示我们:不要在乎外部因素,要学会让内心变得强大,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真诚待人,就会收获快乐。《一棵小桃树》通过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紫藤萝瀑布》通过紫藤萝经历劫难后重获生机,告诉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是永恒的,人生终究是美好的。四、写作(40分)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题目一:【24题答案】【答案】例文:城市里的微光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在高楼大厦的缝隙里,总有一些人,如微光般存在。他们或许平凡,或许渺小,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温暖着这座城市,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城市尚在沉睡,环卫工人便已悄然上岗。他们手持扫帚,认真清扫着街道上的每一片落叶、每一个垃圾。我曾见过一位环卫工人,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他弓着腰,一下又一下地扫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城市始终保持着整洁与美丽,让我们在清晨出门时,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到干净的街道。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用汗水诠释着责任与担当,那一抹橙色的身影,是城市里最早的微光。白天,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快递员和外卖小哥们如灵动的音符般穿梭其中。他们争分夺秒,只为将包裹和美食及时送到客户手中。有一次,我点了一份外卖,由于天气恶劣,我担心会迟到。然而,没过多久,门铃就响了。打开门,只见外卖小哥浑身湿透,雨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滑落,但手中的外卖却完好无损。他带着歉意的笑容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不惧风雨,不畏严寒,用自己的奔波和忙碌,为我们带来了便捷与高效。那一辆辆疾驰的电动车,是城市里流动的微光。 夜晚,当城市渐渐安静下来,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交警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指挥着交通,确保道路的畅通与安全。无论是寒冷的冬夜,还是炎热的夏夜,他们始终如一。有一次,我在深夜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看到一位交警正认真地指挥着车辆。他的身姿挺拔,手势规范有力,眼神专注而坚定。在他的指挥下,车辆有序通行,没有一丝混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的坚守与付出,他是城市夜晚的守护者,那一身藏蓝色的制服,是城市里最安心的微光。城市里的这些微光,或许并不耀眼,但他们汇聚在一起,却能照亮整个城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善良、责任与奉献,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向这些城市里的微光致敬,因为他们,城市才有了温度,有了希望。题目二:【25题答案】【答案】例文:坚持是我的答卷窗外的玉兰树抽出新芽时,我翻开了素描本的第一页。作为零基础的美术特长生,我知道这将是一份需要用坚持书写的答卷。“形不准,再改。”老师用红笔圈出歪斜石膏线。我捏着橡皮,看晨光将画架镀成金色。铅笔屑簌簌落下,像一场黑色的雪,覆盖了第七张废稿。画室墙上的挂钟走过三圈,我终于捕捉到阿格里巴石膏像微妙的颧骨转折——原来答卷的第一题答案,藏在橡皮与铅笔交替的轨迹里。梅雨季来临那天,速写本已磨出毛边。“动态太僵硬。”评语像闷雷砸在心头。我站在画室后门,看学长们笔尖流转出潇洒的衣褶线条。忽然明白:生命的答卷从不是临摹题。第二天清晨,地铁站里多了一个揣着速写本的女孩,用五分钟速写捕捉行人抬手的瞬间。当笔下的裙摆终于有了风的形状时,我读懂了第二题——观察是比技法更重要的笔墨。联考前的冬夜,颜料在调色盘上凝结成冰。我裹着羽绒服修改色彩作业,钴蓝与赭石在画布上反复覆盖。老师突然抽走画笔:“看看窗外!“路灯下的香樟树正在风中舞动,那些我以为的”固有色”,其实流淌着千百种灰紫与黛绿。最终完成的风景画里,藏着答卷的终极命题:真正的艺术永远在生活里呼吸。而今展开合格证书,突然发现这三个月就像一场开卷考试。画架上未干的向日葵,速写本里叠成扇面的地铁票,调色盘上混色的刮痕,都是我用坚持写就的答案。原来人生重要的不是呈交完美答卷,而是在空白处始终画下去的勇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