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校课程实施水平检测七年级地理注意事项:1.本卷分两部分,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2.在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选择题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视为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河流是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综合体。如图是亚洲部分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势 D. 海陆位置2. 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A. 恒河 B. 黄河 C. 长江 D. 叶尼塞河3.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易造成洪涝灾害,最可能是当地(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季节降水不稳定 C. 全年降水均匀 D.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如图是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5. 影响图中西部沿海气候呈条带状分布的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人类活动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玉米是适应性很强的高产粮食作物。美国的玉米产量居全球之首。如图示意美国本土玉米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图中体现玉米带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 ②灌溉便利 ③科技发达 ④降水丰沛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7. 美国玉米种植形成地区专门化,便于( )A. 满足市场多种需求 B. 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C. 抵御自然灾害 D.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是世界级优质赤铁矿。2020年我国两家企业与当地政府合作,获得两个矿区开采权并投资新建铁路和港口。图1为几内亚简图,图2为富塔贾隆高原中甲地区降水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若甲地干季时间延长,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①草原植被生长旺盛 ②畜牧业面临饲料短缺 ③湿润气流势力减弱 ④粮食减产,生活艰难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9. 几内亚铁路大致呈现东西走向,原因是( )A. 沿线气候条件更加适宜 B. 受东西走向山脉的影响C. 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 D. 顺应当地居民出行需求10. 我国企业在当地投资铁路港口的直接原因是( )A. 学习当地的先进经验 B. 便于我国进口铁矿石 C. 顺应当地的文化习俗 D. 便于当地农产品出口2024年,一列中欧班列从中国北京出发,最终抵达俄罗斯莫斯科。如图示意中欧班列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中欧班列从满洲里口岸站出境后( )A. 一直向东驶向莫斯科 B. 一直行驶在北温带 C. 途经地区植被四季常绿 D. 依次经过平原、高原12. 开往莫斯科的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 服装、家电 B. 咖啡、木材 C. 汽车、钢铁 D. 石油、煤炭目前,南极地区的“极点”“磁点”“冰点”“高点”附近分别有不同国家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左图示意南极地区,右图为科考人员装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中国昆仑站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A. 89°25'S,40°42'W B. 78°28'S,106°48'EC 66°56'S,62°17'W D. 80°25'S,77°06'E14. 科考人员戴护目镜是为了( )A. 阻挡企鹅干扰工作 B. 应对南极的强风天气C 保护眼睛防止冻伤 D. 防止冰雪反射伤眼睛15. 各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是( )①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规律 ②缓解各国资源、能源危机③探索地球生物多样性 ④开展大规模极地旅游活动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印度耕地面积高达1.6亿公顷,但人口数量多、密度较高,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城市,人口数量均超过1000万。如图是印度人口密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印度人口分布特征是( )A. 集中分布在西部 B. 北部和沿海较多 C. 西北多,东南少 D. 集中分布在南部17. 恒河平原人口密度高的原因是( )A. 工业发展较早 B. 国家政策扶持 C. 农业发展较早 D. 基础设施完善18. 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是( )A. 消费市场广阔 B. 劳动力素质高 C. 经济发展水平高 D. 人均耕地面积大林业、造船业是北欧国家的传统经济部门。木屋是典型的北欧民居,以木材为建筑材料,窗户安装双层玻璃。图1示意北欧部分地区,图2为北欧传统民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挪威发展造船业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政策支持 B. 劳动力资源充足 C. 海岸线漫长曲折 D. 地形平坦开阔20. 木屋窗户安装双层玻璃,原因是( )A. 防止森林火灾 B. 保持室内温度 C. 增加房屋采光 D. 防止积雪掩埋21. 前往北欧能够游览的景观是( )A. 探索古希腊神庙 B. 航行多瑙河上 C. 参观围海造田 D. 观看午夜太阳如图是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收入在总出口收入中的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下列时期天然气出口收入比重下降最快是( )A. 2000—2003 B. 2003—2004 C. 2009—2010 D. 2019—202023. 为改变经济过度依赖能源的状况,俄罗斯的举措是( )①增加对高技术产业投入 ②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 ③减少对应的就业岗位 ④加大对能源的开采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新西兰合理利用、发展天然和人工草场,是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图1示意新西兰地形和牧场分布。图2是惠灵顿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关于新西兰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南半球,中纬度 C. 北半球,低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25. 新西兰成为世界优质奶源生产国的原因是( )①全年温和湿润 ②本地市场广阔 ③草场可持续管理 ④矿产资源丰富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26. 学习一个区域不仅要认识自然环境特征,也要学会归纳区域的人口、经济等人文特征的一般方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是各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图。材料二:图2是北美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图。材料三:下表是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表。名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名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 10409 阿富汗 516韩国 31721 印度 1910日本 39918 沙特阿拉伯 19539泰国 6990 哈萨克斯坦 9121新加坡 60729 塔吉克斯坦 852【人口的数量增长特征】(1)2000年~202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增长较快的大洲是_______。亚洲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_______,但由于_______,亚洲依然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2)结合图2,说明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狭窄地带的自然原因。【经济发展特征】(3)根据表得知,亚洲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_______,其中日本、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原因是_______;部分亚洲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行措施是_______。(4)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的国家是_______,推测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区域比较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让我们用区域比较的方法来探究日本和澳大利亚。图1示意日本主要钢铁工业分布,图2示意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分布。【识位置】(1)从纬度位置看,两国主要位于_______纬度和_______纬度(选填“低”,“中”,“高”)。日本东部濒临的海洋名称是_______,澳大利亚的首都名称是_______。【析特征】(2)影响日本旧钢铁工业中心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简要阐述影响日本新钢铁工业中心分布的主要原因。_______(3)图2中显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当地运输矿石的火车长达七千多米,因此该国也被称为_______。【谋发展】日本主要的工业产品中60%输出到亚洲,澳大利亚的主要商品中43%输出到中国,6%到韩国,3%到新加坡。(4)两国的商品主要输出到亚洲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5)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发达。请说出当地在矿产开采后,主要进行的生态修复措施。(任答两点)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是阿曼位置示意图,图2是马斯喀特气候资料图。材料二:阿曼位于亚洲西部,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自古以来,阿曼人的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人工水渠灌溉系统——法拉吉。法拉吉水渠有的藏于地下,有的露出地面。在水渠内,山泉水依靠地势落差,源源不断输送到田野和村落。图3是法拉吉景观。(1)阿曼所在的西亚地区_______资源丰富,若将阿曼的资源外运到欧洲西部,从塞拉莱出发,在图中依次经过的主要海域有___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据图文材料分析阿曼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任答两点)_______。(3)法拉吉水渠“有的藏于地下”原因是_______,“有的露出地面”原因是_______。阿曼的法拉吉由于老化和地下水位太低,有些已经无法使用。(4)请举例说出阿曼在农业生产方面还可以采取解决水资源匮乏的措施。(任答两点)29. 巴厘岛风景优美,人口稠密,经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图1是巴厘岛位置示意图和巴厘岛气候资料图,图2是巴厘岛乌布稻田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巴厘岛所在的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带。由图可知,东南亚地处_______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非常重要。(2)巴厘岛以水稻种植为主,当地气候特征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当地人文特征对水稻生长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3)如图1所示,简述巴厘岛村镇的分布特点以及该特点带来的影响。(4)由于巴厘岛对我国免签,当地成为国人出境旅游的热门地区之一。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你提醒前往该地旅游的国人需要注意的是_______和_______。3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大豆是一种温带作物,19世纪末被引入巴西。当时由于作物习性限制,只有巴西南部地区能种植。20世纪70年代后,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向北扩张,热带地区也可种植大豆。材料二:如图是巴西大豆主产区图。(1)巴西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_______洲的东部,东临_______洋。(2)与北部地区相比,巴西南部的大豆播种季节晚一个月左右,收获季节晚两个月左右。从气候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3)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向北扩张的原因是北部地形较_______,人口较少,便于_______耕作;全年_______,热量充足;研发了在热带地区生长的大豆品种,_______水平较高。(4)为继续增加大豆产量,有人提出在巴西继续向北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并说明理由。2024—2025学年度(下)学校课程实施水平检测七年级地理注意事项:1.本卷分两部分,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2.在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选择题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视为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3题答案】【答案】1. C 2. D 3. B【4~5题答案】【答案】4. A 5. D【6~7题答案】【答案】6. A 7. D【8~10题答案】【答案】8. C 9. C 10. B【11~12题答案】【答案】11. B 12. A【13~15题答案】【答案】13. D 14. D 15. C【16~18题答案】【答案】16. B 17. C 18. A【19~21题答案】【答案】19. C 20. B 21. D【22~23题答案】【答案】22. B 23. A【24~25题答案】【答案】24. B 25. 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 ①. 非洲 ②. 下降 ③. 人口基数大(2)加拿大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和;北部地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3) ①. 不平衡或差异显著 ②. 科技发达;产业升级 ③. 发展教育;引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4) ①. 巴拿马 ②. 巴拿马运河经济贡献;金融服务业发达;自由贸易区和港口经济;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27题答案】【答案】(1) ①. 低 ②. 中 ③. 太平洋 ④. 堪培拉(2) ①. 原料、燃料 ②. 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消费市场广阔。(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4)亚洲国家距离日本和澳大利亚较近,运输成本较低;亚洲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对工业产品和矿产品的需求量大。(5)回填矿坑;植树种草;治理废水和废渣。【28题答案】【答案】(1) ①. 石油 ②. 阿拉伯海 ③. 红海(2) ①. 终年炎热干燥 ②.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3) ①. 藏于地下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②. 露出地面便于取水。(4)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海水淡化等。【29题答案】【答案】(1) ①. 热 ②. 亚 ③. 印度(2) ①. 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或降水变率大,旱涝频繁); ②.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利于水稻种植(或劳动力充足,能满足水稻种植的人力需求)(3)分布特点:村镇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地区。有利影响: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利于村镇发展;不利影响:易受洪涝、风暴潮等灾害威胁。(4) ①. 防晒(当地地处热带,太阳辐射强); ②. 防蚊虫叮咬(热带地区蚊虫多 )(或防暴雨、防洪涝等,合理即可)。【30题答案】【答案】(1) ①. 西 ②. 南美 ③. 大西(2)北部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南部为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热量不及北部充足,因此播种和收获季节晚。(3) ①. 平坦 ②. 机械化 ③. 高温 ④. 科技(4)同意,北部地形平坦,可提供大豆种植空间,扩大大豆出口,促进经济发展。不同意,北部为亚马孙热带雨林,砍伐森林作耕地不利于热带雨林的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