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临高县新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有史料记载:“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以上史料反映的是( )A.相地而衰征 B.盐铁官营 C.均输平准 D.摊丁入亩2.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书》所载牛川、宁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民族交融( )A.缩小了南北差距 B.奠定了统一基础C.丰富了文化内涵 D.拓展了文学题材3.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5.据考古发掘,距今约9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的制作榫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8000至7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榫卯木结构建筑。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 )A.本土性和包容性 B.多样性和连续性C.本土性和连续性 D.多样性和包容性6.在华传教士1919年记载,“十余年前,多数中国人尚不知‘国家’为何物,今观五四街头,民众振臂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举国民众竞相呼应。”据此可知( )A.民族危机意识初步觉醒 B.民众国家主权意识增强C.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D.救亡运动成为社会共识7.1942年9月,毛泽东在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借用孙行者化身小虫战胜铁扇公主的故事。强调:“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其旨在强调( )A.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C.贯彻“三三制”原则 D.落实精兵简政政策8.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A.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C.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 D.贯彻“科教兴国”战略9.1500年前后,英格兰商业以本地市场为主。17世纪初,英格兰大多数地区,社会因商业活动空前联系在一起。这在不断发展的长途贸易中大为显著,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远方。17世纪中叶,很多农村家庭已经与伦敦等大城市联系在一起,他们或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或两者兼并备。材料表明近代早期英格兰( )A.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B.地方经济受跨国资本影响C.长途贸易促进了资本的积累 D.经济商业化趋势不断加强10.某西方史家这样评论:“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成功成为工业社会中关注工人生计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以分析、批判和开展政治行动。马克思主义也是众多革命团体的政治思想体系。”下列各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工人生计”的有( )①发表《共产党宣言》 ②创建“新和谐公社”③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④改组“正义者同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1913年,多米尼加对德国进出口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约20%,到1916年这两项数据均清零。1914—1917年,阿根廷三大农产品大麦、小麦和亚麻的出口量价齐跌。尽管战时需求挽救了巴西橡胶业,但其咖啡贸易在1914—1915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1914—1918年,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 )A.世界市场因战争濒临崩溃 B.欧美国家侵略重心转移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 D.单一产业结构弊端显现12.下表为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 )类型 年份 私人投资 政府投资1935 135 1011940 122 2211945 147 2221950 190 354A.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 B.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C.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D.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13.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列强之间有四十年未开启战端。基辛格评论道:“各国不仅在有形势力上,在道德上亦处于均衡状态,权力与正义取得相当的协调。权力均衡降低诉诸武力的机会。”该观点认为( )A.欧洲均势维护国际关系稳定 B.欧洲协调降低战争爆发概率C.欧洲列强建立集体安全体制 D.欧洲协调符合大国一致原则14.下表为北京市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的定位。由此可知( )1953年 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强大工业基地和技术科学的中心1993年 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2016年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①北京城市功能因城市的扩建而扩大 ②首都地位决定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③北京不再承担经济引领的重要职能 ④北京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广泛和重要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5.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3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4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后,驿传系统进一步完备。秦代已有厩置、承传、副车、贪厨等有关驿传的法律。汉代,驿传组织随着中央集权的强化和边域的拓远而不断发展。此时大致以马递称“驿”,车传送称“传”,步递称“邮”。驿传中间停驻之站称“置”,步递停留之处称“亭”。在治安条件不好及临近边境之处,由“门亭卒、捕盗”代行“邮”的职能。政府还在交通干道上的县级以上行政单位设置“传舍”,供官吏差旅休息,因“邮”的重要性,服务于“邮”的“邮人”在承担赋役方面享有一定优遇。但“邮人”若存在“檀以邮行”“毁封”“失期”等失职行为,则会受到严厉惩处。——摘编自王于今《秦汉交通史稿》材料二 元代大一统格局直接催生出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建立起密如蛛网并延伸至边疆各地的驿站体系,承担官府物资日常转输的重要职能,明朝在西南各地恢复设立驿站,西部各族派使团朝贡,兼事大宗贸易、沿途出售本地土特产。清代的全国性驿站网以京师皇华驿为核心,下设西北、东北、西路、中路、东路五条主干驿道。比如西南地区,从中原联结青藏高原周边驿道,串联起峡谷中的各个族群,其中康藏驿道、滇藏驿道。青藏驿道的作用尤为突出。——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驿传系统的主要特点。(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驿传系统对边疆地区的作用。(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红色货币”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统称。“苏币”时期货币代表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鄂豫皖省工农银行一元银币 1932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银洋票叁 1932年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一元纸币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造币厂造壹元银币“抗币”时期货币代表冀南银行拾圆券 光华银行代金券 豫皖边区建设银行纸币 民国三十年陕甘宁边区银行纸币解放区货币代表民国三十六年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 民国三十七年西北农民银行纸币 民国三十七年长城银行晋察热辽流通券 民国三十八年南方人民银行拾圆券 材料二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各大解放区的货币先按固定的比价,混合流通,接着只发行一种货币,另一种货币被收兑,货币种类逐渐减少。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解放区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华北人民政府在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布告中称:“于本年12月1日起,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下称新币),定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本位货币,统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新币为本位货币。”布告规定,新币发行之后,三区内原发行的货币逐渐收回,未收回前,同新币固定比价,照旧流通,不得拒用。——摘编自袁远福主编《中国金融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前“红色货币”发行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币发行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其意义。(9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18世纪后期,工资不断提高使英国人可购买更多东西。至该世纪晚期,英国人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最明显的表征可以在食品的消费上看到。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事实上,当时工人不仅能买得起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可以买一些一个世纪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据【英】罗杰·奥斯本《钢铁、蒸汽与资本:工业革命的起源》整理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者的家庭需求发生了剧烈转变,转而用信贷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美国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代替通过已赚取的收入来购买这些物品。消费者使用它们的同时,每个月需要支付一定的现金,这就降低了他们在其他商品上的消费数额。结果,消费者的耐用消费品购买年均上升了8.3%,几乎是1922年到1929年GDP和消费增长的2倍。到了1925年,75%的汽车、70%的家具、90%的钢琴、80%的留声机、80%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购得。——摘编自【美】乔纳森·休斯等《美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工人食品消费水平提升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20世纪20年代信贷消费的后果。(6分)(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消费问题的认识。(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历史的发展变化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因此,对于历史的理解,不仅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还要关注个人和群体的道德、情感、意志等因素。如:丝绸之路的开辟,既有西汉中期汉匈关系变化、经济发展及各民族交往的影响,又有汉武帝雄才大略、张骞个人抱负的推动。又如: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的独立意识,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等,共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请根据上述视角,运用所学知识,选取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展开评述(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表述清晰,不得抄袭示例)。临高县新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班级: 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C C C B C B D A9 10 11 12 13 14 15D C C D A B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有4道,共55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16.(13分) (1)主要特点: 法律规范; 随国家发展而变化;分工明确; 职能多元; 管理严格。(5分) (2)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与边疆地区的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边疆各族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有利于内地文化向边疆传播,也使边疆文化得以传入内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8分)17.(12分) (1)特点:以纸币为主,银币较少;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主要有地方银行发行。 (2)有利条件: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各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解放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为人民币的发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意义:结束了近百年来中国币制混乱的历史,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稳定物价,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强新中国的金融主权,为后续的金融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基础。18.(16分) (1)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收入;英国工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世界市场的联系增强,消费品的数量和种类大大丰富。(6分) (2)后果:产生了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带来制造业的繁荣;信贷消费也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6分) (3)认识:鼓励适当消费,可扩大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消费应在合理的需求之内,与个人收入水平密切联系,要理性消费;国家应该加以争取的消费引导,同时通过宏观调控稳定市场、金融秩序,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4分)(14分) 论题:新航路的开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 论述:欧洲从15世纪开始,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我们把这一历史事件称为新航路开辟。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商品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原料,这一经济动因是新航路开辟最根本的原因;在新航路开辟以前,欧洲与亚洲的贸易一直是转口贸易,在商品从亚洲传到欧洲的过程中,经过意大利、阿拉伯等商人的转手,价格要上涨8至10倍左右,巨大的利润是成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是直接原因;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国为了强化皇权,不惜用武力进行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欧洲以外的地区,王权的强化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实力强大,狂热的天主教徒为了天主教的传播,助推了新航路开辟 ;此时正值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也推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开辟新航路的冒险探索事业中。 综上,我们可知,历史的发展变化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对于历史的理解,不仅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还要关注个人和群体的 情感、意志等因素,全面把握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临高县新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题卡班级: 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有4道,共55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16.(13分) (1) (2)17.(12分) (1) (2)18.(16分) (1) (2) (3)(1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临高县新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临高县新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docx 临高县新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