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1节 感觉世界(第2课时)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科学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鼻和嗅觉01舌和味觉02了解嗅觉和味觉的形成过程;掌握嗅觉的特点;掌握味觉的类型,知道舌能感受的味觉使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积极探究的热情和态度投入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嗅觉和味觉的特点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态度责任:复习导入1、人的感觉器官和 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 传到 ,大脑作出分析,产生 觉、 觉、觉、 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2、 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 觉、觉和 觉等。3、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 是不同的。例如,指尖触觉灵敏,是因为指尖 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4、各种感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中相应的神经中枢。感受器神经大脑视嗅皮肤触痛敏感程度触觉神经末梢大脑冷热听味冷热PART 01鼻和嗅觉鼻和嗅觉01人们常用鼻来感觉物体的气味。那么,人们是如何闻到气味的呢?1.准备苹果、橘子和香蕉等水果。2.先请同伴闭上眼睛,任取一种水果放到同伴的鼻下方,在同伴闻几秒钟后,让他写出所闻的水果名称。3.和同伴交换角色,重复上述步骤,看一看,谁写出的水果名称准确。鼻和嗅觉011、嗅觉的形成过程苹果嗅神经大脑苹果香味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传导信息)(分析信息)刺激(化学物质)我们能闻到苹果的香味,是因为苹果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被吸入鼻腔后溶解在鼻腔内的黏液中,然后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产生了苹果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嗅觉的形成过程。(1)人的嗅觉器官是 ;(2)鼻腔内感受气体刺激的感受器是 ;(3)嗅觉的形成部位是 。鼻和嗅觉01鼻嗅觉神经末梢大脑嗅觉神经末梢嗅细胞嗅神经嗅觉神经末梢大脑鼻腔苹果鼻和嗅觉01你知道闻化学物品气味的正确方法吗?人们通常采用扇闻法闻化学物品的气味,这是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范之一。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控制吸入量,避免直接吸入高浓度气体,防止中毒、刺激呼吸道或引发其他安全事故。扇闻法的操作步骤:将容器置于面前约30厘米处,用手在容器口上方轻轻扇动,同时吸入少量气体,感知气味。鼻和嗅觉01分析“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的原因。人的嗅觉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即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降低对这种气味的敏锐性,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鼻和嗅觉012、嗅觉的特点(1)嗅觉具有适应性(2)嗅觉会发生改变①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父母灵敏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②人感冒时会觉得吃东西不太有味道,这是因为感冒时鼻塞导致嗅觉的灵敏度下降,不太容易闻到食物的香味。鼻和嗅觉013、嗅觉的作用(1)帮助人们闻到食物的香味(2)帮助人们避开危险食物腐烂发霉的臭味天然气泄露的臭味PART 02舌和味觉02舌和味觉人们常用舌来感受食物的味道。那么,人们的味觉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着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的形态特征。有许多小凸点02舌和味觉1、味蕾和味觉细胞舌的表面有许多肉眼可见的小凸点,这些小凸点的周围分布着很多味蕾。舌的表面有上万个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这些细胞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对液态物质的刺激尤其敏感。02舌和味觉2、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味觉神经大脑各种味道味觉细胞(产生信息)(传导信息)(分析信息)刺激食物刺激味觉细胞产生相应信息,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1)人的味觉器官是 ;(2)口腔内感受食物刺激的感受器是 ;(3)味觉的形成部位是 。舌味蕾里的味觉细胞大脑02舌和味觉(2)麻、辣、涩是人体对多种刺激综合后形成的感觉。3、味觉的类型(1)味觉主要有酸味、甜味、苦味、咸味等。02舌和味觉1.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一般都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2.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灵敏度有时也会减弱。这说明了什么?味觉和嗅觉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典例1】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眼球内能够形成视觉B.鼻腔上端黏膜有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C.舌能够辨别酸、甜、苦、咸D.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A【解析】人体能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头是味觉,接收到的刺激通过神经传输,最后在大脑处形成各种感觉。D、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力觉、热觉、冷觉等。故D正确。课堂练习【典例2】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同学们在百花园中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百花园牌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科感到花香逐渐淡去,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B.来到百花园中,同学们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百花园牌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味蕾中形成的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香和花蜜的混合味道C【解析】A.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B.来到百花园中,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感到花蜜是甜的,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课堂练习【典例3】如图所示,小科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A.苹果味B.橙子味C.无味D.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D【解析】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人对食物味道的感知在依靠味觉和嗅觉,所以在嗅橙子的时候吃苹果,会产生二者混合的味道。第1节 感觉世界(第2课时)科学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第1节 感觉世界(第2课时)(教学设计)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课题 1.1 感觉世界(第2课时)学情 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上第一章第1节第2课时。学生虽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嗅觉和味觉的感性认识,比如能通过嗅觉分辨饭菜是否变质,凭借味觉判断饮料的酸甜,但对于嗅觉和味觉背后的科学原理,却缺乏系统认知。 回顾此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接触人体结构与基本生理知识,像了解人体基本的器官分布和血液循环等,这为理解鼻和舌的结构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嗅觉和味觉的神经传导机制、大脑对嗅觉味觉信息的处理加工等抽象内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面对复杂的神经传导路径和信号转换过程,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难以深入理解。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个体差异显著。一方面,学生对嗅觉和味觉的敏感度参差不齐,这会导致实验数据离散度大,比如在辨别不同浓度溶液的味道实验中,有的学生能敏锐察觉细微差异,有的学生却难以区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存在观察不细致、记录不规范的问题,且在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时,容易受主观经验干扰,无法准确提炼出科学规律。因此,教学中需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设计兼具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针对性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克服学习难点,切实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与知识理解水平。教学 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嗅觉和味觉的形成过程;掌握嗅觉的特点;掌握味觉的类型,知道舌能感受的味觉; 科学思维: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嗅觉和味觉的特点; 态度责任:使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积极探究的热情和态度投入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教学 重难点 重点:鼻和嗅觉 难点:舌和味觉教学 准备 课件、课本、视频、活动器材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 课 导 入 1、人的感觉器官和 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 传到 ,大脑作出分析,产生 觉、 觉、 觉、 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2、 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 觉、 觉和 觉等。 3、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 是不同的。例如,指尖触觉灵敏,是因为指尖 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4、各种感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中相应的神经中枢。 独立完成填空练习,回顾皮肤感觉相关知识,为嗅觉、味觉学习做铺垫。新 知 讲 授 一、鼻和嗅觉 人们常用鼻来感觉物体的气味。那么,人们是如何闻到气味的呢? 探索活动 1.准备苹果、橘子和香蕉等水果。 2.先请同伴闭上眼睛,任取一种水果放到同伴的鼻下方,在同伴闻几秒钟后,让他写出所闻的水果名称。 3.和同伴交换角色,重复上述步骤,看一看,谁写出的水果名称准确。 1、嗅觉的形成过程 我们能闻到苹果的香味,是因为苹果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被吸入鼻腔后溶解在鼻腔内的黏液中,然后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产生了苹果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嗅觉的形成过程。 (1)人的嗅觉器官是鼻; (2)鼻腔内感受气体刺激的感受器是嗅觉神经末梢; (3)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 思考与讨论:分析“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的原因。 人的嗅觉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即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降低对这种气味的敏锐性,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2、嗅觉的特点 (1)嗅觉具有适应性 (2)嗅觉会发生改变 ①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父母灵敏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②人感冒时会觉得吃东西不太有味道,这是因为感冒时鼻塞导致嗅觉的灵敏度下降,不太容易闻到食物的香味。 3、嗅觉的作用 (1)帮助人们闻到食物的香味 (2)帮助人们避开危险 二、舌和味觉 人们常用舌来感受食物的味道。那么,人们的味觉是如何形成的呢 探索活动:对着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的形态特征。 有许多小凸点 1、味蕾和味觉细胞 舌的表面有许多肉眼可见的小凸点,这些小凸点的周围分布着很多味蕾。舌的表面有上万个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这些细胞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对液态物质的刺激尤其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食物刺激味觉细胞产生相应信息,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 (1)人的味觉器官是舌; (2)口腔内感受食物刺激的感受器是味蕾里的味觉细胞; (3)味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 3、味觉的类型 (1)味觉主要有酸味、甜味、苦味、咸味等。 (2)麻、辣、涩是人体对多种刺激综合后形成的感觉。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一般都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 2.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灵敏度 有时也会减弱。这说明了什么? 味觉和嗅觉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嗅觉辨别实验 操作:两人一组,闭眼后闻苹果、橘子等水果气味,记录闻到的气味特征并判断水果种类,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拓展:增加难度,用相似气味(如柠檬与橙子)测试辨别能力,讨论 “为何有时难以区分相似气味”。 嗅觉适应性体验 实验:持续闻某一气味(如香水)1 分钟后,描述嗅觉变化,结合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 现象,分析大脑嗅觉中枢的适应机制。 记录:用简易表格记录 “气味类型 - 持续时间 - 敏感度变化”,培养观察与数据记录能力。 舌面观察与绘图 观察:对着镜子观察舌表面小凸点,用铅笔在纸上简绘舌面形态,标注味蕾分布区域。 讨论:对比不同同学的绘图,分析 “味蕾分布是否存在个体差异”。课 堂 小 结 一、鼻和嗅觉 1、嗅觉的形成过程 (1)人的嗅觉器官是鼻; (2)鼻腔内感受气体刺激的感受器是嗅觉神经末梢; (3)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 2、嗅觉的特点 (1)嗅觉具有适应性 (2)嗅觉会发生改变 3、嗅觉的作用 (1)帮助人们闻到食物的香味 (2)帮助人们避开危险 二、舌和味觉 1、味蕾和味觉细胞 舌的表面有许多肉眼可见的小凸点,这些小凸点的周围分布着很多味蕾。舌的表面有上万个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这些细胞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对液态物质的刺激尤其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1)人的味觉器官是舌; (2)口腔内感受食物刺激的感受器是味蕾里的味觉细胞; (3)味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 3、味觉的类型 (1)味觉主要有酸味、甜味、苦味、咸味等。 (2)麻、辣、涩是人体对多种刺激综合后形成的感觉。板 书 设 计作 业 设 计 (请老师按实际教学需求撰写)教学反思 借助生活实例与趣味实验激发了学生兴趣,但对抽象知识的转化还不够充分。讲解神经传导机制时,部分学生因缺乏具象化认知而难以跟上节奏,说明需更多模型演示或动态视频辅助。实验环节中,因未提前分层设计任务,导致敏感度不同的学生参与度差异大,且部分学生专注于感官体验,忽视了对现象背后原理的思考。后续教学应优化教学设计,平衡趣味与深度,加强针对性指导,促进全体学生科学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2课时(教学设计)科学浙教版2025八年级上册.docx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2课时(教学课件)科学浙教版2025八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