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暑假月考提升测试卷:第一至三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求一只圆柱形水桶能盛多少水,是求水桶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容积2.如果(、、、均大于0),则、、、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B. C. D.3.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2米,则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A.94.2 B.65.94 C.56.52 D.37.684.甲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是乙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的2倍(容器直立放置)。现以相同的流量同时向这两个容器内注入水,经过一定的时间,甲、乙两个容器内水面的高度的比是?(容器内的水都未加满)( )。A. B. C. D.5.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厘米、6厘米、20厘米,以长、宽为底面分别削成一个圆锥和圆柱,那么削去的体积比是( )。(取3)A. B. C. D.6.用4,8,12,24组成比例,不正确的是( )。A. B. C.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A.3 B.6 C.9 D.1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远处的建筑物拍照属于图形的缩小 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属于图形的放大C.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D.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每条边的长度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9.某工厂有一个圆柱形水箱,从里面量得底面直径是10分米,高是20分米,这个圆柱形水箱的容积是( )升。A.1570 B.1256 C.1884 D.2512二、填空题10.一个底面积是14平方分米,高是2.5分米的圆柱,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11.如图是一种空心混凝土管道,从里面量得直径是6分米,从外面量得直径是12分米,长20分米,浇制一节这种管道需要( )立方分米混凝土。(单位:分米)12.一种火箭模型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如下图所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 ),如果圆柱的体积是72立方厘米,那么这个模型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13.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cm、高是18cm,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14.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8cm,水面高度是底面直径的,将一块铅块放入,待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上升了(水未溢出),这块铅块的体积是( )cm3。15.( )和( )的比叫做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16.若把一个圆柱体铁块熔铸成一个等体积的圆锥形铁块,它们底面半径的比是3∶2,圆柱的高是圆锥的( )。17.一堆煤呈圆锥形,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1.5米。已知每立方米的煤约重1.2吨,这堆煤约重( )吨。18.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19.一种精密零件的长是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是5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三、判断题20.时针从2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应指向6。( )2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cm,高是8cm,则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22.一段长12dm的圆柱形木料,把它锯成长短不同的三小段圆柱形木料,表面积增加了113.04dm2,这段木料的底面半径是3dm。( )23.在圆柱体一个面的中间挖了一个小圆柱(没挖透),表面积变小了。( )2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可以得到。( )25.平移和旋转都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6.圆柱的半径扩大2倍,高扩大3倍,底面积就扩大2倍,体积扩大6倍。( )四、计算题27.解方程。x-25%x= x∶10=2∶ = 五、作图题28.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图形①的另一半。(2)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画出图形②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4)画出图形②按2∶1放大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之比是( )。六、解答题29.求出下面图形的表面积。30.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从里面量,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9厘米,容器内水深为13厘米,把一块鹅卵石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16厘米(水未溢出),这块鹅卵石的体积是多少?31.一个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高为20厘米,将这个圆锥铁块熔铸成一个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32.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算时间的。下图就是一个沙漏,如果再过1分钟沙漏上部的沙子就可以全部漏到下面,那么共计量了多少分钟?(单位:厘米)33.画一画,算一算。(1)以直线为轴,画出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再把得到的图形再向下平移3格。(2)画出三角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后的图形。(3)画出三角形按放大后的图形。(4)如图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如果以边为轴旋转,会得到一个什么立体图形?它的体积是多少?34.在一个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体容器内浸没着一块圆锥体钢块,当取出钢块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5厘米。如果圆锥体的高是20厘米,则圆锥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六年级暑假月考提升测试卷:第一至三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C D A D A A C D A1.C【分析】根据容积的意义: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选出答案即可。【详解】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水桶容纳的水的体积是多少。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体积与容积的区别。2.D【分析】设这个等式的结果是1,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分别求出a、b、c、d的值,再比较大小。【详解】假设=1,a的值:1÷3=b的值:1÷2=c的值:1d的值:1÷=22>1>>所以a、b、c、d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d。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设这个等式的结果是1,根据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分别求出a、b、c、d的值,再比较。3.A【分析】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而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先根据“圆的周长=2πr”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πr2”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分别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侧面积和底面积,最后求出圆柱的表面积。【详解】18.84÷3.14÷2=3(米)18.84×2+3.14×33×2=37.68+56.52=94.2(平方米)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圆柱的表面积。掌握并熟练运用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圆柱的体积公式为:V=πr2h,其中V表示体积,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甲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是乙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的2倍,则甲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乙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的22=4倍,从题目中可知以相同的流量同时向这两个容器内注入水,则说明注入水的体积相同。假设注入水的体积为1,根据体积公式算出甲容器和乙容器的水面高度,再化成比的形式即可。【详解】假设注入水的体积为1甲容器水面高度=1÷=乙容器水面高度=1÷1=1甲、乙两个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比是∶1=1∶4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因为题目中给出注入的水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假设水的体积是1,有助于解题。5.A【分析】以长和宽为底面分别削成一个圆锥和圆柱,也就是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长方体的宽一样长6厘米,高就是20厘米。分别求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分别减去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再求出削去的体积比。注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的体积=(r表示圆柱底面的半径,h表示圆柱的高),圆锥的体积=(r表示圆锥底面的半径,h表示圆锥的高)。【详解】长方体的体积:6×6×20=72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6÷2=3(厘米)3×32×20=3×9×20=540(立方厘米)削成圆柱后削去的体积:720-540=180(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3×32×20=×3×9×20=180(立方厘米)削成圆锥后削去的体积:720-180=540(立方厘米)削去的体积比为540∶180=3∶1故答案为:A6.A【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进行解答即可。【详解】4×24=968×12=96所以4、8、12、24组成的比例可以是:4∶8=12∶24;24∶12=8∶4。不正确的是4∶12=24∶8。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7.C【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π×底面半径2×高,求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用扩大后圆柱的体积除以原来圆柱的体积,据此解答。【详解】设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高为1,扩大后,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3=3,高为1。(π×32×1)÷(π×12×1)=9π÷π=9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8.D【分析】图形放大或缩小,只是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图形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给远处的建筑物拍照属于图形的缩小,说法正确;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属于图形的放大,说法正确;C.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说法正确;D.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每条边的长度扩大到原来的2倍,因为形状不变,所以每个角的度数不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9.A【分析】根据圆柱的容积(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详解】3.14×(10÷2)2×20=3.14×25×20=78.5×20=1570(立方分米)1570立方分米=1570升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容积(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0.35【分析】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它的体积。【详解】14×2.5=35(立方分米)它的体积是35立方分米。【点睛】本题考查圆柱体积公式的运用。11.1695.6【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据,分别求出直径是12分米,直径是6分米的圆柱的体积,再用直径是12分米圆柱的体积减去直径是6分米圆柱的体积,即可解答。【详解】3.14×(12÷2)2×20-3.14×(6÷2)2×20=3.14×36×20-3.14×9×20=113.04×20-28.26×20=2260.8-565.2=1695.6(立方分米)如图是一种空心混凝土管道,从里面量得直径是6分米,从外面量得直径是12分米,长20分米,浇制一节这种管道需要1695.6立方分米混凝土。【点睛】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 6∶1 84【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据图可知,图中的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圆锥的高=6∶3,根据体积公式可知,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6∶(3×),据此求出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最简整数比即可;再根据比的意义,用圆柱的体积除以圆柱的体积对应的份数即可得到一份是多少,再用一份的量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份数之和即可求出模型的体积。【详解】6∶(3×)=6∶172÷6×(6+1)=12×7=84(立方厘米)一种火箭模型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6∶1,如果圆柱的体积是72立方厘米,那么这个模型的体积是84立方厘米。13.251.2【分析】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详解】3.14×4×18+3.14×(4÷2)2×2=12.56×18+3.14×4×2=226.08+12.56×2=226.08+25.12=251.2(平方厘米)【点睛】熟练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150.72【分析】首先应明白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铅块的体积,求出水面高度是(8 ×) 厘米,则水面上升了(8××)厘米,所以求出直径是8cm,高为(8××)厘米的水的体积即可;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V=π r2h列式解答,解决问题。【详解】3.14×(8÷2) 2×(8××)=3.14×16×(6×)=3.14×16×3=50.24×3=150.72(cm3)这块铅块的体积是150.72cm3。【点睛】明确上升水的体积与铅块体积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8000000/【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观察线段比例尺,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即可得出数值比例尺。【详解】1厘米∶80千米=1厘米∶8000000厘米=1∶8000000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1∶8000000。16.【分析】已知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和圆锥的半径之比是3∶2,则假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它们的体积都是36π,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代入数据解答出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进而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则用圆柱的高除以圆锥的高,即可求出圆柱的高是圆锥的几分之几。【详解】假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它们的体积都是36π,圆柱的高:36π÷π÷32=36π÷π÷9=36÷9=4圆锥的高:36π×3÷π÷22=36π×3÷π÷4=108π÷π÷4=108÷4=274÷27=圆柱的高是圆锥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和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以及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可用假设法解决问题。17.1.884【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据,求出这个圆锥形煤堆的体积,再乘1.2,即可求出这堆煤的重量。【详解】3.14×(2÷2)2×1.5××1.2=3.14×1×1.5××1.2=3.14×1.5××1.2=4.71××1.2=1.57×1.2=1.884(吨)【点睛】熟练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 113.04 169.56【分析】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πdh,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πdh+2πr2,据此代入数据计算。【详解】侧面积:3.14×6×6=18.84×6=113.04(平方厘米)表面积:113.04+3.14×(6÷2)2×2=113.04+3.14×32×2=113.04+3.14×9×2=113.04+56.52=169.56(平方厘米)则侧面积是113.04平方厘米,表面积是169.56平方厘米。19.10∶1【分析】先换算单位,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详解】5厘米∶5毫米=50毫米∶5毫米=50∶5=10∶1所以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0∶1。20.×【分析】时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转一周是360°,那么时针每旋转一大格的角度是360°÷12=30°。求出时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走了几个大格,就可判断出此时时针应该指向几。【详解】360°÷12=30°90°÷30°=3(个)2+3=5所以,时针从2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应指向5。故答案为:×21.×【分析】如果圆柱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圆柱的底面周长=高,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π×直径,代入数据,求出圆柱底面周长,再和高比较据此分析。【详解】3.14×4×2=12.56×2=25.12(cm)25.12≠8,侧面沿高展开后不是正方形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cm,高是8cm,则侧面沿高展开后不是一个正方形。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分析】由于锯成三小段圆柱形木料,说明锯了2次,锯一次会增加2个底面积,则锯2次会增加4个底面积,由于表面积增加了113.04dm2,所以一个面的面积是:113.04÷4,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代入求出半径即可。【详解】(3-1)×2=2×2=4(个)113.04÷4=28.26(dm2)28.26÷3.14=9(dm2)9=3×3所以这段木料的底面半径是3dm,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切拼以及圆的面积公式,要注意切一刀会增加两个切面的面积。23.×【详解】如图:在圆柱体一个面的中间挖了一个小圆柱(没挖透),圆柱的表面积减少了1个小圆柱的底面,增加了1个小圆柱的底面和小圆柱的侧面积,实际增加了小圆柱的侧面积,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4.×【分析】旋转的意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这个点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旋转角。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由此可知,图形是由图形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或逆时针旋转270°可以得到。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5.√【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位置。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变化,形状和大小不变,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平移和旋转都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征进行解答。26.×【分析】根据题意,可设圆柱原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那么变化以后的半径是2r,高为3h,根据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2,求出扩大前圆柱的底面积和扩大后圆的面积,即可求出底面积扩大多少倍;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求出扩大前圆柱的体积和扩大后圆柱的体积,即可求出体积扩大多少倍,据此解答。【详解】设圆柱原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那么变化以后的半径是2r,高为3h。π×(2r)2÷πr2=4πr2÷πr2=4(4πr2×3h)÷(πr2h)=(12πr2h)÷(πr2h)=12圆柱的半径扩大2倍,高扩大3倍,底面积就扩大4倍,体积扩大12倍。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体积公式及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以及体积与半径和高的变化关系。27.x=;x=32;x=2.8【分析】x-25%x=,先计算1-25%的差,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25%的差即可x∶10=2∶,解比例,原式化为:x=10×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解比例,原式化为:5x=3.5×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即可。【详解】x-25%x=解:75%x=75%x÷75%=÷75%x=×x=x∶10=2∶解:x=10×2x÷=20÷x=20×x=32=解:5x=3.5×45x=145x÷5=14÷5x=2.828.(1)(3)如图:(2)(14,9)(4)4∶1【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图形①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2)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3)根据旋转的特征,图形②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得到旋转后的图形。(4)根据放大和缩小的意义,把图形②按2∶1的比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就是把三角形的各个边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据此画出扩大后的三角形(位置不唯一)。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分别求出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和原来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用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原来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解答。【详解】(1)如下图:(2)A(14,9)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4,9)。(3)如下图:(4)底:2×2=4;高:3×2=6如下图:(4×6÷2)∶(2×3÷2)=(24÷2)∶(6÷2)=12∶3=(12÷3)∶(3÷3)=4∶1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之比是4∶1。29.87.92【分析】根据圆柱表面积公式:和半径=直径÷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详解】(cm)()所以,此图形的表面积为87.92。30.235.5立方厘米【分析】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鹅卵石的体积,圆柱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鹅卵石体积,据此列式解答。【详解】16-13=3(厘米)3.14×52×3=3.14×25×3=235.5(立方厘米)答:这块鹅卵石的体积是235.5立方厘米。【点睛】关键是利用转化思想,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圆柱进行计算。31.9.42厘米【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据,求出圆锥的体积,圆锥铁块熔铸成长方体,体积不变,用圆锥的体积除以长方体的宽,再除以长方体的高,即可求出长方体的长。【详解】3.14×32×20×÷5÷4=3.14×9×20×÷5÷4=28.26×20×÷5÷4=565.2×÷5÷4=188.4÷5÷4=37.68÷4=9.42(厘米)答:长方体的长是9.42厘米。32.12分钟【分析】先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分别算出沙漏上部、下部沙子的体积;再用沙漏下部沙子的体积除以沙漏上部沙子的体积,表示几个1分钟,也就是共计量的时间。【详解】×3.14×(2÷2)2×3=×3.14×12×3=×3.14×1×3=3.14(立方厘米)×3.14×(6÷2)2×4=×3.14×32×4=×3.14×9×4=37.68(立方厘米) 37.68÷3.14=12(分钟)答:共计量了12分钟。33.(1)、(2)、(3)见详解(4)28.26立方厘米【分析】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对称点和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且关键点到对称轴的具体等于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依此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作平移图形的方法:(1)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2)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3)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4)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5)连点-连接对应点。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画法:(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2)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3)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4)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画法,以直线为轴,画出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再根据平移的方法,把得到的图形再向下平移3格即可。(2)根据旋转的方法,点不动,画出三角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后的图形即可。(3)根据图形放大的方法,把三角形的各边长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AB变成了6厘米,BC变成了6厘米,且形状不变,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即可。(4)如图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如果以边为轴旋转,会得到圆锥,这个圆锥的半径是3厘米,高是3厘米,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它的体积即可。【详解】(1)、(2)、(3)如下图:(4)(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28.26立方厘米。34.1350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圆锥从长方体容器内取出后,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这个圆锥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圆锥的体积公式:V=Sh,那么S=3V÷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详解】60×30×5×3÷20=1800×5×3÷20=9000×3÷20=27000÷20=1350(平方厘米)答:圆锥的底面积是1350平方厘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