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参考卷)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五大题,19个小题,满分100分,检测时间共60分钟。答题时,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答题时,选择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使用黑色字迹的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单选题(共45分)1.(本题3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 )A.社会主义制度B.实现共产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本题3分)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确认了( )A.我国的国家性质B.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C.我国的经济制度基础D.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本题3分)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C.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D.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4.(本题3分)下列属于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是( )A.诈骗所得财物 B.捡拾到的他人遗失物 C.购买的赃物 D.发表文章所得稿酬5.(本题3分)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包括( )①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②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④住宅不受侵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本题3分)有人用特殊设备,通过在公共场所识别行人手机号码擅自收集公民个人信息。这种做法侵犯了公民的( )A.平等权 B.隐私权 C.通信自由 D.社会经济权利7.(本题3分)2024年3月10日,全国政协14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国之大者”,为推进中国现代化汇聚智慧和力量。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①民主监督②政治协商③参政议政④制定法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本题3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的激发了社会发展活力。其内容不包括(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本题3分)七十载波澜壮阔,七十载春华秋实。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③有利于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载体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本题3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这一规定( )①杜绝了就业领域不平等现象②有利于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③表明我国通过制度保障公平④表明我国努力消除城乡差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本题3分)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 C.执法必严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2.(本题3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将男女平等确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新增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一般规定等。这说明( )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特殊人群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C.我国法律满足公民的一切诉求 D.新法可彻底消除就业性别歧视13.(本题3分)为使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高执政效率,纠正不正之风,克服官僚主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 )A.言论、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B.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C.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D.人身自由14.(本题3分)下图漫画中子女希望一次性“买断”赡养义务,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决,不支持其诉求,依据是( )A.支付费用行使财产权,行使权利要有界限B.赡养费是物质帮助权体现,依法维护权益C.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义务,不仅仅是物质方面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要增强权利意识15.(本题3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论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我们要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二、辨析题(共8分)16.(本题8分)正当防卫制度的设立,旨在保障人民群众在面临非法侵害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此,同学们围绕“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展开讨论。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分别对甲乙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三、情境探究题(共15分)17.(本题15分)材料一:国家行政机关(政府)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材料二:漫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什么?(2)材料对政府行使职权有何启示?四、分析说明题(共10分)18.(本题10分)【蕴法律精神,护公平正义】材料一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每当AI技术进入到一个新的产业,都会迎来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引发法律界的争鸣。法律链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对于使用者的数据信息等应尽到保护义务,同时不得生成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1)请你运用“崇尚法治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此案的解决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材料二 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亮相全国人大会议。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一份特别的政府工作报告——雪白的8K纸,环形装订,上面有序排列着凹凸的盲文。这不仅是本届人大为唯一的视障代表专门准备的报告,也是全国人大会议历史上首份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彰显了政府对视障人士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极大尊重和关怀,表明了政府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2)材料体现了法治精神的核心价值要素之一,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践行材料所体现的“法治精神的核心价值要素之一”。五、综合探究题(共22分)19.(本题22分)某校八(1)班正在以“坚持宪法至上,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解读宪法】(1)根据所学知识,请将图上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说出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什么?【践行宪法】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作为青年学生,更要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2)请你谈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弘扬宪法精神,筑牢宪法意识?答案第1页,共2页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A4.D5.C6.B7.A8.C9.D10.C11.A12.A13.B14.C15.C二、非选择题16.甲的观点错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的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乙的观点正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17.(1)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2)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②政府工作由宪法和法律授权,依法正确行使权力。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④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18.(1)①体现司法维护正义;②让我们认识到个人要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做到见义“智”为。③有利于使公民明确法治与自由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等。(2)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19.(1)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监察委员会。③对其负责。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2)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认同宪法,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其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践行宪法,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宪法权威,自觉抵制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docx 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