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最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企业家们的自信溢于言表。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坚信,纵使国际风云变幻,只要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战胜的。”雷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地方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深深扎根于广袤的大地。下列诗句可以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的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3.今年两会期间,小安了解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总人数为2977人,来自35个选举单位,56个民族全覆盖。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42人,占总代表数的14.85%,妇女代表790人,占总代表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人,占总代表数的16.69%。上述数据体现了( )
①我国人权的主体广泛 ②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我国人权的内容广泛 ④各族公民享有同等权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法所规定的是 ( )
①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③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王某在网上购买了一台电视机,收货之后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与客服沟通后,王某与商家达成协议。王某的维权方式是( )
A.和解 B.诉讼 C.仲裁 D.调解
6.某班同学围绕“公民对待权利与义务的态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一结果说明( )
A.多数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B.大多数学生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C.大多数学生不能够积极履行法定义务 D.少部分学生没有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7.下列能体现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是 ( )
①工厂内部重要决策都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表决
②中国共产党就修改宪法的部分内容征求各民主党派的意见
③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地政府发挥主动性,积极性
④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下列“微点评”和“微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张某将捡到的钱财用于个人消费 行使财产权
② 沈忠芳为国造导弹隐姓埋名60余载 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③ 某网友在网络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 行使言论自由权
④ 王某在名胜古迹上刻下“到此一游” 没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旅客张某在高铁上犯了烟瘾,躲在卫生间抽烟,致使烟雾报警,列车降速,直接导致了列车晚点,张某被罚款500元。这告诉我们(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③履行义务就难以享受权利 ④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以下内容能体现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是 ( )
A.为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开展宪法主题演讲比赛活动
B.《感动中国》节目每年评十位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的人物
C.国家积极奖励在科技创新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
D.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现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11.2024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表的《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文中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下列行为能体现对这句话践行的是( )
A.教育部举办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
B.某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就职时根据规定进行宪法宣誓
C.某省级机关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之便获取不义之财
D.放学的路上,小名见路口无车辆通行,迅速闯红灯通过
12.从第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可以解读出的有效信息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11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24年3月11日
A.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 B.国家主席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C.国家主席也同时行使了外事权 D.国家主席肩负立法和司法的职责
13.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以下是某村推行村民说事制度的主要流程,体现了( )
A.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权利不断扩大
B.我国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村民说事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14.下面是中学生小德一家人的收入,其中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爸爸是一家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年收入15万元左右
B.叔叔投资入股了村办企业,每月得到企业分红3000多元
C.姑姑单身且重度残疾,每月享受政府提供的低保700元
D.妈妈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每个月工资收入6000多元
15.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按照年龄和身高销售儿童票,为儿童购票乘车提供切实优惠。这一变化( )
A.表明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说明了儿童需要自我保护 D.反映了儿童享有人格尊严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中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16.在道德与法治课上,举办了权利与义务的主题班会,师生共话责任与权益的关系,请你参与。(8分)
【话题一】
小军的爷爷奶奶到了法定年龄,每月都能领取养老保险金保障生活。小军在读完初中后,凭借自身努力考上了心仪的高中并继续学习,在大学就读期间,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军旅,开启军旅生涯。
(1)请根据材料依次填写ABC的内容。(3分)
【话题二】
小童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五一期间跟随爸妈在某沿海城市旅游。路过一军事禁区附近的时候,小童看到有一名外国游客在拍“风景”,他的举动引起了路人的关注。当时,这个外国游客的神情有些慌乱……
(2)小童应该怎么做 理由是什么 (2分)
【话题三】
使用表情包已成为初中生之间调侃、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然而,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式引起不小风波:某班学生小西未经允许,把其他同学的头像照片做成各种各样表情包,发到同学群或朋友圈恶搞,对被恶搞的同学造成了很大精神压力……为此,某班就“朋友圈里的恶搞”展开了探讨,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当事人小西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制作谁的表情包,就制作谁的,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
(3)小西的行为是侵犯同学的哪方面权利的表现 (1分)
(4)假如你是小西同伴,你如何从“行使权利有界限”的角度对小西进行劝诫!(2分)
17.八年级学生为更好的学习宪法知识,课后搜集全国两会材料与经济新闻报道,根据所学,把理论和实际结合,深刻掌握相关知识。 (11分)
【角度一 关注全国两会】
一年一度,春光融融。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关注中国的重要窗口。2023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和中国式现代化蓝图铺展后首次召开的会议,为中国巍巍巨轮标明航向、确定目标。
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不负人民重托、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尽责,会议各项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两会”召开体现我国通过哪些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分)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2)上述材料体现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职权 (2分)
选举和任命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是这次全国两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同学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居于最高地位。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国家机关。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反驳。 (2分)
【角度二 关注经济发展】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
(4)划线部分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 对此,我国采取的国家政策是什么 (3分)
(5)怎样理解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分)
18.某校学生开展了“了解身边的国家机构及工作人员”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共同完成任务。 (11分)
【活动一 走进国家机关】
①沈阳市教育局 ②沈阳市监察委员会 ③沈阳市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同学们绘制了一幅国家机关的关系结构图,请你补充完整。 (对应填序号,3分)
【活动二 了解行政机关】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资料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如何落实这一基本原则 (3分)
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守清正为民的责任担当,坚持正确政绩观,尽心尽力服务群众、服务人才、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源和财力更多用在改善民生上。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政府要坚守清正为民的责任担当的依据。 (2分)
【活动三 认识司法机关】
国家机关行使职权需遵循相关要求与规范。甲乙两位同学通过学习,对司法机关的工作原则进行评说:
(4)请依据教材,针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任选一位进行评析。 (3分)
19.为深入掌握法治知识,明晰法治与自由的内在联系,探寻公平正义真谛,同学们于课堂展开热烈研讨。(10分)
【读法条看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第四条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第五条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的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1)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谈谈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两点即可,2分)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 (2分)
【读漫画行平等】
(3)评析图中企业招聘者的行为,假如你是企业招聘者,你会如何做 (一点即可,2分)
【观影片引深思】
电影《第二十条》热映,台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引人深思。
(4)材料划线部分体现了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2分)
【听真事谈启示】
周末搭乘地铁时,小林发现一名戴着黑色口罩的男子趁早高峰拥挤,将手伸进前排女士的背包。他没有直接呼喊,而是掏出手机打开录像功能,佯装拍摄窗外风景,暗中记录下男子行窃全过程。随后,小林找准时机,轻声提醒身边的地铁安全员,并出示拍摄视频。在工作人员协助下,男子被及时控制,女士财物失而复得。
(5)从守护正义的角度,谈小林的行为使你受到哪些启示 (2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最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 BCACA 6-10 ADCAD 11-15 BACDB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中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16.(1)①A:物质帮助权;②B:受教育权;③C: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每点1分,共3分)
(2)①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每点1分,共2分)
(3)①肖像权(1分)
(4)①行使权利不能超越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每点1分,共2分)
17.(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每点1分,共2分)
(2)①决定权;②立法权(每点1分,共2分)
(3)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②人民政协是重要机构,不是国家机关(每点1分,共2分)
(4)①非公有制经济;②国家保护其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其发展,激发其活力和创造力(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共3分)
(5)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分)
18.(1) A:③; B:②; C:①(每点1分,共3分)
(2)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共3分)
(3)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②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每点1分,共2分)
(4)①选择甲: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选择乙: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3分)
19.(1)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每点1分,共2分)
(2)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每点1分,共2分)
(3)①该行为是就业歧视,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不合法;②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歧视任何求职者(每点1分,共2分)
(4)①公平正义(2分)
(5)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胜;②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做到见义“智”为(每点1分,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