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请在方括号内填物态变化名称,小括号内填吸放热。气 体液 体固 体[ ]( )熔化吸热[ ]( )凝固放热[ ]( )汽化吸热[ ]( )液化放热新课导入你能举出固态和气态之间变化的例子吗?新知探究一、升 华北方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樟脑丸怎么就小了呢?新知探究 迷你实验室将装有少量碘的密封的玻璃管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停止加热后,继续观察有何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新知探究碘紫黑色晶体,具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有毒性和腐蚀性。密度4.93 克/立方厘米。熔点113.5℃,沸点184.35℃。新知探究新知探究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固态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加热后碘是什么状态?气态变化条件:吸热新知探究升华是吸热过程,人们常将升华吸热的特点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你能举例说明吗?人工降雨舞台上的白雾新知探究将干冰“喷”入空气层中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水蒸气变成小冰晶。人工降雨剖析图新知探究小冰粒变大而下降下降新知探究暖流遇到暖流熔化为雨点降落新知探究思考:舞台烟雾从何而来?新知探究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熔点-78.5 ℃。干冰在常温下直接升华为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新知探究干冰瞬间升华的同时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导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被降温液化成小液滴(“烟雾”)。新知探究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是怎么形成的?新知探究二、凝华固态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气态水蒸气变化条件:小冰晶放热新知探究升华现象1、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3、碘遇热变成碘蒸气4、灯泡里钨丝变细5、干冰制造舞台上的烟雾凝华现象1、冬天玻璃上的冰花2、雾凇现象3、霜、雪的形成4、碘蒸气预冷变碘晶体5、灯泡变黑新知探究常见的天气现象雨液化雾液化露霜、雪冰雹云液化凝固液化凝华新知探究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凝华升华吸热吸热吸热放热放热放热新知探究冰箱的制冷原理与吸热、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关。蒸发器内低温低压气体被压缩机抽出温度较高压缩气体冷凝器(液化放热)低温低压液体蒸发器(汽化吸热)新知探究课堂小结一、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二、凝华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灯丝变细了三、生活现象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雾淞的形成、灯泡变黑课堂小结1.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过程?(1)从冰柜中取出冰棍,常会看到冰棍冒“白气”。(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4)寒冷冬夜,玻璃上常会结层冰花。(5)屋顶瓦上结了一层霜。(6)早晨有浓雾。(7)滴在玻璃表面的水消失了。液化液化升华凝华凝华液化汽化课堂训练2.人工降雨常通过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来实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_, 从固体变成气体,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升华凝华课堂训练3.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夏季,白天炎热,河面的水大量蒸发,汽化成水蒸气,到了夜晚和次日清晨,气温比较低,水蒸气又液化成小水珠,飘在河面上方,形成雾。课堂训练课堂训练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小华将冰块放于空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30s。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看到其示数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有白霜生成。这是因为盐使冰的熔点( )A.低于0℃,白霜生成是凝华现象B.高于0℃,白霜生成是凝华现象C.低于0℃,白霜生成是凝固现象D.高于0℃,白霜生成是凝固现象A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放在口袋里的樟脑丸变小了B.路边的“雪人”没有融化却越变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C.霜的形成D.碘放在火上烤一烤,产生紫色的气体C课堂训练6.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B.房间窗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正在跑步的人嘴中呼出“白气”B课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