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英国德、美、法、英、俄、日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动力----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工业革命?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工业革命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工业革命会带来哪些影响?革命性的变革学习聚焦18世纪中期,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思考:为什么是“光荣革命后”,而不是“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历史纵横圈地运动大约从15世纪开始,在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貴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形成了所谓“圈地运动”。其中,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英国的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羊吃人”。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资本、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暴力是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资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手段:圈地运动、贩卖奴隶、掠夺殖民地、商业战争、武力征服等1714至1820年间,英国有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被圈占。……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做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美】斯塔夫里阿偌斯《全球通史》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3、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史料阅读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一、工业革命的背景4、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英国工业革命前夕,它已经在西欧的制造生产领域里取得了统治地位。而英国的手工工场是18世纪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因此,英国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中率先迈开步伐,是不足为怪的。首先,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为机器的使用创造了条件。……其次,在英国的手工工场里,集中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他们是生产实践中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主力。……最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手工工场的高级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已经很大。——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一、工业革命的背景5、欧洲科技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到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1662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倡导科学家把兴趣集中于广泛的经济活动域……1687年牛顿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成为“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 ——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 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一、工业革命的背景殖民扩张圈地运动手工工场科学技术中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鼓励经济发展政策小结:为什么是英国开启工业革命?原料自由劳动力市场(国内、国际)技术资本政治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94年,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在英国成立。1773年,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证券交易所在英国伦敦成立。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而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商业中心附近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煤炭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美】本特利《新全球史》其他条件一、工业革命的背景エ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エ业化的程度。欧洲和北美轻而易举地实现工业革命,是因为这些地方有许多与英格兰社会相同的社会和文化模式…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问题。----[意]卡洛 M.奇波拉主编,吴良健等译:《欧洲经济史》“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18世纪中国为什么没能发生工业革命?政治对外文化经济英国中国工场手工业时期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对比(15-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重商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解放殖民扩张封建君主制自然经济主体资本主义萌芽缓慢重农抑商文化专制早期启蒙思想开发转为闭关锁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棉纺织业1733飞梭1765珍妮纺纱机1769水力纺纱机1779骡机1785水力织布机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经历了织布—纺纱—织布三个阶段递进的技术革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原因: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品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2.生产组织形式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机器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钱乘旦《英国通史》手工工场和工厂 相同点 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②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③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不同点 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工厂主要采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②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在较分散的状态下进行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3.生产动力:蒸汽机出现1782年,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1698年塞维利、1702年纽科门蒸汽机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瓦特改良蒸汽机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瓦特①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②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催生了工业城市。③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交通运输业19世纪初,汽船、火车相继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1814年史蒂芬孙 火车[美]1807年富尔顿 汽船某一行业中的发明总是会鼓励人们进行相应的发明创造,以促进其他行业发展……新的绵纺机和蒸汽机要求增加铁、钢和煤的供应量,这一需求通过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一系列革新得到了满足……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求……——【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二、工业革命的进程5.机械制造业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蒸汽机的推广和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就更加需要数量多、精度高和规格统一的机器。刨床、镟床、汽锤、镗床等工作母机先后被发明出来。19世纪30—40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6.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英国欧洲美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资金工场手工业时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废除封建等级制科技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劳动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制度前提二、工业革命的进程2.成就(1)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870年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德]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内燃机(二)第二次工业革命2.成就二、工业革命的进程(3)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4)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内燃机的广泛应用,开始大量开采石油。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从1868至1900年,英、美、法、德4国的钢产量由24万吨增加到2355万吨,钢逐渐取代铁,成为基本的工业原料和重要的建筑材料。——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诺贝尔发明火药,80年代又改进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并在军事上广泛应用(二)第二次工业革命2.成就二、工业革命的进程3.特点(1)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近代科学理论为指导,取得了更多、更重要成果。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北美欧洲大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至欧洲大陆与北美贝尔1876年发明电话爱迪生1879年发明电灯福特1896年制成第一辆四轮汽车莱特兄弟1903年飞机试飞成功西门子1866年制成发电机诺贝尔1876年发明炸药卡尔本茨1885年制成内燃机驱动的汽车马可尼1896年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德国美国最突出(2)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3.特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规模 局限于少数国家,时间长、进展慢 在欧美发达国家同时进行,发展快开始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生产部门 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汽车飞机、电讯、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经济组织 工厂制 公司制、垄断组织动力机器 蒸汽机 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能源 煤炭 石油、电力工业结构 以轻工业为主 以重工业为主交通工具 火车、汽轮 汽车、飞机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二、工业革命的进程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生产力: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使生产组织与管理形式出现了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管理日益科学化;出现了垄断组织。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前)工厂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企业(垄断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手工工场时期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工业革命的影响补充1、背景: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了生产的集中。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3、评价(1)积极:适应了大工业生产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有利于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和发展;(2)消极: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市场,阻碍竞争,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利用经济手段干预国家政治;疯狂对外扩张,加剧了国际竞争,导致战争危险。标准石油公司疯狂并购其他公司(漫画)漫画《参议院的老板们》垄断组织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反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3.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中间阶层力量开始发展)4.社会生活:工业城市兴起;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体育运动兴起;人们的文化素养提高,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人口增加明显。三、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双城记》1833 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 7 口,4 个人工作,但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 2 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人区”对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5.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突出;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至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大国崛起》6.世界格局: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肆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三、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工业革命冲击下的中国1.无尽的屈辱与苦难工业革命冲击下的中国2.艰难的探索与转型3.新时期工业化,路在何方?大国崛起呼唤工匠精神;中国制造转型中国创造;科技进步需要创新环境;社会发展勿忘人文关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革命冲击下的中国请问,新时代的工业革命来临,我们该如何做的更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与自我的和谐相处工业革命的启示★★★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科技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3.新时期工业化,路在何方?工业革命冲击下的中国利用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交通、通讯发明,世界联系加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城市化;思想:科学化;社会生活:文明化。社会问题(无产阶级贫困化、童工);城市化问题(人口剧增、集群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残疾)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等自然环境恶化、资源过度消耗、影响可持续发展。生态史观合作学习(一)本课小结当堂作业DD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