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凑起《义勇军进行曲》,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想一想,礼炮齐鸣 28 响的寓意是( )
A. 当时有 28 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 人民解放军有 28 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 28 年
D. 有 28 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香港澳门回归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这首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北伐战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西藏和平解放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8 年,中共中央发动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 ④苏联撕毁合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他被称为 “党的好干部”,他率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 “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 “党的好干部” 是(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焦裕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下列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④结束了 “文化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80 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率先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不包括(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海南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实行对外开放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 “一带一路” 建设是在( )
A. 中共十六大以来 B. 中共十七大以来 C. 中共十八大以来 D. 中共十九大以来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是在( )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离不开汉族的支持
C.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
D. 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已没有差异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个 “特别” 的内涵是( )
A. 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 与原宗主国(英国、葡萄牙)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 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D. 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海峡两岸同胞近 40 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 )
A. 台湾当局调整 “三不” 政策 B.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C. 汪辜会谈 D. 习近平主席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下列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日建交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2008 年 9 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这一成就属于下列哪一领域的成果( )
A. 国防建设 B. 科技教育 C. 文化艺术 D. 经济建设
得分 评卷人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何时基本完成?(4 分)
材料二中 “组织起来的路” 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原因。(6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材料二:深圳于 1979 年建市,1980 年设立经济特区。全市总面积 2020 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 230 千米。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 327.5 平方千米。十几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2 分)
和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哪几个?(4 分)
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怎样的?(4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什么?(2 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我国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4 分)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4 分)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共30分)
24.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0 分)
25.简述我国 “一五” 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 计划的完成有何意义?(10 分)
2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交、科技、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请分别列举一项相关成就。(10 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C 2. A 3. C 4. C 5. C 6. C 7. A 8. D 9. A 10. D 11. A 12. C 13. C 14. D 15. D 16. D 17. C 18. A 19. A 20. B
二、材料分析题
21.(1)土地改革。1952 年底基本完成。(4 分)
(2)农业合作化(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原因: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可能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不能改善农民生活,也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6 分)
22.(1)对外开放政策。(2 分)
(2)珠海、汕头、厦门、海南。(4 分)
(3)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 分)
23.(1)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 分)
(2)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列举一个即可)(4 分)
(3)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4 分)
三、简答题
24.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10 分)
25.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0 分)
26.外交: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列举一项即可)科技:2003 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等。(列举一项即可)教育:1986 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0 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列举一项即可)(10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