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重点: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2、早期国家的特征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距今约7000~5000年 距今约5000年元谋人北京人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距今约1万年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仰韶文化地点:黄河中游特征:鹳鱼石斧彩绘陶缸人面鱼纹彩陶盆船形彩陶壶彩绘陶器、粟河姆渡文化地点:特征:长江下游养蚕缫丝、水稻龙山文化地点:特征:黄河中下游黑陶“蛋壳陶”红山文化地点:辽河上游良渚文化地点:长江下游特征:玉器、祭坛神庙红山文化——玉猪龙良渚文化——玉琮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特点?分布广泛 多元一体 中原核心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距今约7000~5000年 距今约5000年元谋人北京人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距今约1万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生活方式:渔猎、采集,群居;会用火。生活方式:使用陶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走向稳定(村落,定居)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距今约7000~5000年 距今约5000年距今约1万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二、从部落到国家后期:母系氏族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特点: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特点: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万邦时代”原始人群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列宁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国家?P4学习聚焦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1.夏朝(1)兴亡: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夏的最后一位王桀,于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灭(2)国家管理: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公天下 家天下)(3)文化遗产:《夏小正》——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三、早期国家-夏商周2.商朝(殷朝、殷商)(1)兴亡: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牧野之战)(2)国家管理: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②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商王直接控制得王畿之地;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why?)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3) 文化遗产: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 。特征: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地位(3) 文化遗产:②青铜器:造型雄齐,纹饰华丽商代后母戊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832.84千克。四羊方尊——商晚期的贮酒器河南博物院 妇好鸮尊①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 。③干支纪日法——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3.西周(1)兴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周幽王,西周灭亡(2)国家管理:分封制宗法制政治:经济: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分封对象:王族(同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篇》问:哪些人有资格被分封?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不朝则贬其爵,在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二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尚书·周书·洛诰》材料三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诸侯要承担的义务?①朝觐述职②纳贡③承担兵役权利?获取土地和人民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庶民士﹝卿﹞大夫诸侯天子奴隶积极意义: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②稳定了统治秩序;③扩大了周的影响范围。(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左传》消极意义:地方权力大,独立性较强,存在分裂割据隐患。宗法制嫡长子余嫡子及庶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大宗(宗主)大宗小宗大宗小宗小宗核心:嫡长子继承制3.西周(1)兴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周幽王,西周灭亡(2)国家管理:分封制宗法制政治:经济:土地性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土地经营方式——井田制(经营权)意义:①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②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统治秩序)农业:手工业:青铜铸造(3)文化遗产:何尊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逑(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庸于天,彻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临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唯王五祀。意义: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①神权色彩浓厚(甲骨文、祭祀)②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③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集权(从内外服到分封)①农具粗糙;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②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①成熟文字(甲骨文,金文)②礼乐文化③逐渐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政治:经济:文化:课堂小结距今约170万年 约70-20万年 约1万年 约7000-5000年 距今约5000年 神话传说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元谋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商朝建立文明产生早期国家北京人三皇五帝夏朝建立西周建立西周灭亡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奴隶制社会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内外服制当堂巩固1.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1万多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这些文化遗存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由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特点是( )A.时间早 B.一元化 C.独特性 D.多元化【解析】D [从材料中“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1万多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可以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特点,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排除。]当堂巩固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 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B.会种植庄稼C.已经饲养家畜 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解析】A [从题干信息“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判断A项正确。]当堂巩固3.恩格斯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代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以下各项符合恩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 )A.北京人 B.大汶口文化C.河姆渡文化 D.黄帝时代【解析】A [恩格斯这段话反映的是原始农耕出现以前的生产情况,故选A项;B、C、D三项都已经进入农耕时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