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第一节 机械能1.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4.能通过实验或实例,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与机械能转化有关的现象。【重点】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难点】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洪水来袭的震撼场面。问:(1)大家看完视频,感觉洪水可怕吗?(2)你认为洪水是否具有能量 (3)那什么是能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生有关能量的知识。二、新知探究物理中的能量与功有着密切的关系:(1)风吹动海上的帆船问:谁对谁做了功?答:风对帆船做了功,我们就说风具有能量。问:如果风吹来时,海面上没有帆船,那风还是否具有能量?答:仍然具有能量。(2)水流冲走了石块问:谁对谁做了功?答:水对石块做了功,我们就说流动的水具有能量。问:如果河流中没有石块,那水流还是否具有能量? 答:仍然具有能量。(3)滚动的钢球推走了木块问:谁对谁做了功?答:钢球对木块做了功,我们就说钢球具有能量。问:如果钢球的前方没有木块,那它还是否具有能量?答:仍然具有能量。(一)能量1.定义: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3.单位:焦耳(J)。(二)动能【课件展示】(1)使风车转动的风 (2)流动的水(3)行驶的汽车 (4)奔跑的骏马问:它们有什么的共同的特点?答:它们都在运动,它们都具有能。【总结】我们把像它们这样,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板书】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1.动能是有大小的,你认为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速度和质量。然后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积极讨论后,让小组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1)采取什么探究方法 (2)比较动能大小的标准是什么?(3)如何设计实验过程?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请两组同学上讲台,展示实验过程,分别展示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并得出实验结论。结论:(1)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2)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其动能就越大。(三)势能1.我们已经知道了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教室地面上的花盆具有动能吗?你怕它吗?答:没有动能,不怕。把花盆举高在一个学生的头顶,学生下意识躲了一下。问:你为什么要躲啊?答:怕它掉下来。问:这个同学害怕这个花盆,你们认为这个被举高的花盆是否具有能量?那这个能量是动能吗?由此得出:这个能量是由于花盆被举高而具有的,叫作重力势能。【板书】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作重力势能。问:重力势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想:被举高度和质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展示。结论:(1)质量一定时,物体被举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2)物体被举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其重力势能就越大。2.拿出一个弹弓,拉开并对准一个同学。这个同学立刻躲开了。问:你为什么要躲啊?答:怕弹到自己。问:说明被拉长的弹弓具有能量。这个能量是动能吗?是重力势能吗?答:都不是。它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板书】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问:那弹性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想: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结论: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四)机械能1.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物体具有机械能的总量等于动能、势能两种能量之和。(五)机械能的转化【播放视频】实验1:滚摆实验。分析滚摆在下降和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并分析解释:下降过程中,滚摆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就变小,滚摆转动速度变大,动能增大;上升过程中,滚摆质量不变,滚摆转动速度变小,动能减小,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变大。结论: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播放视频】实验2:单摆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单摆从A点到B点再到C点能量的转化,重点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综述上述两个实验,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六)机械能守恒【提出问题】以上机械能转化的例子中,机械能都会变少,有没有机械能不变的时候呢?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不变。【板书】机械能守恒:当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时,机械能总量不变。三、课堂小结四、课堂训练1.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体育课上同学将篮球传给你,篮球低速飞过来和高速飞过来,接住篮球时你身体的感觉会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2)你从楼下走过时,看见楼上阳台边缘放着一些花盆,花盆放得很靠外,会使你感到危险。而当这些花盆放在路旁地面上时,就不会使你感到危险。这是为什么?(3)弹弓的橡皮条被拉伸的弹性形变越大,弹丸被射得就越远。这是为什么?(1)篮球低速飞过来,接住篮球时,篮球对你的冲击力较小,高速飞过来接住篮球时对你的冲击力较大,手臂可能会更疼痛。因为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楼上阳台边缘的花盆具有重力势能,掉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会对人产生危险,放在路旁地面上的花盆没有重力势能,对人没有危险。(3)弹性形变越大说明弹弓的弹性势能越大,弹丸被射出去后的动能就越大。2.下列现象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变化的?(1)骑自行车下坡,不蹬脚踏板,车速却越来越大。(2)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入水中的过程。(3)撑竿跳运动员从开始撑竿到越杆的过程。(1)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起跳时,跳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动能再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过程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开始撑竿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撑竿恢复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运动员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运动员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图10.1-11所示是一种蹦极游戏的情景,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上。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点是游戏者到达最低点时绳下端的位置。在游戏者由静止离开跳台到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B.游戏者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少C.弹性绳下端到b点时,游戏者的动能为零D.弹性绳下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4.乒乓球从高处自由下落,经地板反弹后再跳起的最大高度总小于原来下落时的高度,这是为什么?怎样抛出乒乓球,才能使它弹跳到高于抛出时的位置?先动手做一做,再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加以说明。(1)因为乒乓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和碰撞过程中,需要克服空气摩擦阻力来做功和能量损耗,消耗掉一部分能量,所以乒乓球从高处自由下落,经地板反弹后再跳起的最大高度总低于原来下落时的高度;(2)用力向下打乒乓球,就给了乒乓球一个初速度,也就有了初动能,在碰撞过程中会有能量的损失,但如果你给的初动能大于这个能量损失,即能量补给大于能量损失,那么球弹到原先高度时(这时重力势能与下落时是相同的),球仍具有能量,所以还会向上运动,弹到高出原来的高度。本节课通过学生对一些实例的探讨、分析归纳,认识到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发生转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