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生物样题
2025年7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 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这种生存技巧( )
A.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不利于躲避敌害
C. 不利于捕食 D. 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2. 虹鳚(wèi)是生活在某地溪流中的一种鱼,在溪流上游群体中,体色鲜艳个体的比例大于下游群体。经调查发现:①该溪流下游的水比上游深,聚集了更多虹鳚的捕食者;②捕食者更容易发现并捕食体色鲜艳的虹鳚;③雌性虹鳚更喜欢与体色鲜艳的雄性虹鳚繁殖后代。根据上述调查,关于上下游虹鳚群体中体色形成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虹鳚体色与基因没有关系
B. 虹鳚体色只由溪流深浅决定
C. 体色鲜艳的虹鳚生存机会更大
D. 捕食者对虹鳚的体色进行了选择
3. 下图甲是甲骨文“鱼”字,乙是约4700万年前的鱼化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中的①表示鱼的鳃
B. 乙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C 甲乙均能看出鱼具有脊柱
D. 甲出现的时间比乙形成的时间晚
4. 2022年我国朱敏团队发现了4.39亿年前的双列黔齿鱼牙齿化石。该发现将牙齿的最早化石记录向前推了1400万年,是迄今人们所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颗牙”。由此可判断( )
A. 最原始的鱼类都有牙齿
B. 双列黔齿鱼与人类有亲缘关系
C. 鸟类与鱼类没有亲缘关系
D. 双列黔齿鱼一定属于肉食鱼类
5. 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孔雀鱼群体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
B. 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C. 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
D. 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6.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越低等的生物在地层中出现得越晚
B.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 蚊子为了适应蚊香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7. 习主席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沙漠中骆驼刺的根系十分发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8. 为探究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校园内面积相等的三个区域进行了空气湿度测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区域 裸地 草地 灌木丛
平均空气湿度 60% 72% 78%
A. 该实验的变量为植被类型
B. 裸地可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C. 灌木丛的空气湿度高于草地的空气湿度
D. 测量时,不需要考虑三个区域的光照强度
9. 李萌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后,绘制了如下概念图,下列甲、乙、丙、丁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环境 B. 乙-生态 C. 丙-适应 D. 丁-影响
10. 近年来,山东深远海网箱养殖快速发展。其中养殖的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11. 黑脸琵鹭是一种中型涉禽,是国家珍稀濒危鸟类。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黑脸琵鹭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能量流动的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缺少的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可用①减去②表示
B. ②是黑脸琵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 ③包括黑脸琵鹭的遗体残骸及粪便中的能量
D. ①中的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流向捕食者
12.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24年5月22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发布。2024版名录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55364个,其中物种141484个,种下单元13880个。这直接体现了(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结构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A. B.
C. 甲→乙→丙→丁 D.
14. 关于入侵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总会提高当地生物的种类数
B 往往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任何影响
C. 可能会与当地生物竞争资源
D. 增强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5.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 设立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C. 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D. 泰山景色优美使游客流连忘返,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
16.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利用细菌和真菌为生活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作豆腐乳是利用真菌保鲜
B. 将食物放在冰箱里是利用细菌制作食物
C. 中午的菜下午吃前进行加热是防止菜腐败
D. 干燥处理香菇,是为了杀死微生物
17. 康康尝试在家自制酸奶,将容器高温消毒后,依次加入1000mL鲜牛奶、适量白糖、100mL酸奶,搅拌均匀,密封发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鲜牛奶可为发酵提供有机物
B. 加入白糖可以调节酸奶口味
C. 加酸奶的目的是接种醋酸菌
D. 密封的目的是提供无氧环境
18. 小海查阅资料得知,我国桑蚕养育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体内,培育出了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种技术属于( )
A. 组织培养技术 B. 发酵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克隆技术
19. 克隆技术突飞猛进,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相关领域。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培育优良的家畜品种,达到改良性状的目的
B. 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将转基因动物大量繁殖,降低基因工程药物的成本
C. 人体克隆涉及技术、伦理、道德和社会等复杂问题,还会导致遗传上的退化
D.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
20. 下图是试管动物、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培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试管动物需要体外受精、细胞培养、胚胎移植技术
B. 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单亲
C. 转基因动物含有非自身基因,需在分子水平进行遗传操作
D. 三种培育过程都需要在子宫内进行孕育,属于有性生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孤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了13种地雀,如图一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图二为生物进化树,请分析并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的地雀都是由_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在不同岛屿的特定条件下,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地雀之间存在着激烈的_____,为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进化提供动力。
(3)根据如二分析,图中A代表的类群是______,原始的A和原始的鸟类都是由古代的______进化而来。
(4)观察生物进化树,可以发现生物进化总体趋势是:______等。
(5)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绝灭了,新的物种又不断形成。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代一代的_______,生物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新类型。
22. 图一是某生态养殖基地模式图,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某食物链流动示意图(单位:KJ),图三是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养殖基地中,影响玉米生长的光、空气、水、杂草、昆虫等因素统称为________。
(2)分析图二可知,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_________的,进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是_______KJ。
(3)图三中,碳在食物链中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若a、b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两种生物,则b代表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会被杂草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较小。
23. 塔里木沙漠公路绿化工程是征服“死亡之海”的宏大工程。种植各类耐盐性较强的柽柳、梭梭、沙拐枣、红柳等防风固沙灌木,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条“沙漠绿色走廊”。野兔、沙鼠、沙狐、沙蛇等动物在此安家落户,苍鹰、赤狐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频频出没,天蓝、地绿的生态小环境逐步形成。图一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食物网示意图,图二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根据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塔里木沙漠公路绿化工程中种植的怪柳、梭梭等灌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对应图二中的_______。
(2)写出图一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此食物链中最高等的动物对应图二食物链中的标号为________(填字母)。
(3)修复后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周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形成较复杂的食物网。图一食物网中的_______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图三中A图又可以体现B图。
(4)如果该生态系统的水域受到DDT污染,则DDT在水中被水生生物摄取,并逐渐积累在鹰的体内,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24.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认识和利用微生物方面,有过许多重大发明创造;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宝库中,它们像一颗颗晶莹的明珠,放射着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光辉。如今,发酵技术仍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图一为某同学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测定的亚硝酸盐变化曲线,图二为制作酱油的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健康,《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mg/kg。分析图一曲线可知,制作的芹菜泡菜_________天后食用更健康。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既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这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是________。
(2)分析图二可知,利用米曲霉的发酵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 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3)我国酿酒技术历史悠久,《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加入酒曲的作用是:首先霉菌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在________的发酵作用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_______和二氧化碳。
(4)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微生物,但同时微生物也可使食品迅速腐烂变质。将食品放在冰箱能保存较长时间,原理_______。
25. 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及孵出性别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图所示。
(1)据图甲判断,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31℃,原因是当温度低于29°C时,龟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________,当温度高于31℃时,_______。
(2)据图乙分析,该种龟在不同温度下性别分化的规律是:25-33℃内,温度_____时向雌性分化,温度________时向雄性分化。
(3)研究者用两组龟卵(孵化时间总长约为58天)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温度对该种龟卵孵化为雄性还是雌性的影响主要在孵化_______(选填“前期”或“后期”)。
②本实验中,研究者并未选择25℃进行研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样题
2025年7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南美洲地雀
(2)生存斗争 (3) ①. 哺乳类 ②. 爬行类
(4)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
(5)自然选择
【22题答案】
【答案】(1)生态因素
(2) ①.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②. 1250
(3) ①. 有机物 ②. 鹅
(4)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生产者 ②. 乙
(2) ①. 绿色植物→沙鼠→沙蛇→苍鹰 ②. c
(3)沙蛇和苍鹰 (4)生物富集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9 ②. 避免空气中氧气进入坛中,以便形成无氧环境
(2)需要 (3) ①. 酵母菌 ②. 酒精
(4)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长 ②. 孵化成活率下降
(2) ①. 升高 ②. 降低
(3) ①. 前期 ②. 25℃下孵化时间过长,孵化成活率过低,不适宜在该温度下观察性别分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