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1)①萋萋 ②闲暇(2)①chéng zài ②jiǒng yì(3)[甲]矗立 [乙]修葺(4)B2.(1)以旋律之声,传民族精神。(2)B3.①万里赴戎机(重点字:戎)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③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染、濯)4.C5.“疑”字表明路疑无而实有,是虚写,“又”字表明在山环水复之下村村相连,是实写。“疑无路”和“又一村”相对,虚实相生,诗人的心情也由迷茫变为惊喜。6.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童学种瓜译文:【甲】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乙】白天去田里从事田间劳动,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7.①靠近 ②磨刀石 ③边、边缘 ④只、只是8.①每个字刻成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②这种东西以后一定会在世间广泛流行。9.以药冒之;密布字印10.科学成就:地动仪 主要发明者:张衡(东汉科学家)说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能通过内部机关感知远方地震并指示方向,打破了当时对地震的迷信认知,为古代地震学研究提供了实用工具,体现了中国古代在机械制造与自然现象观测上的智慧。11.作用是烘托出黄文秀当时孤独、委屈、无助的心情,为下文她坚定在扶贫路上前行的决心作铺垫。12.作者摘引这些日记的用意在于真实记录黄文秀扶贫过程中的内心想法和情感变化,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她的精神品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13.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大娘的言语和举动,从侧面烘托出黄文秀为村民修路付出艰辛努力,深受村民喜爱和感激,塑造出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形象。14.①运用朴素明畅的语言,简洁勾勒出祥子的外貌特征,突出其结实硬棒的形象,充满生活气息。②融入“车口儿”等北京方言词汇,生动描绘出洋车夫群体的生活状态,富有地方色彩和市井味。15.“砸”写出雨势之大、力量之猛,“横扫”体现雨的急骤与范围之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暴雨的猛烈,突出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艰难。16.示例:这雨也太大了,浑身都湿透了,难受得快要窒息。想把车放下歇歇,可哪儿有地方啊?想跑快点躲躲,腿却被水裹着迈不开步。唉,只能硬撑着往前挪了,真是要命啊!17.摧毁祥子的力量主要是黑暗的社会环境:旧社会的压迫、剥削,让祥子在一次次努力后遭受打击,买车的梦想反复破灭,生活的苦难逐渐消磨了他的斗志。同时,他自身性格的局限,如不善变通、过于执拗,也让他在困境中难以找到出路,最终从生机勃勃变得堕落。18.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 柯察金 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长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2分)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石家庄工业发展的历史长卷中,第一、第二棉纺织厂曾是响当当的纺织标杆。上世纪50年代这里高大的厂房排排 甲 (矗立 伫立),承载着几代石家庄人的城市记忆。但伴随城市更新,这里曾一度成为了荒草qī qī( )的工业遗存。今年,随着“织音1953”项目的推进,沉睡的工业遗产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斑驳的老厂房被重新 乙 (修理 修葺)而拥有了新的生命;开阔的广场与平坦的草坪展现出一派生机;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文旅新地标拔地而起……xián xiá( )之时漫步其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场蝶变(①)是对历史的温柔致敬,(②)是跨越时空的艺术预言。(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①qī qī ( ) ②xián xiá (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①承载( ) ②迥异(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甲][乙](4)文段中①②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如果 就 B.不仅 更 C.因为 所以 D.只要 就2.(4分)为礼赞“抗战胜利80周年”,河北省艺术中心主办的《黄河大合唱》交响音乐会,将在6月底震撼上演。请你参与其宣传活动,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是音乐会宣传册文案,请仿照上句补写下句,完成文案。(2分) 黄河奔涌,精神永存。让我们在音乐中重温那段烽火岁月,感受中华民族不屈的力量。 以音乐之力,向英雄致敬;(2)演出之际,你将在艺术中心大厅为大家宣讲一篇抗战题材的经典文章。以下课文不符合你宣讲内容的一项是 (2分)A.《黄河颂》 B.《谁是最可爱的人》 C.《山地回忆》 D.《土地的誓言》第二部分(48分)(一)默写3.(6分)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常借诗文抒发心志、传递品格。①“ ,关山度若飞”的木兰奔赴沙场保家卫国,尽显巾帼英雄的豪迈气概;王安石以②“ , ”表达高瞻远瞩、无惧阻碍的政治抱负;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③ ”展现虽辞官却心系家国的奉献精神;周敦颐独爱莲之“ , ”至今仍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坚守理想。(二)(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甲】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4.下列对两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诗中“丰年留客足鸡豚”,“足”字写农家用丰盛的菜肴招待客人,体现了农家的热情好客。B.乙诗一二句的意思是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C.乙诗中儿童“学种瓜”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想要分担家庭的劳动重担。D.两首诗语言上都自然质朴,贴近生活,生动展现了乡村生活风貌。5.甲诗颔联中“疑”“又”两字用得妙,请结合全句赏析其妙处。(2分)6.甲诗通过描写在山西村的见闻感受,表达了诗人 之情;乙诗用清新笔调,对 作了细腻描写,读来意趣横生。(2分)(三)(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乙】 鄜延①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②而出,颇似淳③漆,然④之如麻⑤,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其识文⑥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选自《梦溪笔谈 石油》)【注释】①鄜延:鄜州、延州,今陕西延安一带。②惘惘:缓慢涌流的样子。③淳:同“纯”。④然:同“燃”。⑤麻:此处指麻秆。⑥识(zhì)文:标上名称。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持就火炀之:②字平如砥:③生于水际:④但烟甚浓: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2分)②此物后必大行于世。(2分)9.根据选文内容,以四字短语完成活板排版的流程图。(2分)10.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伟大的科学成就。根据你的知识积累,请再列举一项古代的科学成就及其主要的发明者。(2分)(四)(8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青春之光(节选) ①整个村庄都沉睡了,十平米的宿舍就像茫茫夜色中的一叶小舟,仿佛要被孤独和无助的海洋吞没。她打开了驻村日记,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我觉得心里憋屈,搞不懂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老百姓们却对我这么排斥……” ②那一夜,黄文秀是怎样给自己鼓劲的?人们已无从知晓。不过,从她留下的日记里,可以读到这样一句话:“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 …… ③每天清晨,百坭村人都能看到精神抖擞的黄文秀。她和村民一起采摘茶叶,浇灌蔬菜,盘算一年的收成。她和村委班子成员带领村民遇阻修路,逢水架桥,遇暗装灯。一天,她忙完回到宿舍,鞋都没脱就睡着了。天蒙蒙亮时醒来,浑身散架一般。要不休息一天?她摇摇头,还有那么多事等着她呢。 ④村民们喜欢上了这个和他们想到一起、干在一起的第一书记。那用屯通路那天,一位大娘顶着烈日将热乎乎的熟鸡蛋塞到文秀手里:“路通了,好日子也有盼头了!闺女歇一会儿,别累坏了。”她眼睛一红,眼泪就下来了。她在日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11.选文开篇划线句是对环境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12.文章多次引用了黄文秀扶贫日记中的话语。作者摘引这些日记的用意何在?(2分)1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黄文秀的形象的?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五)(12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文段一】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选自《骆驼祥子》第一章)【文段二】 ①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里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道放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曳。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 …… ②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③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选自《骆驼祥子》第十八章)14.老舍先生的这篇小说,语言风格别具特色。请结合知识链接,从感受语言风格角度为表格中的句子做批注。(4分) 链接: 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凝练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功。——王瑶例句 批注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① 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 ② 15.文段二划线句在描写暴雨时使用了“砸”“横扫”这样的动词,结合语境说说这两个词好在哪里。(3分)16.阅读文段二中画波浪线句子,揣摩当时祥子的心理,以第一人称形式写在下面。(2分)17.文段一中的祥子“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文段二中“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结合下面的评论及你对《骆驼祥子》全书的理解,想想,到底是什么力量摧毁了这个曾经生机勃勃的年轻人?请简要写下你的阅读心得。(3分) 小说惊心动魄地写出了恶魔般的社会环境怎样残酷地、一点一点地剥掉祥子的农民美德,将他的性格扭曲变形,直到把“树”一样执拗的祥子连根拔起,抛到城市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中。更足以显示作者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刻性的是,作者不只从社会环境,而且从这些人物自身发掘他们悲剧的原因,写出生活给予这些人的限制。——赵园18.(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填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据说,当年作者(人名)把书稿交给出版社时,编辑建议以主人公 (人名)为书名,作者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这个书名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第三部分(40分)19.(4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一次劳动(实践),一次旅行,一篇(部)经典,一次深入的观察,或者一堂特别的课、一次真诚的交流、某次谈不上成功的尝试……都会让你有所收获、增长见识。请以《_______让我增长了见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积极健康;③表达真情实感;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500字;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语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