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生物部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和对平安健康的追求,端午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等。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也有加入红豆、猪肉、红枣等。据此回答第1、2、3、4题。
1.以下组成粽子的食材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糯米 B.食盐 C.红枣 D.猪肉
2.打开粽子,粽子的清香被吸入时,膈肌和肺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扩张 B.收缩回缩 C.舒张扩张 D.舒张回缩
3.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示意图,关于粽子在人体内的消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能产生消化花生的消化酶 B.②是糯米开始消化的部位
C.③能分泌消化红豆的胆汁 D.④是消化猪肉的主要场所
4.粽子中的营养成分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清爽解渴,甘甜多汁,含有大量水分(>90%)、葡萄糖、果糖及维生素等。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西瓜是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科植物。据此回答第5、6题。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瓜籽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B.西瓜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C.形成西瓜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根的吸收
D.西瓜是由西瓜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
6.科研人员为提高西瓜产量探究西瓜植株的最佳灌溉时间,利用茎流传感器测定了西瓜主蔓、侧蔓茎中的液体流速,间接记录了水分在西瓜叶片、果实等不同器官上的动态分配情况。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输到西瓜果实的茎流量夜晚比白天多
B.据图2可知最佳的灌溉时间是9-13时
C.23-5时叶片开放的气孔数量比其它时段多
D.茎流运输与果实的重量增加、体积膨大没有联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史上的中医典籍、名家不胜枚举,济世良方代代相传,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生物学原理。据此回答第7、8、9题。
7.《黄帝内经》记载“人始生,先成精”,这与生物学领域中“人的生命始于受精卵”的观点不谋而合。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B.卵细胞在女性的生殖器官——卵巢中产生
C.生殖器官除了能产生生殖细胞外,还能分泌相应的性激素
D.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8.中医讲“五脏之真,唯肾为根”。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结构④是输尿管,具有滤过作用
C.⑤与①中的血液相比,尿素减少 D.尿液中出现蛋白质一定是②发生病变
9.《古今医统大全》中记载:“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中医“切”的“脉”属于图示中的( )
A. B. C. D.
10.连续发生的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表示。某同学归纳梳理的四个流程图中,有待改正的是( )
A.吸气:气体→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D.进食:食物→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1.(6分,每空1分)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被称为“食物中的黄金”。图一是玉米植株及其进行的三大生理作用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作用,A、B表示两种物质;图二是玉米细胞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种植玉米时要适时浇水。玉米植株通过图一中①_____作用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2)种植玉米时,遇到涝害要及时排水,保证图一中③_____作用的正常进行。该生理作用主要是在图二细胞结构⑥_______内进行的。
(3)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含有的淀粉是由图一中②_____作用制造的,经_____管运输到种子中储存起来。
(4)绿色植物通过图一中_____(填序号)表示的生理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2.(8分,每空1分)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操场上随处可见同学们运动的身影。图一是某同学新陈代谢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该同学平静呼吸和运动时肺容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需要充足的能量供应,早餐某同学吃了水煮鸡蛋、清炒白菜、面包片和热牛奶,其中鸡蛋经过图甲中的过程①后,最终的产物主要是________;不经过消化,直接由②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________。
(2)合理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使人体获得更多的氧气。该同学跑步跳操时肺容量变化与图二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曲线相符。图中M点处于图一中的________(填③或④)过程。
(3)运动时呼吸加快,适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在气体交换中,氧气进入A系统与血液中红细胞内的________结合,然后被运送到组织细胞被利用。
(4)运动能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图一的①-⑦中,表示排泄途径的有________(填图中序号)。
(5)运动过程中,汗液增多、尿液量减少,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有的同学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发生异常所致。
13.(8分,每空1分)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它不仅优化了医疗流程,还提升了诊断和治疗的效率。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Ⅰ:全自动采血机器人:患者只需要在医院自助机上开单,坐到自助采血机前,手臂一伸,机器人自动完成红外线定位、从手臂青筋处扎针采血等工作。
资料Ⅱ:血管机器人(如图一)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稳定地游动和悬浮倒退。可以用于疾病诊断以及对血管进行微创手术。
资料Ⅲ: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中国心”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如图二,“中国心”由人造血管和电动泵组成,电动泵推动血液流动。图三为“中国心”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心脏的四个腔,数字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箭头表示人造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1)采血机器人扎入手臂青筋处的血管类型是______。采血机器人还可对血液进行检测,某人患急性肠胃炎时,其血常规化验结果中________(填血细胞名称)数量明显增多。
(2)若从手臂青筋处注入血管机器人,为确保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________(填血细胞名称)的直径。血管机器人到达脑部前,需经过心脏________次。
(3)血管机器人进入心室后,不能直接倒退回心房,这与心脏中的________阻拦有关。
(4)“中国心”的电动泵能推动________(填名称)中的血流向主动脉,从而改善了体循环,使血液最终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最后顺利流回到________(填名称)。
(5)请用图中的字母、序号和箭头表示体循环途径:________________。
14.(8分,每空1分)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内容作答。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甲 20 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乙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丙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实验中甲组起_____作用。
(2)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的__________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了小鼠的____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相对甲组均____(填“增大”或“减小”)。
(3)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4)微塑料若被孕妇吸收后可从母体通过__________被胎儿摄取,因此孕妇要尽量少接触塑料制品。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孝昌县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
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C A D C C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1.(6分,每空1分)
(1)蒸腾 (2)呼吸 线粒体 (3)光合 筛 (4)②
12.(8分,每空1分)
(1)氨基酸 维生素
(2)乙 ③
(3)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合理即可) 血红蛋白
(4)③⑥⑦ (5)肾小管
13.(8分,每空1分)
(1)静脉 白细胞 (2)红细胞 2/两/二 (3)房室瓣/瓣膜
(4)左心室 右心房 (5)B→①→④⑤→D
14.(8分,每空1分)
(1)微塑料A 对照 (2)小肠绒毛 吸收/消化吸收 减小
(3)数量多、排列整齐
(4)胎盘、脐带(答其一即可得分) (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