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期永州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阅读(72分)(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淡及“平遥古城”,首先印入脑海的,就是平遥绵延壮观的古城墙:高大巍峨的青砖墙面、层层叠压的垒垒夯土、雄伟壮丽的城楼、宽厚幽深的拱门、环绕一周的护城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城”与“墙”的解释为“城,所以盛民也;墙,垣蔽也”。因而,城墙的修建,往往与“军事防御”关系密切。城墙护佑着一地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障着城市人口的生存繁衍:城墙又是一城精神内核的保护膜。所以,研究、保护平遥城墙的安全,就是研究、保护平遍的历史发展脉络,就是研究、保护平遥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城墙现有城门6道,分别为太和门(上东门)、亲翰门(下东门)、迎薰门(南门)、永定门(上西门)、凤仪门(下西门)和拱极门(北门),城门外均修建有重门瓮城。6座瓮城象征着“龟城”的头、尾及四肢,寓意吉祥长久、坚如磐石。城墙上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暗合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之意。护城河在城墙外环绕。21世纪的前20年,古城墙主要进行抢险修缮和保养性修缮。秉持“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在严格控制工程量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对内墙、外墙、马面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支撑加固和重点维修。2007年,中国文物研究所与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联合编制《山西省平遥古城城墙结构加固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对城墙保护提出了“以整体维修保护为主体,结构加固为重点,分阶段实施”的思路。2014年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与山西省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写的《平遥古城城墙修缮保护工程设计方案勘测报告》为城墙保护安全防范提供了科学判断和技术支撑。2018年《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将平遥城墙列为重点保护内容,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9年平遥县古城墙管理处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进一步明确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平遥城墙的保护、研究、利用,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更新,时代、功用的变化,对修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概括来说,平遥城墙的墙体现在面临的病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裂缝、膨胀、酥碱、地基下沉、风化、散水失效、生物破坏等,而其中又以裂缝危害最大。针对墙体裂缝这类问题,首要考虑的是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研判,“对症下药”,采用原位加固亦或补夯的方法。其实学界现在对平遥城墙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在“就事论事”的补救措施,也在逐步探索更多“前置性”的保护方法,至少是提供了许多其他的观测角度。其实何种勘察设计、修缮方式,都离不开日常对古城墙有效保护措施的贯彻实施。或者说在保护过程中,应该让“专业性”让位于“管理性”,把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到日常的预防性维护中去,强化风险意识,早发现、早修缮,真正的防患于未然。2025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