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3分)从出生到老去,从入学、工作、结婚到退休,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宪法都默默地保护和陪伴我们。这说明(  )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D.宪法与我们的一生息息相关
2.(3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下列做法体现了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①为保障经济的发展,某地政府默许排污
②国家加强法治宣传,确保全民参与执法
③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
④学生小梅拨打12345反映交通阻塞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分)2024年是八二宪法通过并颁布42周年,某校八年级(2)班举行学习宪法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在主题活动中发表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宪法是“贤法”,也是良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②宪法是“闲法”,它在社会生活中很少发挥实际作用
③宪法是“限法”,它通过限制公民权利保障国家权力运行
④宪法是“纤法”,它篇幅不长,但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3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体现(  )
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C.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D.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3分)一些网友在微信群里围绕“我国人权”进行交流,其中你赞同的是(  )
①大漠秋风: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②海棠依旧: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旦写入宪法就能实现
③杨柳依依:人权既包括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等
④我心永恒: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只能是我国的公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3分)如图是宪法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对①②③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3分)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其中审判机关是(  )
A.人民政府 B.监察委员会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8.(3分)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是(  )
A.法律监督制度 B.刑法监督制度
C.公民监督制度 D.宪法监督制度
9.(3分)诗仙李白曾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跨越千年我们仍能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傲骨气节,与这种气节相对应的公民权利是(  )
A.言论自由 B.人格尊严 C.文化权利 D.劳动权
10.(3分)自2024年春季开学以来,淮安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以实际行动护航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这有利于(  )
A.强化司法保护和政府保护
B.维护青少年的人格尊严
C.学校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
D.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
11.(3分)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八年级学生小明积极投身于学习与宣传宪法的活动中,现就其行为及其性质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行为表述 行为性质
A 认真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 履行受教育义务
B 在网上分享宪法学习心得 享有出版的自由
C 建议“反电信诈骗”入宪 行使批评建议权
D 积极举报违反宪法的行为 践行法定的职责
A.A B.B C.C D.D
12.(3分)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中,厘清概念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图示的是(  )
A.①劳动权②财产权 B.①权利②义务
C.①人格尊严权②肖像权 D.①宪法②法律
13.(3分)一名男子躲在高铁厕所里吸烟触发了烟雾报警装置,危及旅客的生命安全并导致列车晚点。依据相关规定,该男子会被处以行政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这启示我们(  )
①行使权利要有界限
②纯属小题大做
③违反法律需要担责
④维护权利守程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3分)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造谣、传谣等违规违法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某些自媒体认为自己有言论自由,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言论。对此,我们应该劝诫这些自媒体(  )
①依法行使权利,不越界
②公民的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③畅所欲言,法律保护言论自由
④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社会的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3分)小方与小西在学校操场玩耍时,小方不慎致小西受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产生纠纷。街道委员会及时介入,经过对纠纷双方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材料中体现的维权方式是(  )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16.(3分)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履行者。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选项是(  )
A.大学生刘丹积极参加社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B.刘某到了法定年龄积极服兵役,保家卫国
C.小杨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规定的学习任务
D.张某就共享单车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
17.(3分)小成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200元罚款。小成的爸爸(  )
①违反民事法律,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②违反行政法律,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反刑事法律,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④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必须担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18-20题,共49分)
18.(12分)简答题
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是如何“紧密相连”的?
19.(17分)分析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选代,广泛融入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智能手机里能精准理解语义的语音助手,到医院中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智能医疗影像分析系统;从电商平台根据用户浏览和购买历史推荐心仪商品,到工厂里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的智能机器人,AI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随着AI广泛应用,数据隐私问题日益凸显,个人信息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面临泄露风险。
【会辨】小光认为:“AI技术发展迅速,给我们带来了便捷,这是我们享受的权利,至于AI发展带来的数据隐私问题、岗位被取代等弊端,那是其他人或社会该解决的义务,和我们享受权利的人无关。”
(1)请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对小光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会倡】时代造就青年,青年不负时代。积极融入AI智能时代,青年学生责任重大。某校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
关于合理使用AI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AI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便利。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隐私泄露、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为更好的使用AI,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1.学习了解AI相关知识:主动了解AI基本原理,避免因无知导致滥用; 2.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AI在法律框架内; 3.    :发现AI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或平台反馈; 4.作为学生,要正确使用AI,别让AI成为偷懒神器和社恐者的“安全屋”。让我们携手共进,合理使用AI,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生活的强大力量,为构建美好的数字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2)请你根据倡议书的提示补充2、3空白处的内容。
(3)为避免让AI成为偷懒神器和社恐者的“安全屋”,就需要了解使用AI的利弊。请帮他们列举两条获取这类信息的途径。
20.(20分)探究题
宪法,他就像一座巍峨耸立的灯塔,在过去的岁月里,始终照亮着国家前行的道路,守护着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让更多同学深入了解宪法、感受宪法的威严和魅力,某校团委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宪法展览活动。现在,这场充满教育意义的活动诚挚的向你发出邀请,期待你的参与!
第一展厅:宣传宪法 1.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第二展厅:偕法共进 1.探访五四宪法诞生地 2.穿行宪法宣誓广场 3.齐诵宪法晨读会 第三展厅:感悟宪法 1.展览主题:①    2.参观展馆的目的: ②    ③   
(1)如果你是第一展厅的讲解员,你会向同学们讲解哪些宪法知识?
(2)第二展厅的内容启示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宪法同行?
(3)结合所学知识,把第三展厅的①②③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B A B C C D B D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A B B C C
二、非选择题(第18-20题,共49分)
18.(12分)简答题
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是如何“紧密相连”的?
答案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党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和法律。宪法的制定修改过程坚持了党的领导,充分尊重民意,能彰显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最高政治的领导力量。
19.(17分)分析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选代,广泛融入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智能手机里能精准理解语义的语音助手,到医院中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智能医疗影像分析系统;从电商平台根据用户浏览和购买历史推荐心仪商品,到工厂里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的智能机器人,AI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随着AI广泛应用,数据隐私问题日益凸显,个人信息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面临泄露风险。
【会辨】小光认为:“AI技术发展迅速,给我们带来了便捷,这是我们享受的权利,至于AI发展带来的数据隐私问题、岗位被取代等弊端,那是其他人或社会该解决的义务,和我们享受权利的人无关。”
(1)请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对小光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会倡】时代造就青年,青年不负时代。积极融入AI智能时代,青年学生责任重大。某校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
关于合理使用AI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AI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便利。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隐私泄露、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为更好的使用AI,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1.学习了解AI相关知识:主动了解AI基本原理,避免因无知导致滥用; 2. 树立法治观念,依法使用AI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AI在法律框架内; 3. 积极建言献策,完善AI  :发现AI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或平台反馈; 4.作为学生,要正确使用AI,别让AI成为偷懒神器和社恐者的“安全屋”。让我们携手共进,合理使用AI,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生活的强大力量,为构建美好的数字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2)请你根据倡议书的提示补充2、3空白处的内容。
(3)为避免让AI成为偷懒神器和社恐者的“安全屋”,就需要了解使用AI的利弊。请帮他们列举两条获取这类信息的途径。
答案为:
(1)小光的观点错误。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我们在享受AI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去解决、完善相关的问题,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2)树立法治观念,依法使用AI;积极建言献策,完善AI。
(3)①通过学术期刊、研究报告或权威机构发布的文献获取专业分析;②参与技术论坛、社交媒体群组或在线社区、参考用户的实际使用案例与经验分享。
20.(20分)探究题
宪法,他就像一座巍峨耸立的灯塔,在过去的岁月里,始终照亮着国家前行的道路,守护着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让更多同学深入了解宪法、感受宪法的威严和魅力,某校团委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宪法展览活动。现在,这场充满教育意义的活动诚挚的向你发出邀请,期待你的参与!
第一展厅:宣传宪法 1.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第二展厅:偕法共进 1.探访五四宪法诞生地 2.穿行宪法宣誓广场 3.齐诵宪法晨读会 第三展厅:感悟宪法 1.展览主题:① “宪法在我心中”或“走进宪法,守护权益”等。  2.参观展馆的目的: ② 参观展馆的目的: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宪法,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自觉遵守宪法。  ③ 学习宪法知识,培养法治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1)如果你是第一展厅的讲解员,你会向同学们讲解哪些宪法知识?
(2)第二展厅的内容启示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宪法同行?
(3)结合所学知识,把第三展厅的①②③补充完整。
答案为:
(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③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3)①展览主题:“宪法在我心中”或“走进宪法,守护权益”等(合理即可)。②参观展馆的目的: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宪法,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自觉遵守宪法。③学习宪法知识,培养法治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