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考生要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3.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长55分钟。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也能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固体间的扩散现象B.破镜很难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G.“纷纷暮雪下辕门”描述的是扩散现象D.在水分子、氢原子核和电子中,直径最小的是氢原子核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变成0℃的水,所含热量增加B.90℃的水一定比20℃的水内能多℃.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3.如图所示是曾侯乙墓曾出土过一种铜制冰壶内放食物鉴,这种冰鉴有内外两层,外为一方鉴,内装一方壶,盛夏之时方鉴盛冰,方壶就能保存食物或酒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鉴中的冰温度很低,含有的热量少鉴内放冰B.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壶内的食物将温度传递给方鉴中的冰块D.冰块能够制冷是因为冰块的比热容较大八年级物理试卷第1页共6页…4.杭州宇树科技公司研制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央视春晚舞蹈节目《秧B0T》上表演扭秧歌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机器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器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化学能℃机器人手中的手帕在转动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D.机器人将手中的手帕扔出去后手帕惯性将变小5.“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如图所示匠手持羽毛扫过纸垫,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的金箔,即可吸起金箔,推理羽毛吸金箔的可能是()A.羽毛与纸垫摩擦创造电荷纸垫金箔B.羽毛与纸垫摩擦带上同种电荷工作台C.羽毛与金箔带异种电荷因此相互吸引D.羽毛带电,吸引不带电的金箔6.铅笔是我们常用的文具。如图所示是铅笔各组成橡皮木材部分,下列选项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石墨A.塑料B.木材C.橡皮D.石墨塑料7.某款手机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能支持20W“反向充电”。当该手机利用“反向充电”功能给其他手机充电时,该手机所起的作用与下列哪一电路元件相同()A.开关B.导线C.用电器D.电源8.我国无人机已成为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当开关S,闭合时,指示灯亮起,再闭合S,电动机启动,无人机起飞。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入年级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2024 - 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共 8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 A解析: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在一起互相渗入,是固体间的扩散现象,A 正确;破镜难重圆是因为镜子破裂后,分子间距离过大,分子间作用力几乎为零,不是因为斥力,B错误;“纷纷暮雪下辕门”描述的是雪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C 错误;在水分子、氢原子核和电子中,直径最小的是电子,D错误。2. D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A错误;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90℃的水不一定比 20℃的水内能多,因为不知道两者的质量关系,B 错误;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错误;热量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的物体温度可能高,所以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D正确。3. B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A错误;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B 正确;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C错误;冰块能够制冷是因为冰块熔化时吸收热量,不是因为比热容大,D错误。4. A解析:机器人工作时,消耗电能,实现了运动,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 正确,B 错误;机器人手中的手帕在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不处于平衡状态,C 错误;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机器人将手帕扔出去后,手帕质量不变,惯性不变,D错误。5. D解析:电荷不能被创造,A 错误;羽毛与纸垫摩擦带上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不会吸引金箔,B 错误;题中没有信息表明羽毛与金箔带异种电荷,C错误;羽毛带电后,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金箔,D 正确。6. D{#{QQABQYAhwgCQklTACb4KQUFOCAgQkJChLaoEhRCcKAxKgBNAFIA=}#}解析:通常情况下,塑料、木材、橡皮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石墨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所以答案选D。7. D解析:手机利用“反向充电”功能给其他手机充电时,手机向外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所以答案选D。8. B解析:当开关 S 闭合时指示灯亮起,再闭合 S 电动机启动,说明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S 控制指示灯,S 控制电动机,只有 B 选项符合要求。二、非选择题(共 6小题,共 36 分)9. (1) B解析:电流表与哪部分电路串联,就测通过哪部分电路的电流。图乙中电流表与 L 串联,测量的是图甲中 B处电流。(2) 0.5解析:电流表量程为 0 - 0.6A,分度值为 0.02A,指针指在 0.5A 刻度处,所以示数为 0.5A。(3) a解析:要测量通过 L 的电流,需将电流表与 L 串联,所以只需将图乙中导线 a 的一端改接到电流表的正接线柱上。(4) 不同解析:选用相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具有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性。为得到普遍规律,应选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5) B解析:在探究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测量性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此实验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选 B。10. (1) ① 停表{#{QQABQYAhwgCQklTACb4KQUFOCAgQkJChLaoEhRCcKAxKgBNAFIA=}#}解析: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所以还需要停表。② 加热时间解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所以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③ 蓖麻油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在相同加热时间内,蓖麻油升高的温度比煤油高,所以蓖麻油吸热升温快。(2) ④ 温度计的示数解析: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被水吸收,水吸收热量升温,所以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⑤ 小解析:根据 Q = cmΔt(这里 c 是水的比热容,m 是水的质量,Δt是水升高的温度),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 qm(q 是燃料热值,m 是燃料质量),在水的质量和比热容一定时,燃料燃烧使水升高的温度Δt 越大,说明燃料放出的热量越多,热值 q越大;而 m/Δt 越大,说明相同质量的燃料使水升高的温度越小,对应燃料的热值越小。⑥ 燃料燃烧不充分;热量有散失(合理即可)解析:实验计算值比理论值偏小,可能是燃料燃烧不充分,没有完全释放出热量,或者实验过程中有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3) ⑦ A解析: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下沉,风从海洋吹向陆地,A 正确。11. (1) C;B解析:A 图中灯泡没有接入电路,不能发光;C 图中灯泡与电源、导线组成通路,灯泡能发光;B 图中导线直接连接电源两极,会出现短路。(2) 闭合;互不{#{QQABQYAhwgCQklTACb4KQUFOCAgQkJChLaoEhRCcKAxKgBNAFIA=}#}解析:探究 S 的控制作用时,S 应闭合,使 L 接入电路,再改变 S 状态观察 L 发光情况。S 断开时,L 亮、L 不亮,说明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互不影响。(3) 不一定;并解析:两灯同时亮、同时灭,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且开关在干路。用导线并联接到 CD 两端,两灯均不亮,拆下导线两灯均发光,说明导线将两灯短路,两灯是并联。(4) 亮解析:若两灯串联,拧下 L ,电路断路,L 不亮;若两灯并联,拧下 L ,L 所在支路不受影响,L 亮。所以观察 L 亮,则两灯并联;L 不亮,则两灯串联。12. (1) 做功解析:活塞压缩筒内气体,对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2) 减小;变小;液化;D解析:筒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温度传感器示数变小。“白气”是筒内气体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热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在热机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3. (1) 只闭合 S 时,L 和 L 串联,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 L 和 L 的电流均为 0.5A。解析: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是各处电流相等,电流表 A 测串联电路电流,所以通过两灯电流都等于电流表 A 示数。(2) 只闭合 S 、S 时,L 和 L 并联,A 测 L 电流,A 测干路电流。通过 L 的电流 I = 0.3A,通过 L 的电流I = I - I = 0.7A - 0.3A = 0.4A。解析: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已知干路电流和其中一条支路电流,可求出另一条支路电流。(3) 只闭合 S 、S 时,L 被短路,电路中只有 L ,所以通过 L 的电流为 0.6A,通过 L 的电流为 0A。解析:S 、S 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 S 、A 、L 、S 回到电源负极,L 被短路,没有电流通过,此时电流表 A 测通过 L 的电流。{#{QQABQYAhwgCQklTACb4KQUFOCAgQkJChLaoEhRCcKAxKgBNAFIA=}#}14. (1) 根据 Q = cmΔt,c 水 = 4.2×10 J/(kg·℃),m = 1g = 0.001kg,Δt = 1℃,则 1卡 = 4.2×10 J/(kg·℃)×0.001kg×1℃ = 4.2J。解析:根据热量计算公式,将水的比热容、质量和升高温度代入计算可得 1卡对应的焦耳数。(2) 因为 1卡 = 4.2J,所以消耗能量为 8.4×10 J 相当于消耗的卡数为 8.4×10 J÷4.2J/卡 = 2×10 卡。解析:已知 1 卡对应的焦耳数,用消耗的总能量除以 1 卡对应的焦耳数,可得消耗能量对应的卡数。(3) 汗水汽化吸收热量 Q吸 = 0.84kg×2.4×10 J/kg = 2.016×10 J。根据 Q = cmΔt,可得Δt = Q 吸/cm= 2.016×10 J÷[4.2×10 J/(kg·℃)×60kg] = 0.8℃。解析:先根据每千克汗水汽化吸收热量计算出 0.84kg 汗水汽化吸收的热量,再根据热量计算公式的变形公式计算出运动员体温下降的度数。{#{QQABQYAhwgCQklTACb4KQUFOCAgQkJChLaoEhRCcKAxKgBNAFI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 物理试卷.pdf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