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页,其中试题卷8页,答题卡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
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远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25年新春伊始,从央视总台春晚舞蹈《秧BOT》到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
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人工智能已然成为科技时代各类艺术创作的新工具、新手段、新模式,
并由此催生出科技时代文艺创作的新样式、新观念、新浪潮。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的深度融
合对于文艺评论而言意味着怎样的变化、机遇与挑战?从ChatGPT到DeepSeek,随着生成式
人工智能在文本写作领域的崛起,基于艺术创作实践的艺术评论如何坚守本位与站位?这些
问题,是文艺创作者与评论者共同面对的时代话题与命题。
人机共生:人工智能赋能“艺术现场”,评论家需视域融合
文艺评论的对象是文艺创作的“现场”。随着科技时代从“数字化”向“数智化”的发展,
文艺创作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在文本、图像、声音等领域,打破传统文学、美术、舞蹈、音
乐、影视等艺术创作的视域与路径,这一方面让艺术家得以探索新的艺术风格并产生新的创
作概念,另一方面也降低艺术创作的准入门槛,让“人人都是艺术家”成为某种可能
人工智能赋能艺术创作,这让评论家面对着日新月异的艺术现场。如近年来的央视总台
春晚舞台,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与国内优秀舞蹈艺术表演相结合的展示与传播平台。
2023年的歌舞节目《满庭芳·国色》运用AI智能生成图像辅助AR(增强现实)场景设计,
舞者仿佛置身泼墨卷轴,舞台如诗如幻;2024年的舞蹈《锦鲤》除了与威亚相结合,还与
AR、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潮若游龙、舞若惊鸿,呈现“锦鲤迎春”的好彩头;2025
年的舞蹈《秧BOT》不但通过先进的AI算法让人形机器人“听懂”音乐,更通过高精度3D
激光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建构)技术、多智能体协同规划、先进组网方案以及全身AI
控制,让机器人在舞台上舞着手绢花,与舞者共同表现传统秧歌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
面对舞台上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人机共生表演场景,以及以《只此青绿》为代表的从舞台
转向大银幕的舞蹈电影等作品,评论家对于评论对象的把握若仅依靠艺术专业知识,显然是
力不从心了,这就需要“跨界”的知识更新与扩容,以实现对评论对象的精准认知与判断,
进而展开评论。因此,面对科技赋能艺术现场带来的新的创意与实践,评论家们需要不断拓
宽专业边界、创新批评范式,打破界别、行业、门类、学科的局限,在融合的视域中解读艺
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价值。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