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选题1.2025年开学后,为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各地纷纷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七年级(1)班以“了解儿童性侵害,加强自我保护”为主题,在网络上收集信息,制作成黑板报。请你完成黑板报中“方法”栏内容,为预防儿童性侵害出主意( )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②遭遇性侵害、性骚扰时,善于用法律维权③减少与异性交往,杜绝发生性侵害行为④忍气吞声,多从自身寻找问题和总结教训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 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以下古语所表达的意思和“行己有耻”一 致的是( )①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④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3.“中国关键词”知识分享交流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与会者共同研讨“互学互鉴’“求同存异”等中国关键词,呼吁中德继续加强文化交流,通过多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从“互学互鉴”到“和而不同”,这启示我们( )①要尊重不同意见,学会彼此包容 ②要认清主流意见,懂得人云亦云③要倡导和谐相处,但不盲从苟同 ④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观点与核心理念相对应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民本②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仁爱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提出了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的价值准则——守诚信④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崇正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4年秋季学期起,戏剧、舞蹈、影视首次分别作为独立学科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对此,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有( )①这有利于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②艺术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③艺术课程的开设决定人们的文化修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④艺术课程不如文化课程重要,对我们的健康成长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6.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火永存。在学习完第七课《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之后,道德与法治教师鼓励同学们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文化,弘扬和践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的传统美德。因此,推荐大家周末去参观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列打卡地中可选的是( )①昭君墓 ②将军衙署 ③多松年故居 ④乌兰夫纪念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法经》是战国时期魏国颁布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其内容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其中以盗法、贼法为首。盗法主要内容是保护封建私有财产,贼法主要内容是防止叛逆、犯上作乱。由此可见( )①《法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前身②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③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④我国法律体系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8.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的是( )①哥哥不许妹妹继承他们父亲的财产②小明偷偷用同学的摄影作品参加评奖活动③未经同学允许,截取他人照片制作表情包并肆意转发④某超市保安因怀疑李某偷东西对其进行搜身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9.李某身患绝症,怕自己死后10岁的独子小强无人照顾,便决定依法将自己遗产的1/3留给父母,以满足老人的生活需要,另2/3由小强继承,并到公证处进行了公证。李某的行为,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________,选择的财产继承的方式是________A.处分权 遗嘱继承B.使用权 法定继承C.收益权 法定继承D.占有权 遗嘱继承二、分析说明题10.【化解青春烦恼,珍惜青春时光】青春美好也烦恼。让我们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化解青春的烦恼,走出青春的焦躁,过好青春时光,成为情绪情感的主人。某校七年级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青春义诊”分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请你根据“病例”,在空格内,写出相应的“处方”。病例 处方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小华发现自己脸上开始长痘、声音变粗,自我感觉很丑。 (1)我和男生小虎是好朋友,有同学说我们俩在谈恋爱,从此我便躲着他。 (2)一次,小冲把本是强项的数学考砸,一气之下把教室的窗户玻璃砸裂了。 (3)11.【培养优良品质,焕发青春活力】某中学正在筹备以“青春奋起正当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1)作为学校的宣传委员,请你为本次比赛准备一条宣传标语。(2)某篇演讲稿中有一句“自信的青春最美丽”,请你为这句话找到论据。12.【学习榜样力量,践行传统美德】2024年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学校准备制作“好人展板”,传递好人精神。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好人故事:①蒋晓亮,11年来,他带领志愿助学协会会员先后开展公益活动300余次,帮扶困难群众近700人,筹集善款400多万元,个人筹集现金和物资30余万元。②王仲田,收废品补贴家用的他,面对捡到的7.7万元现金没有丝毫犹豫,果断报警上交,当天就将巨款归还到失主手中。③覃文强,他在夜间巡视时,突遇一名女子落水,他挺身而出跳入水中,成功救起落水女子。④肖仕芬的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后,她肩负起了照料大脑先天性发育不全、生活无法自理的小叔子的重担。20余年形影不离,无微不至。⑤龙运跃,他扎根大山深处,从事一线养路工作30余年,以实际行动诠释“甘为路石,敢担大任”的精神。(1)同学们准备按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对好人故事进行分类,请你一起参与。(填写序号即可)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 ;诚实守信: ;敬业奉献: ;孝老爱亲: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同学们准备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美德宣言书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我准备弘扬和践行 的中华传统美德。为此,我要做到: 。(2)请你完成上面的美德宣言书。三、辨析题13.【着眼现实生活,弘扬人文精神】在一则公益广告中,各类食物生产所需时间与浪费扔掉食物只需1秒的时间,形成强烈反差:葡萄从开花到成熟需要2—3个月,扔掉一盘葡萄只需1秒;蔬菜种植前的育苗需要1个月左右,倒掉剩菜只需1秒;玉米从播种到成熟需要2个月以上,扔掉一筐玉米只需1秒……同学们由此展开讨论:小青:我花钱了,浪费还是不浪费粮食都是我个人的事情,我想浪费就浪费。小明:我国粮食年年丰收,浪费一点关系不大,不用大惊小怪。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以上两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参考答案1.A2.D3.A4.C5.A6.D7.A8.B9.A10.(1)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②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2)我们要学会与异性交往,把握好尺度。们应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既要热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3)我们要恰当表达情绪,合理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如运用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方法调节情绪。11.(1)争做“强国有我”的自信青年;牢记光荣使命,争做自信少年;青春飞扬勇争先,奋起担当正当时;请党放心,奋进有我;青春风采,奋起正当时。(2)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可以帮助我们直面困难,从容迎接挑战。②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正是这种“我能行”,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③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自信能让我们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12.(1) ① ③ ② ⑤ ④(2)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做见义勇为的人,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做孝老爱亲的人,要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13.两名同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两名同学认为浪费粮食是小事,这不符合中华人文精神。理由:①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是中华人文精神的一部分。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②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秉持勤俭节约的思想,做中华人文精神的践行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