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3.答题卡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以稳健的步伐走到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元杂剧的剧目、剧作家、戏剧文学的价值均为一代文学之冠,而从戏剧理论的发展来看,元杂刷对世界戏剧史也有着突出的贡献。另外,元杂剧中的著名悲剧《赵氏孤儿》传入欧洲,在西方上演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才使得西方出现了一股“东方热”“中国热”。中国的戏曲形成虽然比欧洲晚了十多个世纪,但它充分吸吮了中国文化的乳汁,吸收了其他相关艺术形式的优长,大器晚成,形成了一种完善的戏剧艺术。如果把元杂剧和相近时期(13一15世纪,即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诞生前的历史阶段)的西欧戏刷进行比较,就可看出,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西欧戏剧都是望尘莫及的。首先,从形式上进行比较,元杂刷结构严整,技巧高超。元杂剧结构一般分为“四折”,即起、承、转、合四个阶段。这四折戏分别用四套风格各异的曲子演唱,其唱词既传承了唐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写作技巧,又体现了古人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审美理念。而欧洲神秘剧的结构一般都很拖沓、冗长,一演就是几天、几十天。在元杂剧中不仅有“曲”,还有诗和词,而且韵脚多变化。而当时欧洲戏剧中大多数话剧的诗歌部分或者是朗诵与音乐伴奏缺少联系。元杂刷不仅形式丰富复杂,在内容上也能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范围是宽泛的。剧中的人物上至王公贵族、帝王将相,下至歌妓、民妇、商贾、郎中、和尚,都是社会上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欧洲剧中那种神话和传说中的英雄,不是情欲恶行的化身,不是被贬低丑化的闹剧中的人物。尤其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人”在世间的价值,用纯粹“人”的观点来评价生活现象及其冲击,关汉卿的《窦娥冤》最能说明这一问题。普通民妇窦娥无辜蒙冤,在高一语文试题(共10页)第1页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1. B(3分)2. B(3分)3. D(3分)4. ①对比论证:将元杂剧与同时期西欧戏剧在结构、内容、人物塑造等方面对比,突出元杂剧的优越性(如《窦娥冤》与欧洲宗教剧的对比);②举例论证:以《窦娥冤》《赵氏孤儿》为例,说明元杂剧对人性和道德美的展现(每点2分,共4分)。5. 鲁侍萍作为底层劳动妇女,被周家压迫却始终保持尊严,反抗不公,体现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她的悲剧反映社会黑暗,与元杂剧以“人”的视角揭露现实、展现道德美的价值一致,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6. A(3分)7. D(3分)8. ①“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营造封闭保守的环境,暗示民众的麻木,为单四嫂子的悲剧铺垫;②“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以寂静反衬单四嫂子的孤独与绝望,“暗夜奔波”象征希望的渺茫(每点2分,共4分)。9. ①《祝福》以节日为名,反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封建礼教的残酷;②《明天》以“明天”为题,既指时间流逝,又象征虚幻的希望,凸显底层民众的无助。两标题均运用反讽,强化悲剧性与批判性(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21分)10. B、D、F(每处1分,共3分)11. D(3分)12. C(3分)13.(1)所以即使统一了天下,士兵也不会厌恶战争,这就是黄帝经历七十次战争而军队不疲惫的原因(4分)。(2)赵国曾经与秦国五次交战,两次失败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击退他们(4分)。14. 邓艾成功因“知敌之主”(刘禅庸弱),荆轲失败因未识秦王实力;作者意在说明用兵需了解敌情,才能“动于险”(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5. B(3分)16. ①景物选择:本诗写圆荷、细麦,为细小景致;《登岳阳楼》写吴楚、乾坤,为壮阔景象。②描写手法:本诗用白描,简笔勾勒;《登岳阳楼》用夸张,极写空间之广(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3)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每空2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18. “纯萃”改为“纯粹”;“组识”改为“组织”(2分)19. 甲:但也有极大的灵活性 乙:建筑上也有类似的点缀(每空2分,共4分)20. ①在“所累积”前加“中”;⑤“就是”改为“而是”(4分)21. 强调建筑“文法”的灵活性,突出其能适应不同需求,创造多样风格(4分)。22. 始建于1374年,为中国十大名楼之一,是宋元向明清建筑过渡的木构楼阁,由墩台和主楼组成,结构精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图片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