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考点清单解读● 重难题型突破● 回归教材·图片全解● 重点实验突破四、 光的反射四、 光的反射■考点一 光的反射定律1. 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四、 光的反射2. 光的反射现象中的“一点”“三线”“两角”一点 入射点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的点,图中用字母 O 表示(入射点同时也是反射点) 三线 入射 光线 射向反射面的光线,图中用字母AO表示反射 光线 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线,图中用字母 OB 表示 四、 光的反射续表三线 法线 经过入射点 O 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图中用字母 ON 表示法线,法线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而假设的两角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α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β四、 光的反射3. 光的反射定律注:①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因此应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②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大而变大,且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③当入射角为 0°时,反射角也为 0°,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两线分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两角相等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四、 光的反射4.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注:光路可逆是一种路径上的可逆性,而光线是不可逆的,所以“光路可逆”不能说成“光线可逆”。四、 光的反射5. 平面镜成像原理(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如图所示,设来自烛焰上点 S 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这两条光线的入射点分别为 O1 和 O2,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作出反射光线 O1A1 和 O2A2。它们的反向延长线(虚线)相交于平面镜后的点 S′,人会感到光好像是从点 S′发出的,点 S′就是点 S 的虚像。 同理,烛焰上的其他点也都能通过平面镜形成对应的虚像点,因而形成整个烛焰的虚像。四、 光的反射(2)对虚像的理解。 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因此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也就没有光从虚像处射出来。四、 光的反射典例 1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应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B. 将右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C. 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支激光笔D. 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 0°对点典例剖析四、 光的反射[解题思路]四、 光的反射[答案] D四、 光的反射■考点二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镜面反射 漫反射不 同 点 概念 当平行光入射到平 面镜上时,反射光仍 是平行的,这种反射 叫作镜面反射 当平行光入射到白纸上时,由于白纸的表面凹凸不平,反射光就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图例四、 光的反射续表不 同 点 反射面 光滑表面 凹凸不平的表面反射光 平行光入射后仍平行射出 平行光入射后向各个方向射出相同点 都是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四、 光的反射凹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的 作用 有会聚作用 有发散作用图示2. 凹面镜和凸面镜四、 光的反射续表应用 太阳灶、手电筒中的反光 罩等 汽车的后视镜、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等共同点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都遵循光路可逆 四、 光的反射典例 2 下列现象中发生漫反射的是 ( )A. 打过鞋油的鞋面十分光亮B. 镜子反射太阳光后十分刺眼C. 电影银幕十分粗糙,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清上面的影像D. 太阳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对点典例剖析四、 光的反射[解题思路][答案] C四、 光的反射■题型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例 1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硬纸板、激光笔和铅笔进行实验。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 纸板由 E、F 两部分组成,可绕与平面镜垂直的接缝 ON 转动,如图所示。(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_________。 硬纸板在实验中除了显示光路, 还可以探究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 __________________。四、 光的反射(2)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让光沿 BO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 OA 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_______________。四、 光的反射[解析](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需要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故需要用到量角器;纸板在实验中除了显示光路,还可以通过弯折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3)让光沿 BO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 OA 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答案] (1)量角器 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光路是可逆的四、 光的反射思路点拨四、 光的反射解题通法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常从实验器材、实验环境、反射定律内容的验证、光路可逆、实验数据的处理、多次实验的目的等几个方面综合考查。四、 光的反射■题型二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例 2 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30°角入射,完成反射光路,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四、 光的反射[解析]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0°,所以入射角为 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为 60°,如答案图所示。[答案] 如下图所示四、 光的反射变式衍生 1 如图所示,热心市民想对枯井内小狗进行救助,为解决照明问题,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准确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帮助他们把太阳光竖直反射到井底。(保留作图痕迹)如下图所示四、 光的反射■题型三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例 3 小明在房间中安装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给家里供电。当太阳在电池板后方时,利用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若某时刻太阳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60°(如图所示),一束阳光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电池板上 P 点,入射角的大小为 _______;若镜面竖直上移,则反射角将 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若镜面水平左移,该束光线将照到P 点 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四、 光的反射[解析]太阳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60°,则入射角为 90°-60°=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 30°,若镜面竖直上移,法线位置不变,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不变;如图所示,若镜面水平左移,入射点将向上移动,则反射光向上平移,该束光线将照到 P 点上方。[答案] 30° 不变 上方四、 光的反射变式衍生 2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光源 S 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 35°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______;激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 S′点;当液面下降时,S′点将 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110°向右四、 光的反射解题通法 解决此类问题:(1)抓住隐含条件,入射光线方向不变;(2)找到前后两次反射的反射面,分别作图,对比解答。四、 光的反射教材图片 图片解读(苏科八上 P55) 命题考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如图所示,在暗室里,将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较大的白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照射镜面,避开反射光的方向观察,镜面比白纸①_____(选填“亮”或“暗”),这是由于光在镜面上发生了②_________ 反射,而在白纸上发生了③_______ 反射的原因。(后面两空均选填“镜面”或“漫”)暗镜面漫四、 光的反射(苏科八上 P57) 命题考点:光的反射现象、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源夜晚,为了安全,自行车装有本身不发光的车尾灯,如图所示,它其实是由许多个角反射器, 能将车后各个不同方向射来的光再原方向反射回去,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每个角反射器需要④______(选填“1”“2”或“3”)个镜面相互垂直组成,续表2四、 光的反射(苏科八上 P57) 此时,在车尾灯上发生的是⑤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该车尾灯⑥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续表镜面不是四、 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器材 激光笔、平面镜、白板、直尺、量角器、彩笔实验装置四、 光的反射实验 步骤 1. 如图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将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尝试用一块白板去寻找入射光和反射光,并使它们同时呈现在白板上。 看一看,此时白板和镜面的位置关系。 在白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2. 使入射光与法线重合,从 0°开始逐步增大入射角,多次测量入射角和对应的反射角,将数据记录在表中续表四、 光的反射数据 记录表 实验序号 入射角 α/( °) 反射角 β/( °)①②③续表四、 光的反射实验 结论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续表四、 光的反射命题点:1. 白板的作用(①_______________、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 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3. 实验时从白板前的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的原因(光在白板上发生②____ 反射)。4. 入射角与反射角的识别和关系(反射角③____ 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④_____)。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漫等于增大四、 光的反射5. 不容易观察到光的路径的解决办法[在较⑤____(选填“黑暗”或“明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6. 光路可逆及其验证方法(将激光笔逆着反射光射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⑥________)。7. 光垂直于镜面入射时看不见反射光的原因(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测量的目的(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暗是否重合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