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综合拔高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综合拔高练

资源简介

综合拔高练
高考真题练
考点1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与表示方法
1.(不定项)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
A.(2023湖北,5C)用电子云轮廓图表示H—H的s-s σ键形成的示意图:
B.(2023浙江1月选考,3B)碳的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
C.(2023辽宁,2C)基态Ni原子价电子排布式:3d10
D.(2023湖南,2D)基态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2.(高考组合)按要求填空:
(1)(2024浙江6月,17节选)下列有关单核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r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方式只有一种
B.Na的第二电离能>Ne的第一电离能
C.Ge的基态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2
D.Fe原子变成Fe+,优先失去3d轨道上的电子
(2)(2024全国甲,35节选)ⅣA族元素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族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    ,在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为    。
(3)(2024新课标,29节选)Ni基态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4)(2024山东,16节选)Mn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族;同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比Mn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5)(2024湖北,16节选)基态Be2+的轨道表示式为     。
3.(高考组合)回答下列问题:
(1)(2023浙江6月选考,17节选)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       。
(2)(2023全国乙,35节选)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4.(高考组合)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全国甲,35节选)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             。
(2)(2022山东,16节选)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    。
(3)(2022广东,20节选)Se与S同族,基态硒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
(4)(2022湖南,18节选)基态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
(5)(2022海南,19节选)基态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其中未成对电子有     个。
考点2 电离能、电负性及其应用
5.(2023重庆,6)“嫦娥石”是中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其主要由Ca、Fe、P、O和Y(钇,原子序数比Fe大13)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ⅢB族
B.基态Ca原子的核外电子填充在6个轨道中
C.5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Fe
D.5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P
6.(2024浙江1月,17节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B>N>O
B.离子半径:P3-C.第一电离能:GeD.基态Cr2+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4
7.(2022全国甲,35节选)图a、b、c分别表示C、N、O和F的逐级电离能I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是    (填标号),判断的根据是                   
                      ;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    (填标号)。
考点3 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应用
8.(2024全国甲,11)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和X原子序数之和等于Y-的核外电子数,化合物W+[ZY6]-可用作化学电源的电解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和Z属于同一主族
B.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
D.原子半径:Y>X>W
9.(2024湖北,9)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价电子数相等,Z的价电子所在能层有16个轨道,4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W>Y
B.酸性:W2YX3>W2YX4
C.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W>X
D.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Z>Y
10.(2023湖南,6)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3W3(ZX4)2·WY2。已知: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W为金属元素。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X>Y>Z>W
B.原子半径:XC.Y和W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D.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11.(2023浙江1月选考,10)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2s轨道全充满,Y的s能级电子数量是p能级的两倍,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Q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负性:Z>X
B.最高正价:ZC.Q与M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12.(2022广东,7)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高考模拟练
应用实践
1.(易错题)冬季当大雪飘落后,环卫工人都会往雪地里撒融雪剂促进冰雪融化,一种融雪剂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为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2中离子半径较大的是X
B.基态Y原子占据最高能级电子的电子云形状为哑铃形
C.Y元素是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
D.0.1 mol的X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 L H2
(2024浙江宁波期中)向含HCN的废水中加入铁粉和K2CO3可制备K4[Fe(CN)6],发生反应:6HCN+Fe+2K2CO3 K4[Fe(CN)6]+H2↑+2CO2↑
+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反应可知:Ka(HCN)>Ka1(H2CO3);还原性:Fe>H2
B.基态碳原子和基态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3
C.Fe位于周期表中第Ⅷ族;反应中Fe失去4s2电子
D.离子半径:N3->O2-
3.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A B C D E
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089 0.102 0.074
主要化合价 +1 +3 +2 +6、+4、-2 -2
A.C为Mg
B.B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溶于强碱
C.非金属性:E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4.有机增塑剂X2Y5WR和X2Z5WR的质子数均为32,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5;X、W、R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同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R电子总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Z互为同素异形体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W>R
C.原子半径:R>X
D.常温常压下,X、W的单质为固体
5.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表为一些元素的电负性(已知:通常,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
元素 Li Be B C N F Na Mg Al Si Cl Ca
电负 性 1.0 1.5 2.0 2.5 3.0 4.0 0.9 a 1.5 1.8 3.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电负性变化规律,确定a的最小范围为1.0B.NF3中N—F键的极性比NCl3中N—Cl键的极性强
C.AlCl3是一种可溶性盐,属于离子化合物
D.可以通过测定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鉴别Li3N与SiC
6.(不定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由1s22s22p63s1→1s22s22p63p1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4周期ⅤA族,是p区元素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PCl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7.如图三条曲线表示C、Si和P三种元素的前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a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a>b
C.电负性:c>b>a
D.第五电离能:a>c>b
8.(不定项)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元素原子的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2倍,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常温下,
0.05 mol·L-1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13 mol·L-1,e是前20号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b元素
B.a、b和d元素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d元素所在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d的有4种
D.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和最小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9.科学家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W是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Y元素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Z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回答下列问题:
(1)W、X、Y、Z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2)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基态X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4)W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   种运动状态,其中电子占据能量最高的原子轨道符号表示为      。
(5)X的电负性    (填“大于”或“小于”)Y。
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元素③的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为        。
(2)元素③④⑤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3)以下组合的原子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填字母)。
A.③和⑤ B.①和⑤
C.⑤和⑥ D.⑦和⑧
(4)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图中元素⑦与元素②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性质。则元素②的最高价氧化物与NaOH溶液    (填“能”或“不能”)反应。
(5)用In表示元素的第n电离能,则关于图中的a、b、c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为I1、b为I2、c为I3
B.a为I3、b为I2、c为I1
C.a为I2、b为I3、c为I1
D.a为I1、b为I3、c为I2
(6)铜、锌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如表所示:
元素 电离能/(kJ·mol-1)
I1 I2
Cu 746 1 958
Zn 906 1 733
铜的第一电离能(I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而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其主要原因是           
                                                                     。
迁移创新
11.近年来,通过在介电材料中引入各种周期性或准周期结构,对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改进和设计,对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ZnGeP2和KTiOPO4都是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在激光技术方面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O、 P、 K、 Zn按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3)①P4S3常用于制造火柴,P和S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
②As4S4俗称雄黄,其中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有   个未成对电子。
③P、S、As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某种性质(χ值)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
①短周期中原子核外p能级上电子总数与s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②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χ值变化的特点是         
   ;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 χ值的变化总趋势是   
 。周期表中χ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      变化规律。
③ χ值较小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   (填字母)。
a.左下角  b.右上角  c.分界线附近
④下列关于元素此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χ值可反映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b. χ值可反映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c. χ值的大小可用来衡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综合拔高练
高考真题练
1.AD H原子的s轨道为球形,两个氢原子形成H2时,是两个氢原子的s轨道相互重叠形成一个共价键,A项正确;由洪特规则知,基态碳原子2p轨道上的2个电子应分占两个轨道,B项错误;基态Ni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C项错误;基态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D项正确。
2.答案 (1)AB
(2)2 +4
(3)
(4)4 ⅦB Cr
(5)
解析 (1)Ar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方式只有一种,为1s22s22p63s23p6,A正确;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和N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是1s22s22p6,但由于钠原子核电荷数多,钠原子难失去第二个电子,所以Na的第二电离能大于Ne的第一电离能,B正确;Ge的基态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C错误;Fe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Fe原子变成Fe+,优先失去的是4s轨道上的电子,D错误。
(2)ⅣA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2,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2,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为+4。
(3)Ni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其轨道表示式为。
(4)基态M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所以Mn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ⅦB族,其未成对电子数为5,同周期中,基态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其未成对电子数为6,是第4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基态原子。
(5)基态B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其轨道表示式为。
3.答案 (1)2s22p3 (2)3d64s2
解析 (1)基态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3,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Fe为26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4.答案 (1)
(2)3d84s2 第4周期第Ⅷ族
(3)4s24p4
(4)3d104s24p4
(5)1s22s22p4 2
解析 (1)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5,故其价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
(2)Ni是28号元素,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
(3)Se是34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基态硒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
(4)S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ⅥA族,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4。
(5)基态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其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即O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
5.A 钇原子序数比Fe大13为39号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ⅢB族,A正确;基态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核外电子填充在10个轨道中,B错误;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则C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Fe,C错误;5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D错误。
6.答案 CD
解析 一般,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强,故电负性:O>N>B,A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P3->S2->Cl-,B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但是As的4p轨道处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在三者中最大,故第一电离能:Ge7.答案 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轨道是半充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比O原子大 b
解析 C、N、O、F均位于第二周期,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轨道是半充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比O原子大,则第一电离能:CN,F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2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第三电离能最大,O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2p轨道中存在2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第三电离能:O8.A 由W+[ZY6]-可知W为+1价,可能为Li或Na,Y为-1价,可能为F或Cl,Z为+5价,可能为N或P。由于Z原子序数大于Y,则Y为F,Z为P;再根据W和X原子序数之和等于Y-的核外电子数可知,W为Li,X为N。X和Z分别为N和P,位于同一主族,A正确;X、Y、Z分别为N、F、P,非金属性:F>N>P,B错误;Y、Z分别为F、P,非金属性:F>P,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PH3,C错误;W、X、Y分别为Li、N、F,原子半径:Li>N>F,D错误。
9.D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Z的价电子所在能层有16个轨道,Z位于第4周期,在题给化合物中Z显+1价,则Z为K元素;X、Y的价电子数相同,即位于同主族,由化合物中X、Y的成键情况可知,X为O元素、Y为S元素;W形成1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小于O元素,则W为H元素。电负性:S>H,即Y>W,A错误;H2SO3为弱酸,H2SO4为强酸,故酸性:H2SO4>H2SO3,即W2YX4>W2YX3,B错误;基态H原子(W)有1个未成对电子,基态O原子(X)有2个未成对电子,即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X>W,C错误;K的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为KOH溶液,溶液显碱性,S的氧化物为SO2或SO3,溶于水所得溶液为H2SO3溶液或H2SO4溶液,溶液均显酸性,故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Z>Y,D正确。
10.C 基态X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且基态X原子中含有未成对电子,则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X为O;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3,X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则Y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1,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3,根据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题给物质的化学式,可知Y为F,Z为P,根据W3(PO4)2知W元素为+2价,只能为Ca,代入题干验证合理。电负性:F>O>P>Ca,A项错误;原子半径:F11.B 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M为O;X的2s轨道全充满,Y的s能级电子数量是p能级的两倍,考虑到原子序数:XB或N>Be,A正确;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氮元素的最高正价为+5,B错误;Na与O可形成Na2O、Na2O2,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非金属性:N>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2CO3,D正确。
12.C 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结合元素周期表片段可知,戊可能为S或Cl,若戊为S,则甲为C、乙为O、丙为Si、丁为P;若戊为Cl,则甲为N、乙为F、丙为P、丁为S。原子半径:丁>戊>乙,A项正确;非金属性:戊>丁>丙,B项正确;若甲为C,其氢化物如CH4等遇HCl不产生白烟,C项错误;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H2SiO3或H3PO4,都能与强碱反应,D项正确。
高考模拟练
1.B X、Y为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则1个X2+或Y-含有的电子数目是18,X是Ca,Y是Cl,该化合物是CaCl2。CaCl2中离子半径较大的是Cl-,A错误;基态Cl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3p,电子云形状为哑铃形,B正确;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Ar,C错误;未指明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D错误。
2.A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无法判断HCN和H2CO3的酸性强弱,即无法比较二者电离常数的大小,A项错误;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因此基态碳原子、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2、3,B项正确;Fe是26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4周期Ⅷ族,基态F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在该反应中Fe失去了4s2电子,C项正确;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N3->O2-,D项正确。
3.D A、B、C、D、E为短周期元素,由题表可知,E的主要化合价为
-2,则E为O元素;D的主要化合价为+6、+4、-2,则D为S元素;A、B、C的主要化合价分别为+1、+3、+2,A的原子半径最大,则A为Na元素,原子半径B>D>C>E,则B为Al元素、C为Be元素。由分析可知,C为Be元素,A错误;B的最高价氧化物为Al2O3,Al2O3能溶于强碱,B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S4.B 
Y、Z为氢元素的两种核素,互为同位素,A错误;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N>O,B正确;原子半径:C>O,C错误;常温常压下,N2为气体,D错误。
5.C 同周期元素电负性:NaMg>Ca,即1.0N—F键的极性比NCl3中N—Cl键的极性强,B项正确;根据已知条件及表中数据可知,AlCl3中Al与Cl电负性的差值为1.5,小于1.7,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Li3N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SiC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D项正确。
6.BD Na原子由1s22s22p63s1→1s22s22p63p1时,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故A错误;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的元素原子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第4周期ⅤA族,是p区元素,故B正确;同一电子层中的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的能量高,但不是同一电子层的p轨道电子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故C错误;PCl3中P、Cl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
7.D 由题图可知,曲线b表示的元素原子的I4剧增,应为P元素,三种元素中Si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即c曲线表示的元素为Si,则a曲线表示的元素为C。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A错误;三种元素中Si的非金属性最弱,SiH4的稳定性最差,B错误;Si的电负性最小,C错误;硅失去4个电子后,2p轨道为全充满状态,再失去1个电子时所需能量较大,P失去4个电子后,3s轨道中存在1个电子,C、Si位于同一主族,第五电离能C>Si,则第五电离能:C>Si>P,D正确。
8.AC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元素原子的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2倍,a为C;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为O,则b为N;常温下,0.05 mol
·L-1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13 mol·L-1,则pH=1,d形成的酸为二元强酸,d为S;e是前20号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为K。C、N、O、S、K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2、3、2、2、1,则最多的是N,A正确;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P的3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S元素所在的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S的元素有Na、Mg、Al、Si 4种,C正确;题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和最小的元素分别为K、O,形成的K2O2中存在共价键,D错误。
9.答案 (1)Na>Si>P>Cl
(2)1s22s22p63s23p5或[Ne]3s23p5
(3)
(4)11 3s
(5)小于
解析 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据题图可知每个X能形成4个共价键,则应为ⅣA族元素,X为C或Si,若X为C,则Z为B,不符合图中成键规律,所以X为Si,Z为Cl,四种元素位于第3周期;Y元素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为P元素;根据题图可知,W元素的阳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且W是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则W为Na元素。
(1)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W、X、Y、Z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Si>P>Cl。
(2)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或[Ne]3s23p5。
(3)基态Si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2,则基态硅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4)Na的核外电子总数是11,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同,则Na原子核外电子有11种不同的运动状态;Na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所占据的能量最高的原子轨道为3s。
(5)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Si的电负性小于P。
10.答案 (1) (2)F>N>O (3)C (4)能 (5)C (6)Cu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而锌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Cu达到了较稳定状态
解析 (1)③为N元素,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为 。
(2)同一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但一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ⅥA族元素的大,所以第一电离能:F>N>O。
(3)选项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Na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之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C正确。
(4)由于Be与Al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所以参照Al2O3与NaOH溶液能反应,BeO与NaOH溶液也能反应。
(5)a中Na元素的电离能远大于Mg的电离能,则a应表示的是I2;b中Na元素的电离能小于Mg的电离能,Mg的电离能远大于Al的电离能,则b应表示的是I3;c中Al元素的电离能小于Mg元素的电离能,S元素的电离能小于P元素的电离能,并且从Na到Cl,电离能呈现较明显的增大的趋势,则c应表示的是I1,C正确。
11.答案 (1)4s24p2 
(2)O>P>Zn>K
(3)①P ②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
[Ar]3d104s24p3 3 ③S>P>As
(4)①O、Mg ②从上到下χ值逐渐减小 增大 周期性 ③a ④bc
解析  (1)基态G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其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2。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O>P>Zn>K,则电负性O>P>Zn>K。
(3)①P原子的3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结构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P>S。②As元素为33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核外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③非金属性S>P>As,所以电负性S>P>As。
(4)①短周期元素中p能级上电子总数与s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4或1s22s22p63s2,即O和Mg。②根据题图可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χ值逐渐减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χ值呈增大趋势,体现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的变化规律。④根据②分析可知,χ表示元素的电负性,它可以反映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也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