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7月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 56 O 16 I 127 Cu 6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酸 碱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硫酸 烧碱 氯化钠 氧化镁 干冰
B 硝酸 熟石灰 硫酸铜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C 醋酸 氢氧化钾 纯碱 生石灰 氧化铜
D 乙醇 氢氧化钠 氯化铜 氨气 氧化钠
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硫酸应属于( )
①酸 ②能导电的纯净物 ③含氧酸 ④混合物
⑤化合物 ⑥二元酸 ⑦强电解质
A.①②③④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 D.②③⑤⑥⑦
3.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 溶液、浊液 B. 胶体、分散系
C. 化合物、氧化物 D.纯净物、电解质溶液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铁粉能与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
B.纳米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
C.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
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HCl、HD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溶液、浊液、胶体都属于混合物
D.、CO等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6.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某盐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中含有
B.取某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该溶液中含有
C.取某溶液加入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取某无色溶液通入,再加入,振荡,静置,下层呈紫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7.某温度下,水溶液中与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
B.b点对应的溶液:
C.c点对应的溶液:
D.a点对应的溶液: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的溶液:
B.的溶液:
C.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
D.和反应放出的溶液: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石灰石与醋酸反应:
B.溶液中通入少量:
C.与水反应:
D.和溶液反应:
10.常温下,pH=1的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某几种离子,现取100 mL该溶液进行如下所示实验:
已知氧化性:。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
B.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和
C.与至少有一种
D.该溶液中
11.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混合共熔,反应方程式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
B.每生成,转移
C.具有氧化杀菌作用
D.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
12.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②、③,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发生:
B.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C.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D.是的还原产物
13.二氧化氯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工业上常用氧化制得,方程式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被氧化
B.消耗0.1 mol时,转移0.1 mol电子
C.是还原产物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4.硝酸厂烟气中含有大量,将烟气与混合后通入与的混合溶液中可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过程的实质为被氧化
B.处理过程中,混合溶液中起催化作用
C.过程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氧化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5题12分,16题13分,17题15分,18题18分,共58分。
15.(12分)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1)已知反应:Cu+2Fe3+===Cu2++2Fe2+,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
氧化性:Fe3+_______(填“<”或“>”)Cu2+。
(2)在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中,若转移3 mol电子,则所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
(3)在xR2++yH++O2===mR3++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系数m和R2+、R3+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m=y,R3+是还原剂 B.m=2y,R2+被氧化
C.m=2,R3+是氧化剂 D.m=4,R2+是还原剂
(4)用双线桥标出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6.(13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附近工厂排出的污水进行了监测,发现污水中含有的某些金属离子对水质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于是便对该厂排出的污水进行取样、过滤,对滤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的检测结果如下:
水样 检测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分析发现上述三次水样检测的结果中第________次水样检测的结果不正确。
(2)根据检测结果(有错误的一次不考虑)以及学过的化学知识,同学们提出建议:用一种含钠的化合物(其俗名为烧碱)来处理污水,既可以除去检测出的金属离子又可以调节水体的酸碱性。
①这种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将这种含钠的化合物只加入第二次检测的水样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这次污水水样的检测活动,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①工业废水只要及时排入大江或大河中,就不会引起污染
②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生活用水能够一水多用
③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遭到污染
④水体污染要防治结合,要从源头上防止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15分)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制备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物质(部分产物未标出)
(1)线路Ⅰ为硝酸的制备
a、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反应②中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常采用碱液法吸收,若NO与按物质的量之比1:1
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氨气的收集与吸收
①用图甲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m”或“n”)口进入。
②已知难溶于。图乙、丙、丁、戊四种装置中,不能用来吸收的是________。
18.(18分)学习小组探究了铜的氧化过程及铜的氧化物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如下图,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
为____________。
(2)铜与过量反应的探究如下:
实验②中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比较实验①和②,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用足量NaOH处理实验②新制的溶液得到沉淀X,元素分析表明X为铜的氧化物,提纯干燥后的X在惰性氛围下加热,完全分解为黑色氧化物Y,。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4)取含X粗品0.0500 g(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过量的酸性KI完全反应后,调节溶液至弱酸性。以淀粉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已知:,)标志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品中X的相对含量为__________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1-5:A B C B C 6-10:C A B D A
11-14:B C B C
15答案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Cu > (2)33.6 (3)D(3分)
(4) (3分)
答案: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三
(2)①;②;;
(3)D(3分)
17.答案: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1:2
(2)(3分)
(3)m(3分);丙(3分)
18、答案:18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具支试管;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2);;
增强的氧化能力
(3) (3分)
(4)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3分)
详解(3)X为铜的氧化物,设X的化学式为,其在惰性氛围下分解生成黑色氧化物(CuO),则:
则,又,解得,则X的化学式为。
(4)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与KI反应生成,遇淀粉变蓝,用标准溶液滴定,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时,表明已完全反应,达到滴定终点。中Cu为+2价、O为-1价,结合已知反应可知,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发生反应,则,则样品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