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实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实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阜城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7月月考物理试卷
单选题(每题4分,共28分)
1.下列有关运动的情景:
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为0
②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③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④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以上运动情境可以存在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如图,一小球以竖直向下的速度与水平地面相碰,反弹后以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已知的大小为,的大小为,若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该过程中速度变化量(  )
A. B.
C. D.
3.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们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俯视)以的周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圆筒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  )
A.向上,30cm/s B.向下,30cm/s
C.向上,20cm/s D.向下,20cm/s
4.关于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了向前的推力
B.乒乓球的质量小,所以容易被快速抽杀
C.空中飞行的乒乓球,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
D.球拍击球时,只能改变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双手水平夹起一摞书,并停留在空中。已知手掌与书间的动摩擦因数,书与书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若每本书的质量为0.2kg,该同学对书的水平正压力为100N,每本书均呈竖直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本书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不等 B.书与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均相等
C.他最多能夹住22本书 D.他最多能夹住30本书
6.如图所示是某汽车通过过程的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内,汽车静止
C.和内,汽车加速度方向相同
D.和内,汽车速度方向相反
7.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成正比,即的值与橡皮筋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其中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学上称之为杨氏模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的单位是( )
A.m B. C. D.
多选题(每题6分,共18分)
8.沿直线行驶的汽车a和b,位置坐标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在4s末两图线相交于x=10m处。由图可知(  )
A.在0到4s这段时间内,a车与b车的运动方向相反
B.在0到4s这段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率小于b车的平均速率
C.在0到4s这段时间内,a车速度逐渐减小,b车速度逐渐增大
D.在t=4s时,a车的瞬时速度大于b车的瞬时速度
9.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在点,一端连接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初始时轻绳竖直。现用外力缓慢拉动小球,保持始终与轻绳垂直,使轻绳缓慢转过,拉动小球过程中(  )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轻绳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轻绳拉力逐渐减小
10.如图为极限运动员从蹦极台上静止下落后对应的速度v与位移x关系的图像。当下落至12m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性绳的原长为12m
B.下落至12m时,弹性绳的弹力为mg
C.在12~20m下落过程中,弹性绳的弹力始终在增大
D.在12~20m下落过程中、运动员一直在体验超重的感觉
实验题(8+8,11题第一问共2分,后每空2分)
11.(本题8分,第一问共2分,后每空2分)一辆小车上装有一个滴墨水的容器,每分钟滴出120滴墨水。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绳牵引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结果在水平桌面上留下一串墨滴,如图所示,测出,,,不计空气阻力。(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墨滴刚滴下时小车的速度分别是 、 ;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3)墨水刚离开容器的位置距离桌面有一定的高度,这一因素会导致速度的测量值 、加速度的测量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本题8分,每空2分)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为选取的连续5个计数点。已知重物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滑轮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1)本实验中,重物的质量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依据图乙纸带计算,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不计小车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则实验中弹簧秤读数应为 (用、、表示)。
(4)由于绳与滑轮间存在摩擦或存在空气阻力,实验中发现的计算值总是略 (选填“大于”或“小于”)弹簧秤的读数。
四、计算题(8+14+16)
13.(本题8分)中国传统杂技“爬杆”屡获国际大奖,某次训练中杂技演员双手紧握竖直竹竿,从高处无初速度滑下,先以的加速度下滑2s,然后匀减速下滑10m到达地面时速度大小为2m/s。
(1)求演员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a的大小;
(2)演员下滑的总高度。
14.(本题14分)离水平地面1m高度处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小球A、B静止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现将A球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0.2s后将B球也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以水平地面为参考面,求:
(1)A球能到达的最大离地高度;(2)A球经抛出到落地所用时间t;
(3)A、B两球在空中相遇时的高度。
15.(本题16分)如图所示,以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浅色水平传送带,左端与倾角的粗糙斜面体在B点平滑对接,一小炭块(可以看做质点)从斜面体上高处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炭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传送带BC之间的距离,已知,,重力加速度。求
(1)炭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炭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
(3)炭块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B C A D AC AD BCD
11.(1) 0.26 0.34
(2)0.16
(3) 偏大 不变
12.(1)不需要
(2)2.0
(3)
(4)大于
13.(1)3m/s2
(2)18m
【详解】(1)以的加速度下滑2s的末速度为
匀减速阶段根据
解得
(2)加速下滑高度为
演员下滑的总高度为
14.(1);(2);(3)
【详解】(1)设小球A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由

故A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2)小球A上升时间,由

小球A下落时间,由

A球经抛出到落地所用时间为
(3)设B球拖出时间,上升高度时与A球相遇,对B球
对A球
解得

A、B两球在空中相遇时的高度为
15.(1)
(2)
(3)
【详解】(1)炭块在倾斜轨道上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炭块从A点到B点,有
联立解得
(2)炭块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炭块与传送带共速时,有
此时炭块的位移
传送带的位移为
共速后,两者保持相对静止,炭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
(3)共速后炭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到C点,则
炭块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