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号二三四五总分分数、积累与运用(共22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2题。(4分)南阳的深秋不是(毫豪)放粗犷()的大汉,而是极富耐心又极具慧郑心的女子,将贮()蓄了一个夏天的灵秀情情地化成甘醇如酒、厚重温暖的秋韵。铷秋天如此的静mi()、安xiang(),秋色如画纯净着人们的灵魂,秋果累累(筹酬)湖着勤劳的南阳人。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邮①粗犷②贮蓄」③静md④安xing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拟3.默写(10分)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一年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如果我们的人生一直有山水相伴,必将妙不可言。春天,我们会跟随韩愈感知①“草树知春不久归,”;夏天我们和周敦颐共赏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冬天,我们追随花木兰在③“,寒光照铁衣”的天寒地冻中坚守。如果再有大诗人做向导,浏览自然风光定有不一样的感受。杜牧会带领我们领略夜晚秦淮河的④“郑}”朦胧凄迷;陆游会带领我们饱览山西村⑤“”桃红柳绿的田园风光。同是登高望远,杜甫会以⑥“一览众山小”激发我们的豪情壮志。王安石则会以⑦”鼓励我们勇往直前。杯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御①它们好像在对大树说:“亲爱的妈妈,我们要回到大地的怀抱中去,请允许我们随城风阿姨飞吧!”②落叶,你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地毯。③如果说燕子是报春的天使,那么落叶就是迎秋的顽童。④看!大地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⑤树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说:“走吧!走吧!”⑥秋天一到,落叶就毫不犹豫地从树丫上纷纷飘下来。⑦叶子飞过墙头,来到野外。A.③①⑥②⑦⑤④B.②6①⑤⑦④③C.③6①⑤⑦④②D.③6②①⑤⑦④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6分)【材料一】孝道文化,即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孝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瞻养老人,使老人能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几千年来,孝道文化不断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摘编自网络)【材料二】当代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认知与传承状况调查您认为有必要遵守传统的孝道吗您觉得现在对待自己的父母怎样有必要74.07%已经很好20.99%遵守部分24.69%一般35.8%没必要1.23%做得不够39.51%【材料三】孔子认为行孝道是圣人的标准,君子的行为,仁德者的日常。老有所养不算孝,孝养并不是给钱了事,看似过头的言语,让人难以接受;细思则落地在礼,这就是圣人之道,做到就得道了。现代人对父母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老有所养”,并且认为做到这一点就是尽孝了。但在孔子看来,这个观,点是不足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只有养,而没有孝敬的心,就与养些犬马没有区别。若是真心孝敬父母的话,就不应仅停留在养的表面上,对父母的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特合孝道。(选自李玉玲《孝之论述一孝字的理解与认知》,有删改)【材料四】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孝顺的人不计其数。古有仲由为母百里负米,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今有年过七旬养子蒋德明反哺年过一百岁的母亲,“她养我长大,我养她到老”,他一做就是几十年。全国道德模范张永珍,三十多年相继照顾6位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半边天,用坚韧谱写新时代敬老孝老的赞歌。“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其实,对父母来说,子女能回报多少以什么形式回报,并不重要。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此无私伟大,比起在特定节日的问候,我们更应该让爱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世界上最大的遗憾无异于子欲孝而亲不在,我们该多陪陪自己的父母。“百善孝为先”,敬老养老是每个子女的义务与责任,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让孝老养老的家风代代相传!(选自李巧莲《以敬老之心,笃行扶老之事》,有删改)(1)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孝道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