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新课标要求】1.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2、读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 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3、知道台湾是我国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难点】 重点:①记忆并识别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空间位置以及各自的行政中心。②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的基本体系,理解不同级别行政区的管理职能和意义。 难点:记忆并识别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空间位置以及各自的行政中心。【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活动一:阅读教材,完成下题。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为省 (自治区、直辖市)、县 (自治州、自治县、市)、乡 (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课中探究——和小伙伴一起】探究一: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北京市 京 北京 湖南省 湘 长沙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上海市 沪/申 上海 海南省 琼 海口重庆市 渝 重庆 四川省 川/蜀 成都河北省 冀 石家庄 贵州省 贵/黔 贵阳山西省 晋 太原 云南省 云/滇 昆明辽宁省 辽 沈阳 陕西省 陕/秦 西安吉林省 吉 长春 甘肃省 甘/陇 兰州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青海省 青 西宁江苏省 苏 南京 台湾省 台 台北浙江省 浙 杭州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安徽省 皖 合肥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福建省 闽 福州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江西省 赣 南昌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山东省 鲁 济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河南省 豫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湖北省 鄂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探究二:探究中国省级行政区。①以山为界的省级行政单位。河北和山西(太行山)、福建和江西(武夷山)、湖北和重庆(巫山)、青海和甘肃(祁连山)、西藏和新疆(昆仑山)。②以河湖名为名称的省级行政单位。黑龙江省、辽宁省、浙江省、青海省。③名称对称的省级行政单位。山东和山西(太行山)、河南和河北(黄河)、湖南和湖北(洞庭湖)、广东和广西(宋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④取全名中一个字或几个字的省级行政单位。京、津、黑、吉、辽、苏、浙、藏、云、陕、甘、青、宁、新、港、澳、台、内蒙古等。⑤以河流名或山名为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闽、赣、湘、皖、桂、沪等。⑥用本省的历史名称为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冀、鄂、琼、渝、晋、鲁、豫、蜀、秦、滇、粤、陇、黔等。⑦一个省区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川或蜀、云或滇、陕或秦、甘或陇、贵或黔。探究叁:探究中国省份之最。①我国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级行政单位:黑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黑龙江。②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海南省。③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内蒙古自治区。④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⑤相邻省区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内蒙古自治区。⑥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⑦我国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 、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随堂检测】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三大石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小吕打算利用暑假到“三大石窟”采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甘肃省、山西省、河南省三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为( )A.陇、秦、鲁 B.陇、晋、豫 C.赣、晋、鲁 D.陇、秦、豫2.为了解上述各省区在我国的位置,小吕应参考的地图是( )A.世界气候图 B.中国政区图 C.天津地形图 D.云冈石窟导览图【答案】1.B 2.B【解析】1.甘肃省的简称是甘或陇,山西省的简称是晋,河南省的简称是豫,故选B。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为了解各省区在我国的位置,小吕应参考的地图是中国政区图,故选B。近年来,一批城市以各种方式出圈走红,掀起城市文旅热。城市文旅通过创新的文化旅游项目、独特的文化体验、广泛的社会传播而出圈,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下图为文旅出圈代表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文旅出圈代表性城市”与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哈尔滨—黑—沈阳 B.宿迁—浙—南京 C.天水—青—西宁 D.晋城—晋—太原4.近年来,我国各地大力挖掘、开发当地特色、亮点文旅资源,利用自媒体直播宣传,获取流量,发展旅游,这样可以( )①增加经济收入②增加就业岗位③促进文化交流④缓解环境压力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3.D 4.B【解析】3.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简称黑)的行政中心,沈阳是辽宁省的行政中心,A错误;宿迁是江苏省的城市,江苏简称苏,行政中心是南京;浙江简称浙,行政中心是杭州,B错误;天水是甘肃省的城市,甘肃简称甘或陇,行政中心是兰州;青海简称青,行政中心是西宁,C错误;晋城是山西省(简称晋)的城市,山西行政中心是太原,D正确。故选D。4.各地大力发展旅游的意义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旅游收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①②③正确;发展旅游业不能缓解环境压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下图示意2024年沿海省(区、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及单位海岸线产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读图,我国海洋经济总值最高的省(区、市)是( )A.山东 B.江苏 C.广东 D.上海6.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以上各省(区、市)的优势是( )A.山东、江苏濒临南海,海域面积广大 B.广东、广西位置优越,跨寒、温、热三带C.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航运发达 D.浙江单位岸线海洋产值高,渔业发达【答案】5.C 6.C【解析】5.据图示中的海洋经济总值的各省对比可知,广东省17000亿元是所有省(区、市)中最高的,其他选项中的地区均低于广东省,所以我国海洋经济总值最高的省(区、市)是广东,C正确,ABD错误。故选C。6.山东、江苏并不濒临南海,A错误;广东、广西并不跨寒带,我国领土中没有寒带地区,B错误;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河运和海运都很发达,航运发达,C正确;据图示中的单位海岸线产值可知,浙江省是图示地区中最低的,并不高,D错误。故选C。【点睛】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海洋运输利用的是海洋的空间,属于海洋空间资源。根河市是中国最冷的城市之一,极端低温达到-58℃,当地政府集体供暖从9月1日持续到次年的5月31日,是全国供暖时间最早、周期最长的城市之一。图为根河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的行政区划+疆域主题】7.根河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河北省8.在我国陆上邻国中,与根河市最接近的是( )A.蒙古 B.朝鲜 C.韩国 D.俄罗斯【答案】7.C 8.D【解析】7.读图可知,根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没有位于黑龙江、吉林、河北省,C正确,ABD错误。故选C。8.从图中可以看出,根河市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和俄罗斯接壤,但是从距离上看,与根河市距离较近的是俄罗斯,D正确,ABC错误。故选D。从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至今,中国造纸术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手工纸制作需纯手工完成,工艺制作流程复杂,选材精细。工业革命以来,受机制纸产量影响,手工纸产量在不断缩减。读“我国历史上手工纸主要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省级行政区域中,属于历史上手工纸主要产区的是( )A.山西省 B.湖北省 C.安徽省 D.江西省10.传统手工纸产量不断缩减的原因可能是( )A.质量较差,易腐烂变质 B.手工生产为主,生产效率低C.原料枯竭,生产成本提高 D.需求减少,市场萎缩【答案】9.C 10.B【解析】9.读图历史上手工纸主要产区的省区有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北、安徽、浙江,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根据材料传统手工纸产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以手工为主,生产效率低,D对;根据材料古代手工纸选材精细,质量好,B错;手工纸市场没有萎缩,原料也没有枯萎,与机制纸相比,手工生产太慢,效率低是主要原因,A、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工业生产的条件: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二、解答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来到广东沿海某乡村开展研学活动,发现当地有一种建筑外墙景观由蚝壳垒成的特殊建筑——蚝宅,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制作了以下的研学记录:1.蚝壳,是岭南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建筑材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蚝壳垒的“蚝墙”不怕渗水,不怕虫蛀,修建的房屋比我们用木头、土坯建造的房子更牢固,用上百年都不会坍塌。3.垒墙时,壳尾朝外,45度倾斜摆放整齐,里面砌一层砖。下雨时雨水顺着蚝壳流到地上,不会侵入到房子里面;里面砌的砖,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4.蚝壳屋主要分布在珠江口、雷州半岛等盛产牡蛎的沿海地区,外面凹凸不平,如果小偷翻墙入院,必割得他“损手烂脚”。下图a为“蚝宅”墙体景观图,图b为岭南地区气候资料图,图c为广东省政区简图。(1)列举两个广东省内可能存在蚝壳屋的城市。(2)结合岭南气候特征,说明“蚝墙”倾斜45度摆放蚝壳对房屋的功能作用。(3)分析广东省蚝壳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自然原因。(4)传统“蚝宅”逐渐被现代高楼取代,请为保护“蚝宅”等传统建筑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广州、江门(2)该地区气候高温多雨,倾斜45度可以使雨水沿壳面下流,减少雨水渗入,起到良好的防潮、防渗作用。(3)①蚝壳资源丰富,取材方便;②蚝壳墙具有防渗水、防虫蛀、坚固耐用的特点;③蚝壳墙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适应当地气候(4)①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立法禁止随意拆除;②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保持其原有风貌;③发展文化旅游,提高公众对传统建筑保护的意识;④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新建筑设计【分析】本大题以蚝宅墙体景观图等为材料,涉及蚝壳屋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建“蚝宅”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蚝壳屋主要分布在广东沿海地区,图c显示广东省的南部沿海地区包括广州、江门、深圳等大城市,这些城市位于沿海,建筑材料中可能利用当地丰富的蚝资源,因此可能存在蚝壳屋。(2)蚝墙倾斜45度摆放蚝壳的功能作用岭南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斜置的蚝壳可使雨水迅速沿壳面下流,减少雨水渗入,起到良好的防潮、防渗作用;同时内侧砖墙能起到隔热保温效果,适应当地闷热潮湿的气候。(3)结合材料可知,“蚝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体现在:蚝壳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蚝壳资源丰富,取材方便;蚝壳来自海洋,蚝壳墙具有防渗水、防虫蛀、坚固耐用的特点;蚝宅墙体坚固且耐腐蚀,可以抵御风雨侵蚀。东南沿海降水丰富,有利于排水;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高温,蚝宅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蚝壳墙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适应当地气候。(4)传统的“蚝宅”建筑反映了一个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保护与重建应与周边自然环境相适应;应该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立法禁止随意拆除;纳入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保持其原有风貌;发展文化旅游,提高公众对传统建筑保护的意识;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新建筑设计等。【自我评价】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目的优 良 中课前 我能做到认真预习,完成导学案内容 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我能积极与同学讨论完成探究题目 能否善于合作课中 我能认真听老师发言,听同学们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我能主动指出同学的错误,并改正 能否敢于否定遇到问题时,我能积极主动举手 能否主动参与发言时,我声音洪亮,自信 能否清晰表达我能认真完成课堂笔记,并订正学案 培养总结能力我整堂课得到老师表扬和鼓励 能否欣赏自我课后 我善于反思,能自主复习和背诵 能否进行反思我能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新课标要求】1.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2、读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 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3、知道台湾是我国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难点】 重点:①记忆并识别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空间位置以及各自的行政中心。②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的基本体系,理解不同级别行政区的管理职能和意义。 难点:记忆并识别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空间位置以及各自的行政中心。【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活动一:阅读教材,完成下题。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为 (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州、自治县、市)、 (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中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和 、 2个特别行政区。 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课中探究——和小伙伴一起】探究一: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北京市 北京 湘 长沙天津市 津 广东省 广州上海市 上海 海南省 海口重庆市 重庆 川/蜀 成都河北省 石家庄 贵州省 贵阳晋 太原 云南省 昆明辽宁省 辽 陕西省 西安吉林省 吉 甘肃省 甘/陇黑龙江省 黑 青海省 青江苏省 南京 台 台北浙江省 杭州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安徽省 合肥 桂 南宁福建省 福州 西藏自治区 拉萨江西省 南昌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鲁 济南 新 乌鲁木齐河南省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湖北省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探究二:探究中国省级行政区。①以山为界的省级行政单位。②以河湖名为名称的省级行政单位。③名称对称的省级行政单位。④取全名中一个字或几个字的省级行政单位。⑤以河流名或山名为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⑥用本省的历史名称为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⑦一个省区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探究叁:探究中国省份之最。①我国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级行政单位: 。②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 。③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 。④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⑤相邻省区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⑥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⑦我国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东向西依次是: 。【随堂检测】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三大石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小吕打算利用暑假到“三大石窟”采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甘肃省、山西省、河南省三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为( )A.陇、秦、鲁 B.陇、晋、豫 C.赣、晋、鲁 D.陇、秦、豫2.为了解上述各省区在我国的位置,小吕应参考的地图是( )A.世界气候图 B.中国政区图 C.天津地形图 D.云冈石窟导览图近年来,一批城市以各种方式出圈走红,掀起城市文旅热。城市文旅通过创新的文化旅游项目、独特的文化体验、广泛的社会传播而出圈,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下图为文旅出圈代表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文旅出圈代表性城市”与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哈尔滨—黑—沈阳 B.宿迁—浙—南京 C.天水—青—西宁 D.晋城—晋—太原4.近年来,我国各地大力挖掘、开发当地特色、亮点文旅资源,利用自媒体直播宣传,获取流量,发展旅游,这样可以( )①增加经济收入②增加就业岗位③促进文化交流④缓解环境压力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下图示意2024年沿海省(区、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及单位海岸线产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读图,我国海洋经济总值最高的省(区、市)是( )A.山东 B.江苏 C.广东 D.上海6.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以上各省(区、市)的优势是( )A.山东、江苏濒临南海,海域面积广大 B.广东、广西位置优越,跨寒、温、热三带C.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航运发达 D.浙江单位岸线海洋产值高,渔业发达根河市是中国最冷的城市之一,极端低温达到-58℃,当地政府集体供暖从9月1日持续到次年的5月31日,是全国供暖时间最早、周期最长的城市之一。图为根河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的行政区划+疆域主题】7.根河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河北省8.在我国陆上邻国中,与根河市最接近的是( )A.蒙古 B.朝鲜 C.韩国 D.俄罗斯从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至今,中国造纸术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手工纸制作需纯手工完成,工艺制作流程复杂,选材精细。工业革命以来,受机制纸产量影响,手工纸产量在不断缩减。读“我国历史上手工纸主要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省级行政区域中,属于历史上手工纸主要产区的是( )A.山西省 B.湖北省 C.安徽省 D.江西省10.传统手工纸产量不断缩减的原因可能是( )A.质量较差,易腐烂变质 B.手工生产为主,生产效率低C.原料枯竭,生产成本提高 D.需求减少,市场萎缩二、解答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来到广东沿海某乡村开展研学活动,发现当地有一种建筑外墙景观由蚝壳垒成的特殊建筑——蚝宅,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制作了以下的研学记录:1.蚝壳,是岭南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建筑材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蚝壳垒的“蚝墙”不怕渗水,不怕虫蛀,修建的房屋比我们用木头、土坯建造的房子更牢固,用上百年都不会坍塌。3.垒墙时,壳尾朝外,45度倾斜摆放整齐,里面砌一层砖。下雨时雨水顺着蚝壳流到地上,不会侵入到房子里面;里面砌的砖,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4.蚝壳屋主要分布在珠江口、雷州半岛等盛产牡蛎的沿海地区,外面凹凸不平,如果小偷翻墙入院,必割得他“损手烂脚”。下图a为“蚝宅”墙体景观图,图b为岭南地区气候资料图,图c为广东省政区简图。列举两个广东省内可能存在蚝壳屋的城市。结合岭南气候特征,说明“蚝墙”倾斜45度摆放蚝壳对房屋的功能作用。分析广东省蚝壳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自然原因。传统“蚝宅”逐渐被现代高楼取代,请为保护“蚝宅”等传统建筑提出合理建议。【自我评价】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目的优 良 中课前 我能做到认真预习,完成导学案内容 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我能积极与同学讨论完成探究题目 能否善于合作课中 我能认真听老师发言,听同学们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我能主动指出同学的错误,并改正 能否敢于否定遇到问题时,我能积极主动举手 能否主动参与发言时,我声音洪亮,自信 能否清晰表达我能认真完成课堂笔记,并订正学案 培养总结能力我整堂课得到老师表扬和鼓励 能否欣赏自我课后 我善于反思,能自主复习和背诵 能否进行反思我能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中国的行政区划(导学案)(解析版).docx 1.2中国的行政区划(导学案)(试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