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测量(长度、体积和温度测量试题)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测量(长度、体积和温度测量试题)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长度、体积和温度测量试题测试
考试范围:科学测量;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下列各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木板长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航天系统对精度要求极高,研磨师叶辉用20年的苦练研磨出了100 nm的“航天精度”,此精度是一根头发丝的七百分之一。关于此“航天精度”,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100 nm=100×10-12 m=1×10-10m B. 100 nm=100×10-9 m=1×10-7 m
C. 100 nm=100×10-6 m=1×10-4m D. 100 nm=100×10-3 m=0.1 m
3.2022年杭州市滨江区全面推广彩虹标尺来调整课桌椅的高度,从而预防学生近视。小磊利用“彩虹标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四次结果分别为176.2 cm,176.0 cm,177.2 cm,176.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彩虹标尺的分度值是1 mm
B. 176.0 cm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
C. 几次结果有差异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D. 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作176.1 cm
4.下列几种特殊测量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测圆柱体底面的周长,可以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
B. 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支铅笔上若干圈,测得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C. 测科学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书的厚度(不含封面),然后再除以总页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如图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25.1 cm B. 25.10 cm C. 1.75 m D. 1.85 m
6.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遇冷的时候会收缩。若已知在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钢铁的热胀冷缩程度比木头的大。现在用一把钢制的直尺在30℃时测得一根木棒长度为20 cm,如果在0℃时再用这把钢尺测量该木棒的长度为()
A. 仍等于20 cm B. 大于20 cm C. 小于20 cm D. 无法判定
7.用一个轮子沿曲线滚动,测出曲线的长度,测量中必须知道()
A. 轮子的颜色和半径 B. 轮子的直径和滚过的圈数
C. 只需轮子滚动的圈数 D. 轮子的重量和滚过的圈数
8.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周长()
A. 测量方法可行,但测量有误差 B. 测量方法错误,结果一定偏小
C. 测量方法错误,结果一定偏大 D. 测量方法错误,结果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9.以下用具中,用来测量牛奶体积的是()
A. 量筒 B. 烧杯 C. 滴管 D. 药匙
10.量筒应做得细而高,而不宜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主要原因是()
A. 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 低矮的容器由于刻度太低,不便读数
C.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性
D.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11.石蜡不会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科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 此实验过程测得石蜡的体积是5 cm3
B. 此实验过程也可以测得铁块的体积是4 cm3
C. 此实验过程也可以测得石蜡和铁块的总体积是7 cm3
D. 此实验过程只需要乙、丁两步就可以测得石蜡的体积
12.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先向20 mL的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为8 mL,测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仰视,读数为15 mL,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是()
A. 小于7 cm3 B. 大于7 cm3 C. 12 cm3 D. 等于7 cm3
13.使用容量规格X mL的量筒取液体,如图为量取时的实际情景(只画出有关片段),则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读数应为 ( )
A. (b+0.1)mL B. C. D. (b+0.2)mL
14.小金同学在家中自制了一个量杯,他找到一个上大下小的塑料杯(如图所示),往这个杯子中每次倒入5 mL水并标记刻度线,同时记录了塑料杯中的水的高度,并绘制出了塑料杯中水的高度h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图,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
A. B. C. D.
15.一把无刻度的温度计放在有刻度的尺旁,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在16 mm处,温度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96 mm处。温度计中水银柱液面在60 mm处的温度是()
A. 47℃ B. 50℃ C. 55℃ D. 7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
16.如图所示为H7N9禽流感病毒在放大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_________m,使用透气孔为0.3 μm的N95型口罩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遮挡H7N9禽流感病毒。
17.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150 cm=_________m。
(2)8848 m=_________km。
(3)0.35 mm=_________μm。
(4)6000000 nm=_________cm。
18.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cm。
19.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图示填空。
A. B.
C. D.
(1)上图所示有四把刻度尺,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2)用四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20.小科想准确量取45 mL水,现有A(量程20 mL,分度值1 mL)、B(量程50 mL,分度值1 mL)、C(量程200 mL,分度值2 mL)三个量筒可供选择,他应该选取_________(填字母)量筒。选好量筒后,用烧杯将水倒入量筒,当接近45 mL时,应选用_________(填仪器名称)继续加水,直到刚好达到45 mL为止。旁边的小王发现刚才小科读数的时候是俯视的,那么他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_________(填“>”“=”或“<”)45 mL。
21.在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小明量取90 mL水,实验室中有图甲所示三种规格的量筒,小明应选择量程为_________(填“50 mL”“100 mL”或“200 mL”)的量筒,将水倒入量筒,液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体积是_________,最后小明还需要用到的工具是_________。
22.小金过生日时,妈妈送给他一个实心的水晶球。小金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和步骤测量出水晶球的体积,水晶球的体积是_________cm3,合_________dm3。实验中没有必要的一步是_________(填“A”“B”或“C”)。
23.利用工具可以完成一些测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象人员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_______。
(2)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属于产生误差原因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测量工具 ②测量者 ③测量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2.0分)
24.如图所示,小金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
(1)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_________(填“甲”或“乙”,下同)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_________的放置不正确。
(2)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_________cm。小金觉得测量一次还不够,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他用甲尺测量四次,记录读数分别为2.50 cm、2.51 cm、2.49 cm、25.00 mm。小明认为其中25.00 mm记录数据不科学,理由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是在空中释放时能旋转下落的纸蜻蜓。小科和小宁为探究影响纸蜻蜓下落快慢的因素,取翅身、翅尾长度不相同的纸蜻蜓,并改变回形针的数量,从2.5 m高的平台静止释放,并记录落地的时间,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翅身长度/cm 翅尾长度/cm 翅身负重 下落时间
1 4 4 无 t1
2 4 5 无 t2
3 5 4 无 t3
4 4 5 一枚回形针 t4
5 4 5 两枚回形针 t5
(1)为保证纸蜻蜓的下落轨迹呈直线型,选择在无风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和秒表。
(2)小科在纸蜻蜓的翅身增加回形针进行实验,针对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_________(填序号)组别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纸蜻蜓下落的快慢与翅尾长度的关系。
(4)为了减少在测量纸蜻蜓下落时间时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表示用圆规测某曲线长度L的一种方法:将圆规两脚分开,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s,如图甲;再用圆规脚去分割曲线,曲线被分割为10段,如图乙。
(1)图甲中所用直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圆规两脚间的距离s为_________cm。
(2)测得该曲线的长度L=_________cm,该测量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室温20℃时在如图C位置。(液柱的长度忽略不计)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液柱稳定时的位置标记为0℃;放入沸水中,液柱稳定时的位置标记为100℃。则_________(填“A”或“B”)点表示0℃的位置。
(3)小科换了一个容积更大的烧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复以上实验,此时100℃位置标记点与之前相比_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28.小科同学想测量某品牌粉笔的体积大小,在量筒中倒入50 mL的水后将粉笔放入,粉笔完全浸没且表面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此时量筒液面如图乙,读出体积V1,取另一支相同的粉笔吸足水并擦干表面后放入50 mL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2。
(1)如图乙所示,V1=_________。
(2)通过观察发现粉笔吸足水后体积几乎不变,则该粉笔的最大吸水量为_________。(结果用题干中的相关符号表示)
(3)小科提出可以用纸包住粉笔,然后将粉笔抽出,再填入橡皮泥,做成一只“假粉笔”,再将“假粉笔”捏成正方体,通过刻度尺测量出的正方体体积即为粉笔体积。请评价该同学的测量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线均匀但示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15℃。
(1)如果实际气温为50℃,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温度计的示数就是实际温度?写出计算过程。
第2页,共8页答案
1. A 2. B 3. D 4. C 5. C 6. B 7. B
8. A 9. A 10. D 11. C 12. B 13. B 14. C
15. C
16. 1.17×10-7 不能
17. (1)1.5 (2)8.848 (3)350 (4)0.6
18. 4.7 4.70
19. (1)1 mm (2)AC
20. B 胶头滴管<
21. 100 mL 88 mL 胶头滴管
22. 10 0.01 B
23. (1)13℃( 2)①②③
24. (1)甲乙( 2)2.50 减小误差
(3)这把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时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5. (1)刻度尺( 2)翅身负重是否会影响纸蜻蜓下落快慢( 3)1、2 (4)多次实验,求下落时间的平均值
26. (1)1 mm 0.50 (2)5.00 偏小
27. (1)气体的热胀冷缩( 2)A (3)向左
28. (1)52 mL (2)V2-V1
(3)该同学的测量方案不可行,填入橡皮泥的过程中容易改变包住的纸的形状,捏成正方体难以判定是不是真正的正方体,且刻度尺测量时读数有误差,多重误差导致测量不准确
29. (1)55℃
(2)设当温度计读数为t′时,真实值也为t′,则有 t′=25℃
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