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基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里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极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这说明该遗址( )A.体现了早期国家的发展概况 B.应属于中原龙山文化代表C.呈现出旧石器时代的典型特征 D.反映了良渚文化的基本状况2.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质疑了祭祀功用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否定了君权神授3.秦朝以法治国,法网严密,条目繁杂,严刑峻法,量刑苛重,长期以来人们的认知是秦朝的诸多法律就是针对芸芸众生的。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却明显地呈现了另外一种情形:法律集中在皇帝对官吏的控制方面,普通人则居于次要的地位。在这些文书中,被当时《秦律十八种》的编者集中使用最早、最长的部分几乎都是关于官吏行为的法律,记录档案的准则,考核官员的方法,如《仓律》《杂律》《法律答问》等。这说明( )A.历史考古是研究历史的唯一途径 B.文献必须与实物史料相印证C.“二重证据”可以还原历史真实 D.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相对的4.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 数量 言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河朔型 7 藩慎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5.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6.乾隆皇帝塑造与完善来自藏地的“文殊菩萨”称号,以及转轮王的化身身份认同,建构起“朕即佛祖”的象征符号。改建雍和宫为藏传佛教寺院并设立四大经学院,广招蒙古喇嘛入京学法;在承德修建藏传佛教寺院。乾隆的做法( )A.加速了佛教的中国化 B.确立了佛教的国教地位C.对蒙藏实现分而治之 D.巩固了大一统政治秩序7.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8.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9.1924年2月,周恩来等人决定,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巴黎创办的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在改刊宣言中强调:“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他们这样做是为了( )A.策应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B.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C.促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探索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10.1954年,中国政府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开启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的体育交流,向部分国家派出了援外体育教练队伍并援建了体育设施。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体现出务实特色 B.体育是中国进行国际交流的主渠道C.日本与新中国的关系出现重要转机 D.国际体育赛事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11.下表所示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党建简表。该表可用来说明我党( )中国共产党党建简表年份 提出 党建内容1939 年 毛泽东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982 年 中共十二大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2002 年 中共十六大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17 年 中共十九大 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A.与时俱进地提出阶段性党建任务 B.善于总结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C.重视汲取苏联成熟党建经验教训 D.强调加强政治纪律和从严治党1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你们当中有些人有主宰的力量,而神在创造这些人时,掺入了黄金…有一些人由白银铸造而成,他们将作为辅助者…另外那些将成为农夫或工匠的人,则是用铜与铁打造的。”这说明柏拉图A.对雅典民主制度持赞美态度 B.强调神高于一切C.理性思考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D.肯定了人的平等13.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B.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C.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D.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14.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称“国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义的统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时,他又对官员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直接通报我”。这种统治风格体现了( )A.平民主义与贵族传统的结合 B.科学精神与神权主义的融合C.启蒙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杂糅 D.激进思想与保守主义的妥协15.20世纪40年代有观点认为:“剥削印度、缅甸和爪哇的资源,从这些地区拿走所有财富,但从未把教育、体面的生活标准、最低限度的健康需求等东西带给他们——做这些就是储存将带来战争的那种不幸,就是在任何和平体制开始生效之前就否定了其价值。”该观点意在( )A.批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亚洲的伤害 B.反对欧洲列强恢复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C.强调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亚洲贫困 D.鼓励被压迫的亚洲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16.据统计,1948—1987年,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平均每4年多进行1次,1988年与1989年两年内共采取了5次维和行动,1991年一年中就进行了6次维和行动,1988—1995年七年内联合国组织了24次维和行动,接近过去43年维和行动次数的两倍。这说明( )A.两极格局对世界形势深刻影响 B.新兴民族国家对维和行动的大力支持C.联合国全球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D.和平交流已成为国家竞争的内在需求二、材料题17.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材料一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朝选官制度,进士科主要考词赋,经义和策论,创作性内容较多;明经科主考经义、策论,识记性内容较多。应试者怀牒自荐,报名考试(但禁止工商杂类参加科举)。唐朝每年一试,但每次录取不过一二十人。进士及第之后需通过四个面试项目——身、言、书、判,审查新科进士五官是否端正、表达是否清晰、书写是否优美、断案是否公允。宋朝科举开始的时候,进士考试开始每年一次,后来改为每三年一次。宋朝每次录取总有二三百人之多。进士考试的内容以经义为主,即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为了防止科场舞弊,出题人事先隔离,考试期间考场封闭,巡查监考,考卷的弥封,集中誊录等。宋朝考试及第即可做官,“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1)依据材料,概括唐、宋选官措施的不同。材料二 国家公务员制度就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这种制度被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同时吸收国外的一些做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人民日报》(1987年12月11日)《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材料三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促进公务员正确履职尽责,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第四条 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修订)(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依据材料分析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抗日战争当作一个历史阶段来说,已经过去了……八年来我们和蒋介石调了一个位置:以前我们在山上,他在水边;抗日时期,我们在敌后,他上了山。现在他要下山了,要下山来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了……但是,在人民中间,主要是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中间,还有相当多的人相信蒋介石,存在着对于国民党和美国的幻想,蒋介石也在努力散布这种幻想。我们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对于自己的力量具备信心……曾经有个美国人向我说:“你们要听一听赫尔利的话,派几个人到国民党政府里去做官。”我说:“捆住手脚的官不好做,我们不做。要做,就得放开手放开脚,自由自在地做,这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他说:“第一,美国人会骂你们;第二,美国人要给蒋介石撑腰。”我说:“……现在我们有的是小米加步枪,你们有的是面包加大炮。你们爱撑蒋介石的腰就撑,愿撑多久就撑多久。不过要记住一条,中国是什么人的中国?中国绝不是蒋介石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总有一天你们会撑不下去!”——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945年8月13日)(1)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关于时局的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对时局分析的意义。19.“平等”是人类长久以来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与卢梭都将私有制作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并将平等作为人类解放的基本内涵,但两者的平等观又有显著不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囿于先验理性主义,尽管卢梭认识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却并未从根本上否定私有制本身,他认为私有制引发的社会不平等源于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因此他主张个体让渡部分权利以形成集体权威,通过法律和公意平等约束每个人,建立理想的政治共同体以实现平等。而这又需要通过公共教育培育公民德性,促进观念解放,进而增进公共精神,确保公意得以实施,解决私人与公共生活、个人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最终建立自由平等、道德有序的社会共同体。材料二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主张通过消除私有制和社会经济变革来实现平等。他批评卢梭的理想政治共同体忽视了社会历史现实,仅停留在“观念世界解放”层面。他认为必须通过共产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实现无产阶级的经济解放。这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但马克思也强调,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下的平等观念,并发挥“观念世界解放”解放在追求平等中的作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亮、王伟《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与卢梭平等思想再审思》(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马克思平等观对卢梭平等观的“超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平等观的历史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摘编自郝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自信”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参考答案1.B2.A3.D4.D5.B6.D7.D8.D9.A10.A11.A12.C13.C14.C15.B16.C17.(1)科目设置不同:唐代分进士科与明经科,宋代只设进士考试。科考内容不同:唐代进士科主考词赋、明经科主考经义和策论,宋代进士考试主考经义。考试次数不同:唐代每年一试,宋代三年一试。参考人员不同:唐代禁止工商杂类参加科考,宋代不问家世。考试制度不同:唐代重视面试项目,宋代考试制度严格。(2)特点:有依循的法律和规章;吸收外国经验和做法;具有中国特色;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意义:有利于规范公务员管理;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廉政与民主建设;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与执行。18.(1)观点:抗日战争即将结束;蒋介石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部分民众仍然对蒋介石抱有幻想;建 立联合政府面临阻力;美国支持蒋介石独裁专制。(2)意义:明确了中共坚持民主建国的主张;揭露了蒋介石集团独裁内战的本质;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斗争信心;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和前途。19.(1)理论基础的超越:卢梭的平等观基于先验理性主义;马克思的平等观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更具科学性。对私有制认识的超越:卢梭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私有制,主张保留私有制;马克思将平等问题与消灭私有制直接挂钩。追求理想社会的超越:卢梭希望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马克思主张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实现路径的超越:卢梭希望通过思想解放,社会契约建立新制度以实现平等;马克思主张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来实现平等。(任答两组。卢梭平等观作为对比对象也需要写出来,不能只写马克思的观点,答案要求能体现出“超越”)(2)历史意义:(从理论贡献的角度)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核心理论支撑;(从思想解放的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有利于解放思想;(从指导实践的角度)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从社会变革的角度)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从历史影响的角度)深刻影响后世社会公平观念和民权运动。(任三点。若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0.示例:论题:反对文化霸权,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论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的扩张。特别是冷战以来美国凭借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综合国力,竭力拓展世界文化市场,控制思想文化资源,把建立文化霸权作为谋求世界霸权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建立对全世界的文化霸权,将会使吸收该国文化的国家的政治文化不断被边缘化,进一步会引起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危机,直至演化为国家政权的颠覆或国家主权的分裂。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要站在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积极应对西方的文化霸权,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树立文化自信,扩大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驾驭能力。总之,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潮流,坚持反对文化霸权,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