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红霉素是治疗百日咳的常用药,可与百日咳杆菌的核糖体结合抑制其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百日咳杆菌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百日咳杆菌需转录结束后才能进行翻译
C.红霉素通过抑制百日咳杆菌的翻译使其不能增殖
D.过度使用红霉素会使具有抗药性的百日咳杆菌增多
2.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等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坏死是在极端的物理因素等刺激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导致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会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
C.被病原体感染的人体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
D.细胞自噬可以清除衰老或受损的细胞器,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3.生态学家研究一块玉米田部分能量流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能传到玉米种群的能量至少占10%
B.玉米种群固定的太阳能主要用于自身呼吸消耗
C.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最多为2.7944×107kJ
D.分解者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到非生物环境中
4.研究表明,来源于线粒体的细胞活性氧(ROS)会使细胞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对线粒体造成损伤,引起细胞过早衰老、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磷脂、DNA和蛋白质等分子
B.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
C.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可延缓细胞衰老
D.ROS会降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能力
5.下列研究中,主要运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是( )
A.提供疾病模型动物 B.治疗帕金森综合征
C.生产单克隆抗体 D.培养可供移植的人体皮肤
6.研究发现,75%的酒精能让蜷曲、盘旋的蛋白质分子长链变得舒展、松弛,并导致其变性。据此分析,75%的酒精导致蛋白质变性的机理是( )
A.改变了氨基酸的结构
B.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C.改变了氨基酸的数目
D.破坏了蛋白质分子内部的肽键
7.许多生物实验都需要用显微镜观察和制作装片,下列相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可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
B.用苏丹Ⅲ染液进行脂肪鉴定时,需用95%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C.观察叶绿体随着细胞质流动时,每个细胞中细胞质流动方向一致
D.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鱼的红细胞时,需要用清水涨破获得细胞膜
8.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B.图1中的成分B主要是由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构成
C.图2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7条食物链,鹰占有4个营养级
D.若其他不变,只是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可能增多
9.某同学清晰地记得五年前在野外偶遇一条眼镜蛇的场景:瞬间感到毛骨悚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打寒颤、出冷汗;跑开后心跳、呼吸等慢慢恢复。关于上述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胃肠蠕动被抑制
B.打寒颤使产热增加,同时汗腺分泌增加,为散热做准备
C.奔跑等身体运动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受到意识控制
D.偶遇眼镜蛇的细节储存进了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0.人在情绪激动、过于紧张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度换气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肺过度通气、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同时出现手足抽搐等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情绪激动时,人体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使支气管收缩
B.过于紧张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C.血浆CO2浓度降低时,细胞中的缓冲物质可调节血浆的pH
D.呼吸性碱中毒会导致血浆Na+浓度降低引起手足抽搐
11.肌酸激酶(CK)是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K会释放到血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K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B.高尔基体参与CK的合成与加工
C.CK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血浆
D.血浆中CK的活性受到pH影响
1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关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下列反应只能发生在其中一个场所的是( )
A.ADP转化为ATP B.丙酮酸转化为CO2
C.NAD+转化为NADH D.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
13.一个基因的某些效应,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生殖是有利的,所发挥的作用是正面的,称为正选择压,另外的一些效应是不利的,称为负选择压。一种非洲慈鲷鱼的雌性分为有斑点和无斑点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有斑点(B基因控制)雌鱼颜色艳丽,易被天敌发现,但有利于雄鱼的识别,避免与近似鲷鱼错交使生殖失败;无斑点(b基因控制)雌鱼则可躲避天敌,但不利于雄鱼的识别,和近似鲷鱼错交的机会增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地区所有非洲慈鲷鱼含有的B、b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B.天敌、近似鲷鱼的选择使非洲慈鲷鱼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定向改变
C.在近似鲷鱼多而天敌少的地区,基因B的正选择压大于负选择压
D.在近似鲷鱼少而天敌多的地区,基因b的负选择压大于正选择压
14.下列与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鉴定实验中,对照组只需加入2mol/L的NaCl溶液5mL
B.配制PCR反应体系时,需加入4种脱氧核苷酸的等量混合液
C.琼脂糖凝胶浓度的选择需考虑待分离DNA片段的大小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既需要O2又需要CO2
15.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与Ⅱ-2、Ⅱ-3与Ⅱ-4再各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不同
B.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2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健康孩子的概率为1/4
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Ⅱ-3和Ⅱ-6的基因型相同且为杂合子
D.若Ⅱ-5与Ⅱ-6生一个患病孩子,则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6.胚胎分倒技术是指将早期胚胎切割,然后经移植获得双胎或多胎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为优良牲畜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图为牛胚胎分割技术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先使用外源雌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增加其排卵的数量,从而增加冷冻胚胎的数量
B.鉴定胚胎性别时通常取囊胚时期的少量内细胞团的细胞
C.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形成的多只牛犊遗传物质组成相同,性状也一定相同
D.当地普通母牛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胚胎移植前不需要进行免疫检查
二、解答题
17.下图为人体免疫调节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细胞,数字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③④属于后天个体发育中形成的免疫过程是 (填图中数字)。
(2)图中②④⑤⑥属于 免疫的环节,其中细胞A的名称是 。
(3)图中引起细胞B活化的两个信号是 。
(4)图中只有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才发生的过程是 (填图中数字),其特点是 。
18.图甲是某动物细胞相关生命历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 DNA含量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细胞①对应图乙中的 (填“1”或“2”)时期。图甲A 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2)图甲中的D 过程表示 ,该过程中细胞⑥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3)结合题意分析,图乙中的 a、b、c分别表示细胞中的
(4)与动物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①前期形成 的方式不同,②末期会形成 。
19.桉树林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林,大面积种植桉树林引发的生态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桉树林生态系统与天然林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其原因可能是 ;这两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人工桉树林生态系统对应曲线 (填“甲”或“乙”),图中代表天然林恢复力稳定性的指标是 (填“ab”“bc”或“ac”)。人工桉树林容易爆发虫灾,若在桉树林中引入青蛙来消灭以桉树为食害虫,则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蛙处于第 营养级。
(2)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CO2浓度的过程。大面积种植桉树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 特点。桉树林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外一部分用于 。
(3)结构单一的同龄纯林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差,有的桉树林里鸟类绝迹、人工桉树林下植被稀少,出现水土流失等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提出提高人工桉树林稳定性的措施: (答出2点即可)。
三、实验题
20.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高温十分敏感。为研究高温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T1组为35℃,T2组为29℃,T3组为24℃(最适温度),其余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光合参数,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净光合速率/μmol· m-2·s-1 气孔开放程度/mmol m-2·s-1 胞间CO2浓度/μ mol·mol-1 Fv/Fm(反映光系统Ⅱ转换光能的能力)
T1 12.02 0.231 338 0.65
T2 16.37 0.334 340 0.77
Ts 19.91 0.365 339 0.80
(1)Fv/Fm数值下降说明高温导致光系统Ⅱ所在的 (填结构名称)功能受抑制。
(2)导致马铃薯光合速率下降的因素包括气孔因素(通过气孔大小影响胞间CO2浓度)和非气孔因素。据表分析,T1组马铃薯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T3组,此时光合作用受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理由是 。
(3)研究发现,高温胁迫使马铃薯叶片中催化CO2固定的酶活性降低,会导致叶绿体中 (填物质)的积累,进而抑制光反应。
(4)高温胁迫可引起植物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导致电解质渗漏,细胞膜稳定性降低,从而引起电导率升高。请利用马铃薯叶片,设计实验验证施用y-氨基丁酸可以缓解高温对马铃薯细胞膜的伤害。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21.红掌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热带植物,其佛焰苞的圆裂片的有无如下图所示。为探究有圆裂片和无圆裂片的显隐性关系,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三组杂交实验(假设该对相对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完全显性)。
父本 母本
实验① 有圆裂片 无圆裂片
实验② 有圆裂片 有圆裂片
实验③ 无圆裂片 无圆裂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一进行了实验①,F1表型及其比例的预期结果有 。
(2)研究小组二进行了实验②,若F1出现无圆裂片植株,该现象称为 ,据此可判断 为显性性状,F1中纯合有圆裂片所占比例为 。
(3)研究小组三进行了实验③,F1全为无圆裂片,结合小组二的判断结果,小组三推测无圆裂片能稳定遗传,其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A
6.B
7.A
8.C
9.D
10.B
11.D
12.D
13.C
14.A
15.C
16.D
17.(1)③④
(2) 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3)抗原接触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与其结合
(4) ⑤⑦ 反应快,时间短,效应强。
18.(1) 2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2) 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
(4) 纺锤体 细胞板
19.(1)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甲 ab 三
(2) 全球性 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①合理搭配乔灌草的植被类型,形成较为复杂的垂直结构,充分利用空间资源;②可以混种其他树种,如相思树,或间种西瓜、山毛豆等经济作物;③从保持土壤肥力的角度,可以在土壤中接种固氮菌株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类囊体膜
(2) 非气孔 与T3组相比,T1组马铃薯气孔开放程度小,但胞间CO2浓度无明显差异
(3)ATP和NADPH
(4)实验思路:将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马铃薯叶片均分为A、B两组,A组高温处理,B组高温处理并施用y-氨基丁酸,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测定各组马铃薯叶片的电导率预期结果:电导率A组〉B组
21.(1)全为有圆裂片;全为无圆裂片;有圆裂片:无圆裂片=1:1
(2) 性状分离 有圆裂片 1/4
(3)无圆裂片为隐性纯合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