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密 封 线
)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该怎样正确解决青春期的矛盾和困惑,下列认知正确的是( )
①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②敞开心扉,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③改变认知评价,坚定自我中心
④对他人推心置腹、毫无保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在班级大扫除中,男生提水、拖地,女生擦桌子、扫地、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干净,这种分工产生的效果说明( )
A.男生不适合干细致的活,就适合干粗活
B.女生做不了大事,只能做小事
C.男女生都有自己的性别特点,做任何事都必须男女合作
D.男女生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做事效率更高
3. 一名女中学生在下晚自习回家的时候,发现有一名陌生男子一直在其身后骑自行车尾随,该女生感到十分害怕。此时,她应该(  )
①快速跑到行人较多的大路
②勇敢地与该男子进行搏斗
③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④跑着躲进巷子的角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有的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鸡飞狗跳、愤怒不已。但事后,仍然对孩子的生活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 父母辅导作业愤怒的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B. 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事无巨细、关怀备至是情绪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C. 这两者都是情绪的表达
D. 这两者都是情感的流露
5.“00后”小伙马宏达,苦练“刮腻子”技能五年,作品误差不超过一毫米,夺得2023年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首金。他是平凡的技术工人,也是世界冠军。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做自尊的人要( )
A.把争做冠军作为人生目标
B.不断提升自己,拼搏进取
C.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维护自尊
D.努力提升自己,远离人际交往
6.当遭遇网络造谣,恶意诽谤时,我们应该( )
①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一笑置之
②收集证据,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应当采用恰当的方式予以回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④不要上网,远离网络谣言和暴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下列名言能够体现自信的是( )
A.业精于勤荒于嬉 B.天生我材必有用
C.积跬步以至千里 D.人贵有自知之明
8.总书记在回忆自己的知青生活时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你能认识到( )
①青春年华不应辜负,自立自信树立理想
②只有经历艰苦环境,才能成为栋梁之材
③青春年少志存高远,为国为民敢于担当
④坚持学习不断进取,提升素质就有出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9. “大象躺下是很困难的,躺平更是十分要命的一件事情,我的人生辞典里没有躺平这个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任子威寄语青年朋友“做不躺平的大象”。任子威的寄语启示我们要( )
A.换位思考,宽以待人 B.克服惰性,自强不息
C.敢于质疑,否定一切 D.自信自负,特立独行
10.王洪智,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幼时被确诊为脑瘫,下肢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命运的“捉弄”并没有将他击垮,他以乐观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下列诗句不能体现王洪智具有的品质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古之成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____的思想。( )
A.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讲信修德、亲仁善邻
12.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
A.求大同 B.尚和合 C.守诚信 D.重民本
13. 2023年5月18日晚,主席和夫人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领导人共同观看文化艺术演出,不同国家的文化碰撞融合,交相辉映。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
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14. 2024年秋季学期起,戏剧、舞蹈、影视首次分别作为独立学科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对此,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有( )
①这有利于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②艺术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③艺术课程的开设决定人们的文化修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
④艺术课程不如文化课程重要,对我们的健康成长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 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他带领团队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等国际难题,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杨叔子身上集中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有( )
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②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④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对右侧图片的解读,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
B.宪法是其他法律之和
C.宪法包含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D.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
17. 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这一规定表明法律( )
①规范成员行为,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②保护公共利益,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制裁违法犯罪,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④促进社会发展,是评判行为的唯一准绳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8.以下对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
①某网店进行虚假宣传、不正当有奖销售——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②李某在某服装店试穿衣服后,商家强行要求其购买——自愿原则
③某化工厂在深夜偷偷排放大量污水——诚信原则
④某市在征用不动产时针对钉子户启用更优惠的补偿方案——绿色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中学生小王在某报刊上发表了一篇作文,获得了稿费200元。小王获得稿费的行为表明他享有( )
A.财产所有权 B.财产继承权 C.知识产权 D.人格权
20.为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某班开展“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可以作为模拟法庭使用的是( )
A.高某因违反管理规定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被终身禁止进入此熊猫基地参观
B.李某因超速违章,被系统拍照并曝光在电子屏上
C.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D.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呼伦贝尔市某校“阳光心理驿站”是一个经过专业心理学培训的学生社团,是同学们诉说心事、排解烦恼的温馨家园。在该社团开放日活动时,初一学生小明同学和小刚同学来社团倾诉了各自的烦恼。
小明同学:考试时间后桌让我给他传答案,我拒绝了,结果这段时间他一直不理我,几次主动沟通,也无济于事,我的内心很郁闷。
小刚同学:上了初中以后,其他男生都发生了变声,我却没有变化,我的脸却被讨厌的痘痘占领了,现在我是又急又烦。
(1)假如你是该社团成员,请围绕上述任意一位同学的问题,为他排解烦恼。(4分)
心理驿站影响力逐渐扩大,初二学生小丽也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她每天郁郁寡欢,原因是因为父母担心孩子期末发挥失常。
(2)围绕上述同学的问题,请你提出两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及相应的具体措施,帮助父母缓解焦虑。(4分)
22.【探究情景 明理践行】(9分)
下面是七年级学生乐乐的生活场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乐乐是一个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在面对任何情况时,他总会说:“我行,我一定行,我是最棒的!”
(1)乐乐具备的这一品质是 。(1分)
拥有这一品质可以让乐乐 。(2分)
情境二 :乐乐所在班级征集运动会志愿服务者,班级其他同学都踊跃报名参加服务小组。但乐乐认为自己社交能力不高,报名也选不上,所以不敢参与报名。
(2)请你谈谈怎样才能让乐乐收获自信。(3分)
情境三:乐乐回到家观看电视,看到了刘长春、容国团、许海峰、郑钦文4名体育健儿为中国在世界赛场上实现零的突破的时间刻度,前后跨越了近百年。这是中国共产党走过光辉历程的百年,也是中国人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的百年。体育强国路,照见中华民族复兴路。乐乐暗自发誓,也要成为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3)请你谈谈新时代青少年应如何传承好自强不息这一优良传统?(3分)
23.分析说明题(10分)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以后,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下面是同学们的生活片段,其中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探究。
【片段一】同学们就学习方法进行探究,以便大家提高学习效率,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
A同学:我先复习然后再写作业。
B同学:我特别喜欢绘制思维导图,这样能把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C同学:我喜欢做习题,习题做多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
这次的探究活动同学们的收获很大,虽然各自方法不同,但都起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1)这次探究活动体现了哪一中华人文精神?(2分)
【片段二】某同学搜集一幅漫画,如右图。
(2)漫画启示我们要践行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要求我们怎样做?(4分)
【片段三】在学校食堂,我们看到了“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标语,同时又欣赏了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片段三中的标语和古诗体现了哪一人文精神?弘扬这一人文精神有什么意义?(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未成年女学生朱某经常欺凌同学,有一天,她伙同另外四名女同学在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李某、王某两名女同学,并拍摄视频上传至网络。事件被曝光后,经过调查,其中受害人李某当天被殴打了三次,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另外四名被告人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1)李某和王某的哪些权利收到了侵犯?对于朱某的判决中哪些属于主刑?哪些判决属于附加刑?(4分)
(2)朱某的行为属于何种行为?这种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
(3)朱某等人的事迹对于你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有何启示?(6分)
(
七年级道法
(共4页 第
2
页)
)2024年——2025年度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A B C B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A C A B A C D
21.【满分8分】(1)①围绕小刚同学的问题:小刚同学你好!其实你不必烦恼。受遗传等因素影响,我们身体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快,有的慢:长青春痘和变声也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变化。因此,你要正视身体的这种变化。②围绕小明同学的问题:小明同学,你好!你应该尝试用改变认知评价或转移注意的方法调控情绪。同桌的要求是不诚信的,你应该拒绝,友谊不能没有原则:既然自己是正确的,就不必因对方的不理解而郁闷。(4分,任选一位同学,围绕关键词生理变化、情绪调节、友谊、诚信,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方法一:改变认知评价。和父母一起探讨中考的价值和意义,正确认识中考,重视但不夸大其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复习备考的各项工作,让父母放心。方法二:转移注意。利用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和父母一起郊游、爬山等。方法三:合理宣泄。和父母来一场家庭运动会、开展一场劳动竞赛等。或方法四:放松训练。告诉父母放松训练的方法,如闭眼、深呼吸、全身放松等。(4分。每种方法2分,答出2种方法即可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满分9分】(1) 自信;乐观坚定/远离自负与自卑(3分,答出自信1分,自信的作用2分。)
(2)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3分,每点一分,3点即可满分。)
(3)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②要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③要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3分,每点一分,3点即可满分。)
23.【满分10分】(1)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2分)
(2)守诚信。①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4分;守诚信2分,意义2分)
(3)①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②意义: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4分,理念2分,意义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4.【满分13分】(1)第一问权利:①生命权;②健康权;③名誉权/人格尊严权;④隐私权、⑤肖像权。第二问:主刑:有期徒刑;附加刑:罚金。(4分。第一问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满分。第二问每点一分,两点2分,共计4分。)
(2)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3分,答出犯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1分,答出特征2分)
(3).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防患于未然。(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