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诊断测试八年级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务必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只收答题纸。3.答卷前,请在答题纸上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者证号填写清楚。4.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凃,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5.主观题答案须用黑色字迹钢笔、签字笔书写。6.必须在答题纸上题号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书写,无效。7.保持卷面清洁、完整。禁止对答题纸恶意折损,涂画,否则不能过扫描机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材料摘自某重要历史文献,该文献(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第十五条 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A.标志着新中国成立B.通过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是我国第一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标志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下图反映的史实(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A.巩固了中国的东北边疆 B.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C.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推进了民主法治的建设3.下表是1949-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和部分内容,据此可以看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 )时间 标题 内容1950年6月 实现耕者有其田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10月 盛教兵魂常显玉,少云火魄永留光 抗美援朝战争的两条战线1951年5月 翻身农奴把歌唱 西藏迎来了解放的春天A.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C.完成过渡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D.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发展4.一五计划期间,人们把勇于创造生产新纪录的先进人物,音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每一秒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种充满时代精神的口号,反映了五年计划”的宏伟目标正在化为千百万职工的实际行动。这说明(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广大职工劳动热情高涨C.盛行急于求成思想 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5.杨之光1954年创作的国画《一辈子第一回),手捧选民证的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来自于( )A.行使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B.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C.领取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 D.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6.据统计1949 年至1950年,《人民日报》中广告主的身份以私营企业为主,1956年后广告主的身份都是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行一五计划C.实行三大改造 D.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7.下面大事年表是小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时整理的。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年份 成就1958年 武汉钢铁厂建成投产1962年 建成兰新铁路1965年 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7年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 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A.涉及领域广泛 B.得到群众支持C.建设过程曲折 D.运用先进科技8.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乱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一史实发生在(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革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考场A.民主法治 B.教育改革 C.经济建设 D.拨乱反正10.小雨整理了如下地区的生产总值变化表格,这一变化得益于( )年份 1980年 2019年深圳 2.7亿元 26927.09亿元珠海 2.61 亿元 3435.89亿元厦门 6.4亿元 5995.04亿元汕头 10.79亿元 2694.08亿元A.完成农村改革 B.形成开放格局C.加入世贸组织 D.成为经济特区11.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贴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这体现了中国梦( )A.不断为人民造福 B.实现了民族复兴C.必须走中国道路 D.依靠人民来实现12.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以上事实主要说明( )A.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提高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C.少数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命运前途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13.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地区,这主要得利于( )A.民主改革的实行 B.一国两制的构想C.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D.两岸直接“三通”14.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表明中国( )A.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B.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C.武力统一成为大势所趋D.谴责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15.1955年1月,中国启动核武器研制计划,10年间平均每年的原子弹发展费用是2.8亿人民币,差不多相当于当时我国每年GDP的1%;1962年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15人专门委员会,直接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从此中国的核武器研制步伐大大加快。这反映出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是( )A.打破外国的封锁 B.坚持自立更生C.国家力量的推动 D.注重培养技术人才16.下面材料是2024年人民网的一篇文章的部分摘要。据此判断文章纪念的史实是( )【摘要1】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摘要2】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摘要3】其五条主要原则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A.确立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7.1971年7月,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经巴基斯坦秘密访华。基辛格抵京后,周恩来、叶剑英等先后同他举行了六次会谈,着重谈了台湾问题以及尼克松访华时间等有关事宜。据此推断当时(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对C.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盟友18.下面是《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中列出的三件大事,其共同的影响是( )92抗美援朝战争 9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94尼克松访华A.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B.推动祖国的统一大业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中国国防力量发展快19.2023年4月15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等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4月27日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上述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A.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B.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C.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D.改革开放后中外人员的流动不断增强2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部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A.世界联系的加强 B生活方式的改变C.人们思想的解放 D.科学技术的进步21.公元前18世纪他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城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统治期间颁布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他是( )A.图特摩斯三世 B.阿育王C.汉漠拉比 D.伯利克里22.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B.四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C.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D.三大宗教中最先出现的是伊斯兰教23.黑格尔曾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这说明( )A.希腊民主政治影响深远 B.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C.德国历史与希腊有关 D.希腊哲学重塑西欧价值观24.分析下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青铜器、都江堰 太阳历、金字塔 种姓制度 城邦民主政治、帕特农神庙A.文明多样折射人类生活B.早期各区域文明同时产生C.各地区建立君主专制制度D.城邦国家形成推动文字出现25.下图两个建筑的共同价值是( )埃及金字塔 罗马大竞技场A.体现了中央集权 B.彰显了热爱体育竞技C.欧洲建筑优于非洲建筑 D.体现出人民的勤劳与智慧26.“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庄园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三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材料描述的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在( )A.西亚 B.北非 C.欧洲 D.阿拉伯半岛27.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C.完全摆脱了神学统治 D.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8.某中学正在进行历史知识抢答赛,目给出了如下提示信息,据此判断这道题目的答案有可能是( )·首都:君士坦丁堡 ·统治时间:公元4世纪末一15世纪中叶 .版图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法学成就:《查士丁尼法典》A.西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29.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与“646年”“孝德天皇即位”“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这些关键词相对应的史实是( )A.幕府统治 B.武士集团 C.大化改新 D.不输不入30.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可见阿拉伯人(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B.助力于阿拉伯帝国扩张C.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D.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对于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毛泽东作出了深刻的论证。他指出:“我们的基本情况就是一穷二白,只有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我们的国家政权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他还强调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样中国才能摆脱在世界被动的局面,也有可能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材料二:改革开放是邓小平为中国发展建树的一座独特而耀眼的历史丰碑。是他坚定而又鲜明地指出,不改革、不开放,中国就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在他的主导下,中国逐步改掉了僵硬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开辟了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确立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竞争,互相促进,共同繁荣。(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为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采取的一项措施,并据材料概括我国推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2)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史实,并据材料指出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6分)(3)综合以上内容,归纳上述人物的举措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2分)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尼克松和毛泽东的握手材料二:日本决定实现与中国的关系正常化,了结历史旧案,既有助于改善其国际形象,又为日本商品经济开辟中国市场提供了可能。日本与中国关系改善,也不乏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这就是:把中国拉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尽可能使中苏保持对抗状态。(1)以上材料所反映外交成就都发生在现代中国哪一个历史时期。(2分)(2)据材料一说说我国70年代外交突破的重要历史意义。(4分)(3)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推动与中国邦交正常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1949年4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诞生,征用国民党投诫舰艇三十余艘1953年2月 毛泽东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并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53年6月 中国政府采购苏联制造的包括驱逐舰在内的海军装备1970年12月 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71年12月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海军驱逐舰人列海军1974年8月 中国第一艘命名为“长征一号”的核潜艇正式编人海军战斗序列1979年8月 邓小平为海军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1999年3月 中国购人苏联瓦良格号航空母舰2012年9月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人列海军2018年4月 习近平出席南海海域阅兵时指出:“深人贯彻新时代的强军思想,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2019年12月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2024年底 现役舰艇总吨位仅次于美国,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规模海上武装力量(1)材料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哪一军种的发展历程。(2分)(2)据材料归纳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军种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个特点,并列举相关材料说明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6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影响这一军种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八年级期末历史测试题(2025年7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 B A B B A C A C D D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 A D B B C B C C B D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选项 C D B A D C B D C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40分)31.(1)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意义:有利于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任选两点作答,每点2分,共4分)(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基本经济制度。(每点2分,共4分)目的:实现国家现代化。(2分)(3)实现国家富强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32. (1)文革时期或探索时期(2分)(2)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或国际地位,改善了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关系,推动了外交事业的发展。(一点2分,共4分)(3)提升日本国际形象,开辟中国市场,使中苏保持对抗状态。(每点2分,共6分)33.(1)海军(2分)(2)特点1:海军的装备发展逐渐完善和现代化(2分)表现: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海军驱逐舰入列海军;第一艘命名为“长征一号”的核潜艇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海军。(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特点2:海军的装备发展经历了由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过程。(2分)表现:中国政府采购苏联制造的包括驱逐舰在内的海军装备,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海军驱逐舰入列海军。(每点2分,共4分)特点3: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海军的发展建设。(2分)表现:毛泽东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并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邓小平为海军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习近平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指出:“深入贯彻新时代的强军思想,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特点4:海军的战斗能力逐渐增强或已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海军(2分)表现: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是世界上拥有多艘航母的国家,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规模海上武装力量。(每点2分,共4分)(3)领导人的重视,国家的作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或科技研发能力的增强、武器装备的发展等。(任选三点,每点2分,共6分)八年级期末历史测试题(2025年7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 B A B B A C A C D D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 A D B B C B C C B D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选项 C D B A D C B D C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40分)31、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意义:有利于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任选两点作答,每点2分,共4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基本经济制度。(每点2分,共4分)目的:实现国家现代化。(2分)实现国家富强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32、文革时期或探索时期(2分)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或国际地位,改善了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关系,推动了外交事业的发展。(一点2分,共4分)提升日本国际形象,开辟中国市场,使中苏保持对抗状态。(每点2分,共6分)33、海军(2分)特点1:海军的装备发展逐渐完善和现代化(2分)表现: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海军驱逐舰入列海军;第一艘命名为“长征一号”的核潜艇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海军。(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特点2:海军的装备发展经历了由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过程。(2分)表现:中国政府采购苏联制造的包括驱逐舰在内的海军装备,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海军驱逐舰入列海军。(每点2分,共4分)特点3: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海军的发展建设。(2分)表现:毛泽东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并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邓小平为海军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习近平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指出:“深入贯彻新时代的强军思想,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特点4:海军的战斗能力逐渐增强或已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海军(2分)表现: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是世界上拥有多艘航母的国家,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规模海上武装力量。(每点2分,共4分)领导人的重视,国家的作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或科技研发能力的增强、武器装备的发展等。(任选三点,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期末历史参考答案.docx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