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3课时)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一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朗读、背诵《咏鹅》、字谜诗。通过读诗、猜诗谜感受中华诗词的意境。
②语言运用: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会认“六、七”等5个字和竖弯钩1个偏旁,会写“六、七、八、十”4个字。
③思维能力:比较形近字,通过笔画加减区分汉字,了解汉字“先撇后捺”“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
④审美创造: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感受传统文化剪纸的美妙。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任务一 猜谜语诗,识记生字
一、复习导入,认识生字。
1.练习手指操,复习汉字“一、二、三、四、五”。
2.听读小诗。出示谜语诗,导入:这五个数字宝宝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小诗,请同学们听一听,你还听到了哪些数字?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生字“六、七、八、九、十”。
3.出示“六、七、八、九、十”的手势图片,学生边做边练读,正音。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数字?
5.游戏识字。“分糖果”游戏:一个学生拿出一张生字卡片,另一个学生认读,并数出相应的糖果。
6.复习连线。课件出示1~10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将阿拉伯数字与汉字连一连。
二、学习谜语诗。
1.初读小诗。过渡:10个数字宝宝相聚在这首小诗里,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吧!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2.猜谜语诗。点拨:这首诗其实还是一个谜语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吗?(雪花)你是怎么猜到的?
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理由。
4.指导朗读:重读“无数片、都不见”,感受下雪时的情景和雪落入水中的奇妙。
小结:无数又轻又白的雪花落到了水中,悄悄地融化了,于是“都不见”了。
5.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互读,全班齐读。
三、拓展阅读,巩固识字。
1.引导:在另外一首小诗中,也有十个数字,我们来读一读。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任务二 观察交流,书写生字
一、指导写“六”字。
1.观察“六”字中什么笔画最多。
预设:点。
2.教师范写:上点居中,横画宜长;下两点左右对称,位置恰当。
3.学生跟练。
4.教师点评。
二、指导写“七”字。
1.认识新笔画竖弯钩。
2.书空写笔画:竖弯钩稍靠左,转折处圆转自然,钩底要平。
3.发现横画的不同:横画稍长,左低右高。
4.教师范写,学生跟练,教师点评。
三、指导写“八、十”。
1.观察“八”和“人”的不同。提示:“八”,撇低捺高留小口。
2.观察“一”和“十”的不同。提示:“一”加一笔变成“十”。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提示书写要点:汉字“八”撇画稍短,捺画稍长,捺比撇高,两个笔画的起笔要留出一点距离,收笔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汉字“十”,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竖在竖中线上起笔。
4.学生描红并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注意“双姿”。
5.写字展评。
任务三 比较识字,掌握方法
一、导入:汉字王国来了三对好朋友,每一对都长得很像,你能区分它们吗?
二、出示课本第15页的三组形近字,指名认读。
三、观察三对汉字好朋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都可以将左边的字用“加一加”的方法变成右边的字。
“人”加两横,变成“天”。“口”的里面加横、竖,变成“田”。 “日”的里面加一短横,变成“目”。
四、指导识记: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预设一:一个“人”站着,头顶上加两横就是“天”。一人为“大”,二人为“天”。
预设二:“口”里面没有东西。“田”的里面有交叉的小路。
预设三:“日”是太阳,里面是一短横。“目”是竖着的眼睛,里面有两短横。
五、生字开花,给字组词。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任务四 观察交流,了解笔顺规则
一、复习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1.出示课本第16页的图片一,读第一个泡泡提示里的字。
2.教师指导读《写字姿势歌》,练习姿势。
写字姿势歌
背挺直,字看清。头摆正,肩放平。
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
二、学习“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1.出示汉字“十、田”的书写动画,提问:这两个汉字是按照什么笔顺写的?
2.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跟写。
4.学生先描红,再在田字格中练写“十、田”两个字,注意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三、学习“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1.出示汉字“八、禾”的书写动画,提问:这两个汉字是按照什么笔顺写的?请你用上“先、后”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学生交流。
2.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撇后捺”。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跟写。
4.学生先描红,再在田字格中练写“八、禾”,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四、展示书写练习,同桌互评。
第2课时
任务一 日积月累,背诵古诗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猜谜导入。
①出示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②学生说谜底,教师相机出示图片。(板书:鹅)
2.故事激趣。
过渡:唐代有一位诗人叫骆宾王。相传,他七岁时,有一次与小伙伴在湖边玩耍,见到了湖面上几只漂亮的白鹅正在戏水、欢叫,他非常喜欢它们,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补全板书:咏鹅)
3.讲解诗题。
①讲解:“咏”在这里是描绘或赞美的意思,“咏鹅”指用诗来赞美鹅。
②学生齐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出示古诗《咏鹅》,学生练读。提示:“曲”表示弯曲着。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学生跟读。
咏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三、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提问:诗里写了白鹅的哪些身体部位?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①“曲项”,提示:白鹅的脖子是弯曲的。
②“白毛”,提示:白鹅身上的羽毛是雪白雪白的。
③“红掌”,提示:白鹅的脚掌是红色的。
2.圈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白、绿、红)请学生为黑板上的白鹅浮水简笔画填色。
3.出示课本插图,欣赏画面。过渡:大白鹅弯曲着脖子,正在对着天空高歌,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水上,红红的小脚掌划出层层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画面啊!
四、多样练读,背诵古诗。
1.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已会背诵的学生进行背诵展示。
3.同桌互背,全班齐背。
任务二 和大人一起读
一、联系生活,与共读的对象交流。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读一首儿歌《剪窗花》。读这个故事和读我们这个单元的其他课文不同,题目左上角有提示,我们要“和大人一起读”。
2.提问:你可以和哪些大人一起读故事呢? (学生交流)
3.小结:在学校,我们可以和老师一起读,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读;回到家后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等一起读。“和大人一起读”,你会有不一样的阅读快乐。
二、观察图片,介绍窗花。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窗花吗?在哪儿见过?是什么样的?
2.欣赏窗花。
课件出示各种精美的窗花。
3.引导:窗花好看吗?你知道这些窗花是怎么来的吗?(是人们的巧手剪出来的)我们今天读一首儿歌《剪窗花》。(板书课题,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三、朗读儿歌,读通读顺。
1.教师范读儿歌。提示: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老师读到哪个字,你们的小眼睛就要看到哪个字。
2.教师领读儿歌。要求:教师领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注意停顿。
3.学生试试自己读一读《剪窗花》。
四、看图读文,分享交流。
1.提问:在这首儿歌中,你认识哪些字?和小伙伴一起认一认,圈一圈。
2.指名分句接读儿歌,想一想:“我”和奶奶都剪了哪些窗花?
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课本第39页的插图。
3.师生合作朗读:老师读第一、二行,女生读第三、四行,男生读第五、六行;老师读第七行,全班齐读第八行。
4.学生齐读儿歌。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第3课时
任务一 游戏导入,了解游戏规则
一、游戏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你们平时喜欢做什么游戏呢?
2.教师引导学生做“摸鼻子”的游戏,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
二、揭示课题。
这个游戏好玩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作“我说你做”, 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听指令做动作。(板书课题)
任务二 看图观察,明确交际要求
一、看图说玩法。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你们看,图中的小朋友们正在玩“我说你做”的游戏,他们是怎么玩的呢?
预设:一个小朋友在说指令——“请你抬起一条腿”。其余的小朋友在根据她的指令做动作。
二、了解交际要求。
1.提问:请仔细看图,说一说:小朋友们的动作各是怎么样的?在游戏里哪个小朋友做错了?
2.交流:穿条纹上衣的小朋友做错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猜一猜。
预设:发指令的小朋友声音太轻,别人听不清。
听指令的小朋友没有认真听,或者没有听清楚指令。
3.总结玩“我说你做”游戏的交际法宝。
①课件出示“小贴士”。
◎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
◎注意听别人说话。
②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大声说 注意听)
③教师强调:说指令的同学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说清楚指令;做动作的同学要认真听别人说话,以动作来回答是否听清、听懂了指令。
任务三 开展游戏,练习口语交际
一、师生合作游戏“我说你做”。
1.教师示范发指令,声音逐渐增大,直至全班同学都听见。学生注意“听”和“做”。
指令如: 小眼睛看老师,请学小猫喵喵叫,请学小猴蹦蹦跳,请学小树站立好。
2.引导评议:你们听清老师的指令了吗?你们做对动作了吗?
说 听
声音洪亮 认真听
吐字清楚 做正确
二、学生合作游戏“熊猫说”。
1.分配角色。
一名学生上台戴上“熊猫”头饰当“熊猫发令员”,自选指令,安全有趣即可,比一比谁能大声说。五名学生上台听指令做动作,比一比谁又快又对。其他学生当裁判员,看看谁做对了,谁做错了。
2.请三个小组的小朋友依次开始游戏。
3.全班交流,师生合作评价。
提示:对照交际要求,评价三个“熊猫发令员”是否做到了“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评价三个小组各组员有没有注意听并做正确动作。给游戏通关的小朋友点赞,并发游戏奖励。
三、学生挑战“多指令”闯关游戏。
1.过渡:大家都很棒!简单的一个指令游戏难不住大家,现在我们难度升级,进行“多指令”闯关游戏,你们想挑战吗?
2.请一位小老师来当发令员,请愿意挑战的小朋友注意听并做动作,请其他小朋友当小裁判。指令如: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
3.师生交流评价。出示“多指令任务完成方法”小贴士:
①听:边听边竖起手指,听到一个指令竖起一根手指,逐一增加。
②想:根据指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③做:按顺序完成动作。
四、小组合作练习
单一指令和多指令的“你说我做”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五、看视频,做律动指令操。
①播放视频《头肩膀膝盖脚》。学生根据歌词和动作,双手轻轻地拍相应的部位。
②播放视频《幸福拍手歌》,学生跟着音乐听指令做动作:拍拍手、跺跺脚、伸伸腰……
六、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玩了有趣的“你说我做”游戏,还学会了两个口语交际秘诀“声音洪亮”和“认真听”。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多多使用这两个秘诀,相信大家一定会更棒的!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咏鹅》,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剪窗花》。
巩固作业:根据古诗中白鹅的形象动手画一只大白鹅。
提升作业: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剪窗花。
【教学反思】
1.夯实识字写字基础。重视识字方法的学习和识字能力的培养,使识字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如“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观察比较形近字,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用“加减笔画”“图文对照”等方法识记形近字。强调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打好写字基础。同时,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采用儿歌引路的形式,多次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以生为本,面向全体。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次口语交际,初入学的小学生,有的胆子小,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有的说话声音轻,别人不容易听清楚。因此在第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通过小组合作轮流说等形式,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特别关注个别胆小、说话声音比较轻的学生,多给予表现机会,多鼓励,增强他们说话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