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下册。一、阅读(74分)(一)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鲁迅与契诃河夫虽各自身处不同的文化和国度,却精神相通、灵魂同代,其“孪生”的特点被无数读者和学者关注并讨论。鲁迅与与契诃夫创作的比较,早在鲁迅在世时期就已经被评论家所关注。1929年,契诃夫文学的重要翻译者赵景深曾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文学周报》上发表文章《鲁迅与契诃夫一在复旦大学讲演》。他从“生活、题材、思想、作风”四个方面,对两位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比较,认为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在生活上,鲁迅与契诃夫都是弃医学文的。在题材上,鲁迅与契诃夫都是描写乡村的能手。在思想上,鲁迅与契诃夫都是对于将来有无穷的希望,但质地总是悲观的。在作风上,鲁迅与契诃夫都是幽默而且讽刺的。”1939年,郁达夫发表文章《纪念契诃夫》。文中提道:“在我们中国,则我以为唯有鲁迅,受他的影响为最大。鲁迅和他,不但在作品的深刻、幽默、短峭诸点上,有绝大的类似之点;并且在两人同是学医出身,同是专写短篇,同是对革命抱有极大的同情,同是患肺病而死的诸点,也是相象得很。”郭沫若在《契诃夫在东方》中比较鲁迅与契诃夫的美学风格:“鲁迅与契诃夫的极类似,简直可以说是挛生的弟兄。假使契诃夫的作品是‘人类无声的悲哀的音乐’,鲁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说是中国的无声的悲哀的音乐。他们都是平庸的灵魂的写实主义…前期鲁迅在中国新文艺上所留下的成绩,我是这样感觉着,也就是契诃夫在东方播下的种子。”无独有偶,这类文学比较研究同样存在于国外学者的文论和专著中。例如,俄国作家法捷耶夫就曾表示:“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的弱点的这一点,鲁迅与契诃夫是近似的。”诚然,鲁迅和契诃夫都扎根于民族性并善于用文字编织小人物的苦涩生活,但面对散见于各处的比较,鲁迅自己则不以为然。1935年,他在给萧军的信中写道:“我看用我去比外国的谁,是很难的,因为彼此的环境先不相同。”鲁迅所言非虚。无论人生还是作品,契诃夫似乎都与8“人道主义”“艺术家的纯粹与敏感”这些描述靠得更近一些。他描绘出的小人物仿佛跌入一个【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25084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