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二【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拼音和识字,意识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②语言运用:了解课表中的课程名称,认识“本、学”等8个生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写会“九、王”2个字。读准声调。能区分2组形近字母,区分易混淆的音节词。能正确拼读12个音节,并根据拼读音节做动作。③思维能力:能对学过的字按韵母归类。④审美创造: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懂得劳动的意义。【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任务一 识字加油站——读写生字一、谈话: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课本第28页的作业本,指导学生看作业本。1.学生交流作业本上的字:本、学校、班级、姓名、王……2.小组交流:互相交换作业本,认一认作业本上的字。3.拼读词语。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二、学习生字。1.认读“本”①出示卡片,引导:我们在哪里见过这个字?②引导组词:同学们能用“本”组词吗?预设:作业本、书本、练习本……2.认读“学校”。①出示卡片,引导:我们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②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图片,全班齐读。③圈出其中的“学校”。④说一说我们学校的名称。3.认读“班级”“姓名”。出示卡片,指名带读。引导: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拿出语文书,读读封面上标签上的4个字。4.认读“王”。①出示卡片,指名带读。引导:我们班有多少姓王的同学?②引导组词:同学们能用“王”组词吗?王:王子、国王、王国……三、指导写字。1.指导写“九”字。①认识笔画“横折弯钩”。②教师范写:先写撇,再写横折弯钩,横折弯钩的横稍斜。③学生书空,描红。④教师讲评。2.指导写“王”字。①观察发现:“王”字中哪一笔画最多?预设:横。②怎样写好这个笔画?预设:三横距离相等,第三横宜长。③学生练习。④教师讲评。任务二 认读生字,归类韵母读一读,连一连。他 八 马1.指名学生认读。引导: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2.教师总结:所以这行字与ɑ相连。3.教师引导:同学们真会发现。请同学们想想,在我们认识的字当中,还有哪些字的韵母是ɑ?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妈、爸、大……4.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第二行和第三行字,说说它们的韵母是什么,并连一连。5.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投影展示学生的练习。6.说说我们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读音带韵母u和i。预设:带“u”的字有路、五…… 带“i”的字有级、四、一、日……第2课时任务一 “用拼音”——复习拼音一、读一读,读准声调。1.教师出示五组拼音。2.指名学生读。3.学生互评。二、比一比,读一读。1.过渡:在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你能分清它们吗?瞧,它们来了。2.区分形近字母。①出示字母b—d、f—t,男女生对读。②说说你怎么区分它们。引导编口诀: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3.看图拼读音节词。①课件出示课本第29页的第一组图和音节词。引导看图:你能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吗?学生练习拼读音节词,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②课件出示课本第29页的第二、三组图和音节词。学生看图,自主拼读音节词。同桌互读,相互正音。开火车拼读。4.巩固拼读。出示4个音节词,指名拼读,读对后课件相机出示对应的图片。任务二 和大人一起读一、启发提问,互动交流。1.过渡: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用“和大人一起读”的方式预习了这个故事。在家里,你是怎样和大人一起读的呢?2.小结:和大人一起读的形式有很多,我们可以多多尝试,让阅读变得更有趣。二、听故事,分享阅读的收获。1.教师读故事,学生听故事。2.听后交流,选词填空。小白兔 一车白菜 小灰兔 一包菜籽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的(一车白菜),小白兔收下了老山羊的(一包菜籽)。(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小白兔)把自己种的白菜送给了老山羊。三、分角色朗读,感受选读的快乐。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听。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老师读其他内容。四、表演体验,感受表演读的快乐。1.提问:你觉得故事的哪个部分最有意思?我们来演一演。预设:读小白兔种菜部分。2.老师读故事,学生表演动作。读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指名学生分别戴“小白兔”和“小灰兔”头饰,表演读对话,教师读其他部分。3.引导交流:为什么小白兔有吃不完的菜,而小灰兔没菜吃?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学生齐读。4.提问: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为什么?五、交流思考,总结共读的方式。和大人一起读时,可以认真听大人讲故事,可以和大人一起选读故事,可以和大人分角色朗读故事,可以和大人一起边读故事边表演,还可以和大人讨论不懂的问题,这样读书对自己帮助很大,也很有趣。【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和好朋友一起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巩固作业:熟读《小白兔和小灰兔》。提升作业:梳理认识的字制作一张识字小报。【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主动地融入学生的游戏中去,创造出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在关键之处引领、点拨、纠正、巩固。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拼音,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如,观察学校名称、互换作业本认一认、数一数班中“王”姓,帮助学生复习拼音,巩固拼读。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拼音,激发学习动力,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