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准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内容。
2.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5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或其它位置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部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听觉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听觉的形成与耳的结构密切相关。下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听觉形成发生在④内 B.②鼓膜破损不会影响人的听力
C.内耳包括图中的②、③、④ D.若有人晕车、晕船,可能与③有关
2.保护眼和耳是维护人体感官健康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能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否则会损伤视力
B.读写时,眼与书的距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
C.若鼻咽部有炎症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中耳炎
D.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堵耳
3.如图为人的脑和脊髓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②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C.④既参与反射,又具有传导功能
D.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
4.下列有关激素及其分泌器官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B.胰岛素——胰岛
C.雌性激素——卵巢 D.生长激素——胸腺
5.人体内激素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B.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人体发胖,且情绪低落
C.年幼的侏儒症患者可以通过每周注射很少的生长激素来治疗
D.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6.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措施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植树造林 B.用一次性木筷 C.公交出行 D.垃圾分类回收
7.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
B.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健康
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D.减少煤、石油等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发生
8.健康的身体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从而有效预防疾病。以下生活习惯中不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是
A.合理膳食 B.坚持体育锻炼
C.熬夜玩游戏 D.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9.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 B.蚊虫叮咬属于生物媒介传播
C.感染病原体的动物一定属于传染源 D.婴幼儿一般抵抗力差,属于易感人群
10.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接种疫苗能够预防结核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核病是一种血液传染病 B.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
C.空气飞沫是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D.可用抗生素治疗该疾病
11.某些过敏体质者吸入花粉后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流涕、咳嗽等症状,抗组胺药物可有效缓解花粉过敏的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中,花粉被称为过敏原 B.花粉过敏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弱导致
C.花粉会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原 D.过敏后服用抗组胺药物越多越好
12.暑假是溺水事件高发期,下列关于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急救措施中,不包括
A.消除口鼻内异物 B.测量血压
C.面部朝下,按压背部控水 D.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3.下列有关煤气中毒急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进入燃气泄漏的室内,如果室内黑暗,可打开电灯便于救助
B.进入燃气泄漏的室内,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C.要将煤气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救助
D.救助煤气中毒患者时,要使其仰卧,同时松开衣扣,使呼吸通畅
14.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发霉的橘子,橘子皮上的“霉斑”一般为青绿色、绒毛状,由此推断霉斑主要是
A.一个细菌 B.细菌的菌落 C.一个霉菌 D.真菌的菌落
15.《齐民要术》中有制作泡菜的步骤记载,如清洗、装坛、压实、密封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B.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C.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醋酸菌 D.发酵过程在0-5℃低温环境下进行最适宜
16.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也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美味。如图是蘑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子实体包括①②③④ B.④是蘑菇的根
C.②能散发⑤繁殖后代 D.伞状菌盖利于光合作用
17.妈妈在家用酸奶机自制酸奶,成功的关键是加入少量市售酸奶作为“引子”。这个过程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过程中的哪个步骤?
A.配制培养基 B.恒温培养 C.接种 D.高温灭菌
18.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他做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A.细菌的繁殖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 B.细菌是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
C.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是来自空气中 D.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自然产生
19.细菌个体微小,但几乎无处不在。下列关于细菌描述正确的是
A.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B.细菌可以通过芽孢繁殖
C.荚膜是所有细菌特有的结构 D.大多数细菌能够自己合成有机物
20.春天是流感的高发期,流感病毒极易感染学龄儿童,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下列有关流感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B.电子显微镜下可见
C.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D.离开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21.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各项目对应不一致的是
选项 动物 所属类群 与人类或环境的关系
A 蚯蚓 环节动物 能疏松和改良土壤
B 蛔虫 线形动物 寄生在人、畜体内,引起蛔虫病
C 果蝇 节肢动物 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动物
D 蜈蚣 环节动物 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22.2021年入侵中国12省的红火蚁(如图)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被咬后会有灼热感,严重者可能丧命。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昆虫
B.生活在潮湿环境中,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甲壳类动物
D.身体分节,附肢不分节,不属于节肢动物
23.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鲫鱼后,梳理的鲫鱼部分特征,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③鳍,鱼游泳时主要靠鳍产生前进的动力
C.④常有鳞片覆盖,表面有黏液,能保护身体
D.⑤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24.中国十二生肖包含: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除龙为神话动物外,其余均为真实动物)。其中属于恒温动物的共有
A.12种 B.10种 C.8种 D.9种
2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鸟类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进化出了很多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身体一般呈流线型 B.牙齿有分化,消化能力强
C.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 D.骨骼轻而坚固,长骨中空
非选择题部分(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8分)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微生物在自然界有重要作用,对人类生活也有很大影响。下图1为细菌与噬菌体的关系图,图2为酵母菌的生殖模式图,图3为青霉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A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它结构简单,由__________组成,它与B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关系。
(2)图1中的大肠杆菌与图2中的酵母菌都属于单细胞生物,但结构上有很大区别,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图2显示,酵母菌正在进行__________生殖。
(3)图3中的青霉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__________构成,属于多细胞真核生物;青霉可通过__________来繁殖后代。人们可以利用青霉产生的__________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4)大肠杆菌属于细菌,青霉属于真菌。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27.(8分)为应对频繁变异的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2025年在香山科学会议上,科学家提出将免疫“防线”前移至病毒入侵的“第一现场”——黏膜组织,强调新型的呼吸道疫苗以鼻喷、雾化等局部递送方式,激活人体免疫,在呼吸道黏膜建立局部防护屏障。下图为鼻喷流感疫苗作用机理。请回答:
(1)题中所述,流感病毒入侵的“第一现场”——黏膜组织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_。
(2)如图所示,鼻喷疫苗进入呼吸道后能激活人体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图中发挥作用的甲细胞是__________。
(3)在免疫学上,物质A属于__________,它和流感病毒的结合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4)使用新型呼吸道疫苗能在呼吸道黏膜建立局部防护屏障,有效预防流感等传染病,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__________。
(5)在香山科学会议上,高福院士提到,疫苗接种频率可能需要每半年一次,以维持免疫屏障,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①表示首次使用疫苗,②表示再次使用疫苗)__________。
A. B.
C. D.
28.(8分)今年4月某中学举办了春季运动会。在比赛前,运动员小伟有轻微头痛,但仍带病参加了跳远比赛,比赛时不慎摔倒,右手擦伤出血。同桌小明建议他服用随身携带的阿司匹林泡腾片止痛(如下表所示),小伟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而是来到校卫生室,由校医处理。校医用碘伏消毒,贴上创可贴,并开具了治疗头痛的药物。请回答:
阿司匹林泡腾片说明书(节选)
有效期 至2024年12月
适应症 发热、轻中度疼痛
用法用量 1片/次,每日≤3片
禁忌 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1)小伟受伤皮肤表面有血液缓慢渗出,伤口边缘不规则(如图1),判断小伟的伤属于__________(填血管名称)出血,校医的处理方式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小明建议小伟服用该阿司匹林泡腾片(如图1)是不正确的,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校医为小伟开具了药物如图2所示,该药属于__________(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运动场上,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若在运动中有同学突然晕倒,呼吸骤停,应立即拨打__________,同时采用__________急救法,在急救操作中,胸外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
29.(9分)“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物图中环境多样,动物形态万千,或潜游水中,或翱翔天际,或驰骋草原,其精巧结构皆是对生存环境的绝佳诠释。请回答:
(1)鱼靠鳃呼吸(如图1),鳃丝中密布__________,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青蛙(如图2)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它: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幼体生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__________可辅助呼吸。
(3)扬子鳄(如图3)体表有角质的__________,既能保护身体又能减少水分的蒸发。蝗虫体表也具有类似的结构,但蝗虫的这一结构不能随身体长大,所以蝗虫有__________现象。
(4)图4中,家鸽因有__________辅助肺完成__________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
(5)图5为某种哺乳动物的牙齿示意图,据图可判断,该动物一般以__________为食。哺乳动物通过__________两种繁殖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0.(9分)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2.7%,形势严峻。研究表明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能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率。为响应科学防控号召,某校举办“乒乓护眼”主题赛事,同步开展“探秘眼球结构与成像原理”模拟制作活动。请回答:
(1)爱眼日体检时,发现小明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成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导致近视。乒乓球运动被誉为“近视防控利器”。因为打球者的眼睛必须快速跟随乒乓球的运动轨迹进行调节,在这个过程中,眼球结构中__________内的平滑肌不断收缩与舒张,进而调节图1中[①]__________的曲度,这种动态调节能有效缓解肌肉痉挛,抑制近视发展。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对飞来的乒乓球精准挥拍,在这个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是图1中的[]__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__(填标号),该反射的类型是__________。
(3)同学们在为比赛加油时,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这是因为体内的__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使人兴奋性提高。
(4)图2为某小组同学制作的眼球模型,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模型各部件,最终落在蓝色塑料板上,其中的“玻璃”和“光盘中心的圆孔”分别模拟的是眼球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1.(8分)塑料制品已渗透至生活各领域,但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直径<5mm的颗粒)正引发健康危机。研究表明,微塑料会吸附“甲状腺激素干扰物”(如双酚A),这类物质类似“激素骗子”,会冒充甲状腺激素与细胞结合,导致真正的激素无法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动物发育。某研究用蝌蚪做实验模拟该效应,探究微塑料污染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
组别 处理方式 甲状腺激素相对水平
A组 清水+普通饲料 100%(正常基准值)
B组 清水+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 180%(高于正常值)
C组 含微塑料水+普通饲料 62%(显著降低值)
D组 含微塑料水+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 85%(低于正常值)
(注:1.甲状腺激素水平以A组为100%基准计算;
2.每组20只同期蝌蚪,实验持续14天)
(1)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组,C组与A组对比的变量是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每组需要选取20只蝌蚪,目的是________;而且这20只蝌蚪要选取同期的、大小相近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因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的功能,由此可预测:在实验结束时,__________(填字母)组蝌蚪后肢生长发育最慢。若实验结果与预测一致,则说明微塑料对甲状腺激素功能起__________(选填“促进”或“削弱”或“不起作用”)作用。
(4)对比_________两组数据,可以证明微塑料会减弱外源激素的补充效果。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D B B A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D A C C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B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
(1)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寄生
(2)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出芽
(3)菌丝 孢子 青霉素
(4)分解者
27.(8分)
(1)一 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 淋巴细胞
(3)抗体 特异性
(4)保护易感人群
(5)C
28.(8分)
(1)毛细血管 正确
(2)药物已过期 阿司匹林禁忌用于出血患者(答案合理即可)
(3)非处方药 有OTC标志
(4)120 心肺复苏
29.(9分)
(1)毛细血管
(2)变态发育 皮肤
(3)鳞片 蜕皮
(4)气囊 双重
(5)肉类 胎生哺乳
30.(9分)
(1)前方 睫状体 晶状体
(2)③视网膜 ⑧ 条件反射
(3)肾上腺素
(4)角膜 瞳孔
31.(8分)
(1)A (有无)微塑料
(2)避免偶然性 控制单一变量
(3)促进生长发育 C 削弱
(4)B、D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