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诊断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纸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发。考试结束,只放答题纸。
3.答卷前,请在答题纸上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4.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凃,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5.主观题答案须用黑色字迹钢笔、签字笔书写。
6.必须在答题纸上题号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书写,无效。
7.保持卷面清洁、完整。禁止对答题纸恶意折损,涂画,否则不能过扫描机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千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这种规模宏大的粮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些粮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
A.国家统一的原因 B.经济发展的状况
C.前往流求的目的 D.政治制度的变化
2.下面是七年级一班某期黑板报的主要内容,据此判断该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A.隋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B.科举制下的社会状况
C.三省六部制得到推广 D.古代经济制度的完善
3.唐睿宗(唐玄宗的父亲)桥陵的陵墓建造和石刻艺术是唐代繁盛时期的代表,与乾陵(指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的石刻艺术并称为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当时能支撑起唐玄宗大肆修建桥陵的时代背景是( )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4.杜甫曾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他在诗中提到的“连筒”是( )
A.播种工具 B.插秧工具 C.犁地工具 D.灌溉工具
5.新罗人崔志远12岁人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在唐朝做了官;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等,以上现象可以佐证唐朝( )
A.经济繁荣 B.民族和睦 C.疆域辽阔 D.政治开明
6.下图是甘肃出土的唐朝三彩骑俑队列,其中的女骑俑束着典型的汉式头饰,身穿窄袖紧身衣。我国其他多个地区也出土了同时期的类似三彩人物俑。印证了当时人口构成的多元性,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 B.封闭与危机 C.统一与巩固 D.分权与融合
7.唐玄宗在位末年,朝政腐教,社会矛盾日益尖钱,边疆形势比较紧张;755年担负唐朝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节度使安实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这一叛乱的重要影响是( )
A.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B.导致唐朝迅速灭亡
C.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导致唐朝民族关系紧张
8.下列两幅地图的变化体现了( )
五代十国后期形势 北宋形势图
A.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B.藩镇割据战乱不止
C.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D.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
9.五代是武夫横行之世,文官们只能低眉拱手,听任他们摆布;宋代则不然,武将见文臣必执梃趋庭(手持廷杖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态度恭敬,肃揖而退。这一转变是因为( )
A.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C.武将比文臣更加重要
B.五代时期战乱不已
D.宋朝政府武将腐败
10.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第二年北宋与辽议和,北宋每年需送给辽朝财物,这一盟约指的是( )
A.宋金议和 B.宋夏之盟 C.澶渊之盟 D.《尼布楚条约》
11.若将“宋代经济发展”这一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下表中①处可填人的内容是( )
第一类 定窑 汝窖 ①
第二类 广州 明州 泉州
第三类 早市 夜市 草市
A.松江 B.景德镇 C.市舶司 D.交子
12.下图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以白兔为商品标识,特别说明“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成批购买,还可以优惠。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广告。这表明宋朝( )
A.已有商业竞争意识 B.广告营销广泛普及
C.政府鼓励发展商业 D.雕版印刷技术先进
13.下面是小茗同学制作的人物卡片,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
·青年时期:喜读兵书,精通汉、藏语言。 ·中年时期,称大夏皇帝,创西夏文字,仿唐宋制度定立军制、官制、
A.铁木真 B.阿保机 C.元昊 D.阿骨打
14.编撰《资泊通鉴)时。司马光以官司方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还参读了野史、文集、家传、小说等各种材料32余种,另编有《资治通鉴考》说明斟酌取舍的理由。可知《资治通鉴》能成为史学著名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名 )
A.博学广识、态度严谨 B.仕途失意、另寻目标
C.天赋异禀、多人帮忙 D.家庭熏陶、少年励志
15.宋朝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各地州学都建有藏书楼,江西十一府,府府有藏书,私人藏书数量更胜官方。这一现象出现的科技因素是( )
A.发明活字印刷术 B.使用火药武器
C.官方鼓励读书 D.发明转轮排字
16.纪录片《中国史话》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他首先以游牧民族统一了中国。(这一王朝)最盛时期,其领土遍及了从中国东北到俄罗斯南部的东西一万多公里的广阀空间……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这一内容题目的是( )
A.大唐遗风 B.元朝风韵 C.大明势渐 D.康乾盛世
17.最初去除棉籽都是手剥;宋代时出现了“铁筋、铁杖”去掉棉籽的方法。元代中期出现了轧棉机械——搅车。由此可知宋元时期( )
A.棉花的加工方式沿袭传统 B.棉花的种植方法不断创新
C.棉花的加工过程比较繁琐 D.棉花的加工技术持续发展
18.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与“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这些关键词相对应的史实是( )
A.北宋的建立 B.南宋的建立 C.元朝的建立 D.明朝的建立
19.制作人物名片能够让历史人物更加鲜活生动。下面是小立同学制作的人物名片,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
※时期:明万历年间 ※官职:内阁首辅 ※举措:一条鞭法 ※评价: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A.文天祥 B.王安石 C.朱熹 D.张居正
20.郑和下西洋期间记载有16种药物融入西洋各国医学领域,治疗当地疾病,郑和船队从西洋各国引人的药材,大部分也被后来医者广泛运用于医疗实践中。材料表明( )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郑和下西洋为航海事业做出贡献
C.郑和下西洋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
D.郑和下西洋提升明朝国际影响力
21.1644年在北京城先后出现了三个年号,依次是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和顺治元年。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靖难之役与大规模营建北京城
B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修改国号
C.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D.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和清军人关
22.军机处设立之后,每日折奏多者至五六十件,年终十二月二十日为最末之一日,折奏为多至百余件,或明发上谕,或廷寄,皆于当天办完,未有压搁至一日者。这表明军机处( )
A.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B.行政办事效率较高
C.行政程序非常繁琐 D.保密意识十分强烈
23.清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使得它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城的版图,下列史实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清朝( )
A.设置安西都护府加强对西城的管辖
B.封西南地区的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C.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进行管辖
D.通过“隆庆和议”结束与蒙古对峙
24.下面是期末复习时某教师的教学幻灯片内容,据此判断其复习的主题应该是( )
李时珍 《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徐光启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宋应星 《天工开物》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A.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C.升华创新的宋元科技文化
B.集历代大成的明朝科技
D.繁荣的明清城市文化
25.曹雪芹把诗赋、书法、对、饮食、节、服等元素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几乎全部安插在《红楼梦》里,这强调了《红楼梦》( )
A.语言精练生动 B.内容通俗易懂
C.汇聚传统文化 D.线索清晰完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共50分)
26.下面是同学们根据本学期有关学习内容展示的学习成果汇报,请你参与其中,一起完成学习任务(12分)
成果一 封建帝王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磨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励精图治。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指社会的良好治理), ——摘自《旧唐书》
(1)根据上述史书记载,分析唐玄宗能够“致治平”的原因。(4分)
成果二 工具革新
(2)从上图中任选一个农业生产工具,仿照示例,写出其主要用途和优点。(4分)
示例:楼车。用途:插种工具。优点: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提高播种效率。
(3)根据以上学习成果,归纳推动封建会进步的主要因素。(4分)
27.谥号、年号、庙号是对中国古代帝王的不同称谓,这些称谓都有相应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道号是古代帝王和后妃、大臣、士大夫等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死后,朝廷或门生故吏根据他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古人对谥号多有研究,表扬类的溢号有:经天纬地称“文”,评定祸乱称“武”,德行可敬称“景”等等。批评类的有:逆天虐民日“场”,杀戮无辜曰“厉”,昏庸无德曰“幽”。同情类的谥号有:德之不建称作“哀”等。
(1)请以隋文帝杨坚为例,以史实说明文帝谥号称“文”的理由。(4分)
材料二: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必须在专门的祭祀之庙或太庙(指祭祀皇族祖先的场所)里立室祭祀。在祭祀时不能直接称呼名字,必须特别追加一个称号,这就是庙号。一般来讲开国皇帝称“祖”,接下来的皇帝称“宗”,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庙号;实际上庙号也有名不符实的,比如宋高宗赵构虽有“中兴”宋朝之功,却也留下了恶名。
(2)请据所学内容,解释宋高宗赵构“留下了恶名”的历史依据。(2分)
材料三:年号是封建帝王用以纪年的一种名号。年号纪年开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由于年号的改变往往有除旧布新之意,新皇帝继位后都要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明代之前同一帝王可以多次改变年号。到了明清两代,皇帝的年号选用趋于稳定,基本都是一帝一元制。因此人们除了用谥号、庙号来称呼皇帝之外,又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了。
(3)根据以上材料判断康熙、雍正、乾隆出于哪种称号。结合所学概述这三位皇帝是如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8分)
28.船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通工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是一个政权的兴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画面描绘了日本遣唐使渡海入唐的情形。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派遣唐使,日本向中国朝廷表达敬意,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派遣唐使乘船人唐的目的。(4分)
材料二: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水中遗址 沉船残存长22.95米,宽9.85米,船内最深处2.7米,设水密,鬲舱共15 舱。出土文物超过18万件,包括各类金属器具,竹木漆器,玻璃器以及人类骨骼、矿石标本、动植物遗存等,其中尤以铁器、瓷器为大宗。
(2)从材料二中总结有关代经济发展的历史信息。(4分)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材料三:
(3)据材料和所学说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戚继光 郑成功
材料二: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不断。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社会各种矛盾依然尖锐,社会各阶层秩序动荡不安,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确保朱家王朝长治久安,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 清朝康熙皇帝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利,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部分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经皇帝亲手批阅后,形成了奏折制度;这一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到雍正皇帝统治时期,皇帝具有无上权威。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两位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出朱元璋与雍正帝加强皇权的典型措施。(4分)
(3)据以上内容总结明清时期国家治理的重点工作。(4分)
七年级期末历史测试题(2025年7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B B C D D A C D A C B A C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A A B D D D C D B C B C
二、非选择题(共四小题,共50分)
26.唐玄宗知人疾苦,了解民情;玄宗早年统治励精图治;贤臣的辅佐。(一点2分,共4分)
示例一:曲辕犁。用途:耕作工具(2分)优点: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2分)
示例二:秧马。用途:拔秧工具(2分)优点:人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提高劳动效率。(2分)
(3)统治者兢兢业业或个人品质与才华,重用人才,生产工具革新或重视农业发展。(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27.实现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政治局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隋朝前期出现开皇之治的统治局面或推动隋朝国力强盛;废除前朝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基础;改革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皇权。(任选两点,每2分,共4分)
枉杀了抗金英雄岳飞,偏安江南。(2分)
年号(2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抗击沙俄侵略,加强中央集权等。(三位帝王任答一项即可。每项2分,共6分)
28.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加强与唐朝的政治联系。(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宋代造船业发达,制瓷业发达,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宋代国内经济繁荣。(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史上的航海壮举,显示出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明代海军的实力强大,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发展与交流。(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29.(1)抗击倭寇和收复台湾(每点2分,共4分)
(2)废丞相或设立锦衣卫;设立军机处(每点2分,共4分)
(3)抗击侵略和加强皇权。(每点2分,共4分)七年级期末历史测试题(2025年7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B B C D D A C D A C B A C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A A B D D D C D B C B C
二非选择题(共四小题,共50分)
26
唐玄宗知人疾苦,了解民情;玄宗早年统治励精图治;贤臣的辅佐。(一点2分,共4分)
示例一:曲辕犁。用途:耕作工具(2分)优点: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2分)
示例二:秧马。用途:拔秧工具(2分)优点:人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提高劳动效率。(2分)
(3)统治者兢兢业业或个人品质与才华,重用人才,生产工具革新或重视农业发展。(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27、
实现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政治局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隋朝前期出现开皇之治的统治局面或推动隋朝国力强盛;废除前朝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基础;改革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皇权。(任选两点,每2分,共4分)
枉杀了抗金英雄岳飞,偏安江南。(2分)
年号(2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抗击沙俄侵略,加强中央集权等。(三位帝王任答一项即可。每项2分,共6分)
28、
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加强与唐朝的政治联系。(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宋代造船业发达,制瓷业发达,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宋代国内经济繁荣。(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史上的航海壮举,显示出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明代海军的实力强大,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发展与交流。(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29、
(1)抗击倭寇和收复台湾(每点2分,共4分)
(2)废丞相或设立锦衣卫;设立军机处(每点2分,共4分)
(3)抗击侵略和加强皇权。(每点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