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导入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 对外开放课程标准 了解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素养目标 1.识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及对外开放的进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 解重要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理解经济特区的特别之处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为何实行对外开放?材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百度数据:1978年我国人均GDP在有数据的137个国家里排名第135位,仅领先尼泊尔和索马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①现实要求: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顺应世界潮流。②历史教训: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尝试)1、背景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尝试)1、背景(原因) 总结(1)现实要求: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顺应世界潮流。(2)历史教训: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3)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2、过程(尝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邻近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这里的人历来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沿海,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这里的人有出海谋生的传统;③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想一想: 《基础训练》八下54页13题材料二(2)根据材料,指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能够成为经济特区的条件(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兴办经济特区?)3、特点(政策)经济特区“特”在哪儿?材料一: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特区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①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②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③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尝试)4、典型代表: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尝试)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5年,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提问5、作用深圳市政府雕塑“拓荒牛”材料: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特区精神:深圳人均GDP翻330倍珠海人均GDP翻270倍汕头人均GDP翻100倍厦门人均GDP翻120倍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尝试)1、过程 梳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温州上海南通烟台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宁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州湛江广州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北海海南岛上海浦东内地环渤海地区1980198519841992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1988海南经济特区1990上海浦东开发区面点线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入)自主学习课本43-44页,找--找对外开放领域的深入的具体过程。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我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入) 1、过程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2、特点温州上海南通烟台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宁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州湛江广州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北海海南岛上海浦东内地环渤海地区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入)1990年浦东开发前的陆家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不利的国际环境下,邓小平打出了一张王牌——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邓小平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开放的深入)3、典型代表上海浦东开发区(1990年)3、典型代表上海浦东开发区(1990年)中国政府给予浦东新区比经济特区更加优惠的政策。520平方公里的浦东新区吸引了7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亿美元的外资。汇丰、柯达、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移师浦东。 一时间,数条黄浦江地下隧道和杨浦、南浦等数座跨江大桥把浦东和浦西联系在一起。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是不够的,还出了“走出去’的战略。“请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江泽民1、背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7.7%,大大高于世界平均增长3%左右的速度,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加入WTO,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与世界经济接轨,就是要彻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展)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界贸易组织协定书2、经过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的成员。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展)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界贸易组织协定书讨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利还是弊?材料一:1995—2001年进出口总额平均年增长12%GDP年均增长8.92%;2002—2006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5%,GDP年均增长9.45%。材料二:WTO是经济强国拆除经济弱国自我保护屏障的战略工具。如果听任“市场浪漫主义”,中国经济未及起飞,就可能先被击毁在跑道上。作为经济弱国的中国,可能会成为经济强国的食物。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实现中国与世界共赢。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展)3、影响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的扩展)1、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经过: 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的成员。3、影响(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习近平知识总结对外开放尝试经济特区深入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扩展加入世贸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走出去引进来学了这一课,同学们要明白,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所以,大家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长大了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课堂练习1.据下图所示可知,我国对外开放( )A.形成点线面的格局B.面向不同类型国家C.涉及多个社会领域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2.如图,1982年,深圳蛇口竖立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这体现了(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效果显著B.对外开放转变社会观念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工人劳动积极性的提高课堂练习3.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说明我国能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得益于( )A.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深入推进C.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期不懈努力近代中国的“开放”与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的不同点(主要区别)?问题思考1、背景不同。前者(图一,下同)是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进行的开放;后者(图二,下同)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环境下进行的开放。2、主动性不同。前者是在列强侵略下被迫地开放;后者是主动地有计划地开放。3、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适应列强侵略、攫取特权等利益的需要;后者是为了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思考:近代中国的“开放”与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的不同点(主要区别)?第9课 对外开放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尝试)↓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入)↓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展)【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