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1.B(3分)2.C(3分)3.C(3分)4.①引用【采茶歌】表现窦娥遭受毒打的痛苦与冤屈,增强文本的感染力;②引用窦娥屈招的台词,凸显其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印证悲剧精神的升华(4分)。5.①三桩誓愿构成“柔弱之力”与“狂暴外力”的强烈碰撞:窦娥的冤屈(柔弱)与天地不公(狂暴)形成张力;②誓愿的实现(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等)是柔弱之力对狂暴外力的精神反击,强化悲剧力度;③以超自然现象为支点,使冤情获得象征性昭雪,体现“力的结构”的审美效果(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6.C(3分)7.D(3分)8.①通过“抹眼泪”“失声痛哭”等细节,刻画高玉智的内疚与悲痛;②对比手法:高玉智的“劳动局长”身份与“入乡随俗”的行为形成反差,凸显其人性温情(4分)。9.①正面描写:语言(对兄长的承诺)、动作(扶老人、磕头)展现其重亲情、有担当;②侧面烘托:村民的热情、马占胜的态度衬托其地位与威望;③环境烘托:故乡的场景烘托其回归的感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10.B、D、G(3分)11.C(3分)12.D(3分)13.(1)今天本当决一死战,愿为各位痛快一战,一定多次战胜他们(4分)。(2)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江(4分)。14.因为巨鹿之战时,项羽未趁势夺取咸阳控制天下,反而延误时机,使沛公占据优势,为垓下之败埋下伏笔(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5.C(3分)16.①“更为后会知何地”表达别后重逢的渺茫与不舍;②“忽漫相逢是别筵”写出意外相逢却即刻离别的悲喜交加,蕴含对时局动荡的无奈(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1)明星荧荧;绿云扰扰(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2分)18.(1)“美仑美奂”改为“美轮美奂”;(2)“相得益章”改为“相得益彰”(2分)19. 作为梦廊坊戏剧公园核心组成部分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主题公园,以戏剧化方式演绎《红楼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了一套具有东方美学的文化生活方式(4分)。20.①对《红楼梦》的理解各不相同②并未局限于原著细节③时而飘起漫天花瓣(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8分)21.①宝钗:“你忙什么!”体现其沉稳持重,善于协调;②黛玉:提议改称呼显其脱俗不羁,富有才情(4分)。22.“紧”字强调“雅”的程度,既指诗社的雅致氛围,又暗含对这种文人雅趣的肯定,用词生动传神(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docx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