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辽宁省中考化学试卷完全解读1. 试卷结构与命题特点试卷结构总分与考试时长:本试卷满分 50 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长共 150 分钟。题型分布: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计 10 分;非选择题共 4 小题,总计 40 分。内容覆盖:涵盖化学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多个方面,涉及生活、生产、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化学应用。命题特点注重基础:试卷紧扣化学基础知识,如化学符号、物质分类、实验基本操作等,考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掌握程度。联系实际: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如辽宁大米、辽砚、湿疹洗剂、有机废水处理等,体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实验:实验题在试卷中占比较大,涉及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等,强调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综合性强:部分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学生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答,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2. 各题考察知识点及难易度梳理题号 题型 考察知识点 难易度1 选择题 常见标识(禁止吸烟) 易2 选择题 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氯离子) 易3 选择题 元素分类(金属元素) 易4 选择题 实验基本操作(取用固体、滴加液体、检查气密性、加热液体) 中5 选择题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大米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 易6 选择题 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热性) 易7 选择题 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核外电子数) 中8 选择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符合该理念的做法) 易9 选择题 电解水实验(气体种类、水的组成、气体体积比) 中10 选择题 化学式的意义(乙酸异戊酯的分子构成、元素组成、元素质量分数、元素质量比) 中11 非选择题 溶液的配制(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化肥的使用;燃烧条件的验证 中12 非选择题 材料分类(合金钢);化学式的计算(SiO 中原子个数比);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X 的化学式);制冷剂的选择;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活性炭的性质;反应类型判断;资源再生的意义 中13 非选择题 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分子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实验装置分析;COD 去除率相关计算;提高 COD 去除率的方法 难14 非选择题 物质分类(ZnCO );实验操作(洗剂使用前的操作);实验现象与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实验误差分析;化学计算(ZnCO 的质量);实验步骤设计 难3. 典型试题深度评析选择题第 7 题题目:辽宁省菱镁矿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镁的原子序数为 12 B. 镁的元素符号为 Mg C. 镁原子的质量为 24.30g D. 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2评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信息的含义。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所以 A、D 选项正确;元素符号的书写要规范,镁的元素符号为 Mg,B 选项正确;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通常省略不写,而不是 “g”,C 选项错误。本题难度中等,需要学生仔细区分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非选择题第 11 题(溶液配制部分)题目:现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 的氯化钾溶液,涉及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评析:本题考查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和相关计算。溶液配制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之一,学生需要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即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分数,所以所需氯化钾的质量为 100g×3%=3g。称量时需要用到托盘天平,量取液体时要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为了减少误差,量取 97mL 水应选择 100mL 的量筒。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率。装瓶时洒出少量液体,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本题难度中等,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溶液性质的理解。非选择题第 13 题(有机废水处理部分)题目:介绍了有机废水处理的方法,结合实验装置和图像,考查处理方法、分子性质、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分析、COD 去除率计算及提高方法等。评析: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紧密联系实际环境问题。学生需要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如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有臭氧氧化法等;理解分子的性质,氧气排出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书写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实验装置中进气口的选择以保证反应充分;根据图像计算 COD 去除率;判断提高去除率的方法等。本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习启示以及备考建议学习启示重视基础知识:从试卷来看,基础知识的考查占比较大,如化学符号、元素周期表、实验基本操作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打牢化学学习的根基。注重实验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试卷中实验题的比重较大,涉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设计等。学习时要积极参与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联系实际生活:试题中很多内容都与生活实际相关,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金属的性质应用、环境保护等。学习化学要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备考建议制定合理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复习。加强习题训练: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练习,同时注意总结错题,分析错误原因,避免再犯类似错误。重视实验复习:复习实验时,要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和误差分析。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或观看实验视频等方式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关注社会热点:化学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如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备考时要关注这些热点问题,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术,提高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调整心态,轻松应考:考试前要调整好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考试时要认真审题,仔细答题,注意书写规范,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