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亿利东方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素养综合评价七年级 生物 试卷分值:30分 时间:3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人勤春来早,山田放水忙。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农业供给的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两稳一增”成为春耕生产主旋律。下列有关大豆和玉米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豆、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等条件B.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C.玉米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D.大豆种子是由子房发育成的2.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上是统一的整体,选项中对漫画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有吸收有机物和水的功能B.画面2中,“饥饿的根”是因为茎“罢工”导致根缺少呼吸作用所需的“食物”C.画面1中,叶表达了自己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器官提供所有的物质D.画面2中,茎“罢工”使叶干渴,是因为茎的筛管无法运输水给叶3.“478呼吸睡眠法”可帮助身体放松,不仅有助于睡眠,还能缓解焦虑。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慢慢用鼻子吸气4秒;步骤二憋气7秒;步骤三嘴唇微开吐气8秒。下列对此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行步骤一时: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B.进行步骤二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C.进行步骤三时:膈顶上升→胸廓容积扩大→气体出肺D.进行步骤三时:气体依次经肺、支气管、气管、咽、喉、鼻4.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①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C.②结构具有重新吸收的作用D.③结构内的液体是尿液5.每年的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是“肥胖防控,你我共行动”。孩子肥胖重点在于改变生活方式。健康生活应维持能量摄取和消耗之间的平衡,若长期摄取的营养超过人体所需,多余营养会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导致肥胖。下列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水、无机盐、蛋白质 B.维生素、脂肪、蛋白质C.糖类、蛋白质、脂肪 D.脂肪、糖类、无机盐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6.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的萌发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置了如下实验:①取40粒完好的大豆种子,平均分成四组,每组10粒。②取4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分别标号1、2、3、4,各放入两张餐巾纸并装入10粒种子。③具体实验条件见下表。标号 1 2 3 4加水情况 较多水浸没种子 不加水 适量水使纸湿润 适量水使纸湿润放置环境 橱柜中 橱柜中 橱柜中 冰箱中实验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探究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应该选取3号瓶和 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2)种子结构中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3)1号瓶和2号瓶是否能构成对照实验 原因是什么 。(4)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结构中的 。(5)每组实验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的原因是: 。(6)几天后观察到3号瓶子大多数种子萌发,少量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7)该同学想要测定大豆种子的能量,装置如下左图,图中易拉罐的作用是 。(8))如上右图是大豆植株,其叶片由表皮、叶肉和 组成。7.小楠参加了校园运动会女子400米比赛,如图是小楠比赛时部分生理活动过程,图中A、B表示气体、C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楠在赛前吃了一个馒头,馒头中的主要营养物质经彻底消化为[C] 后被小肠吸收进入血管,最后经下腔静脉到达心脏的 。请写出一条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在此过程中,血液由 血变为 血(填“动脉”或“静脉”)。(2)小楠在跑步过程中,通过 (填原理)完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入的[ ] 从肺泡进入血液,与甲细胞中的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各处的组织细胞。(3)小楠吸入的气体随血液循环进入乙组织细胞的 中参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 。(4)小楠在跑步时,心率会加快,血流量会增加。当其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时,心脏的状态是 ( )A.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C.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D.心房、心室同时舒张(5)小楠在跑步过程中,不小心磕破了膝盖,但伤口很快止血,在此过程中起作用的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D 2. B 3. A 4. C 5. C二、非选择题6. (1)1 (2) 胚 (3) 不能,变量不唯一 (4) 子叶 (5) 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6)种子的胚已死亡(或种子处于休眠期等合理答案) (7)减少热量散失 (8)叶脉7.(1)葡萄糖 右心房 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或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等合理答案) 静脉 动脉 (2)呼吸运动 A 氧气 血红蛋白 (3)线粒体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B(5)血小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