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6张PPT)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植物: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第1节 植物生长素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长素(一)生长素的发现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5章·第1节问题探讨观察右图中的盆栽植物。讨论:1.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2.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植株的形态改变?植株对这种刺激的反应有什么适应意义?3.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弯向窗外生长。幼嫩部分。长时间的单侧光照射;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1831年,达尔文毕业后参加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环球旅行过程中,为了喂养随身带的几只鸟,他在船舱中种了一种叫做草芦的草。船舱很暗,只有窗户会投射进阳光。他注意到,草的幼苗向着窗户的方向弯曲、生长。后来,达尔文着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向光性问题。一、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金丝雀虉(yì)草(一种禾本科植物)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胚芽鞘第一片真叶一、生长素的发现胚芽鞘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尖端尖端下部(伸长区)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金丝雀虉(yì)草(一种禾本科植物)(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4)实施实验:(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探究类实验的一般步骤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1)提出问题:①胚芽鞘要生长必须要有哪部分?切除尖端是否会对其生长有影响?②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哪儿?③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哪儿?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2)作出假设:①胚芽鞘要生长必须要有哪部分?切除尖端是否会对其生长有影响?①胚芽鞘要生长必须要有尖端部分。②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哪儿?③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哪儿?②胚芽鞘感光部位是在尖端。③胚芽鞘弯曲生长部位是在尖端下部。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3)设计实验:①胚芽鞘要生长必须要有尖端部分。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实验操作AB探究类实验遵循 原则和 原则。有无尖端胚芽鞘是否向光弯曲生长单侧光(强度、照射时间等)、植物种子类型等保留尖端切除尖端适宜且相同单一变量对照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3)设计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实验操作CD②胚芽鞘感光部位是在尖端。尖端是否照到单侧光胚芽鞘是否向光弯曲生长尖端、植物种子类型等锡箔罩在尖端锡箔罩在尖端下部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实验操作(3)设计实验:E③胚芽鞘弯曲生长部位是在尖端下部。E时间胚芽鞘尖端下部长度是否增加单侧光、尖端、植物种子类型等等距划线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4)实施实验:1、实验材料与用具:小麦种子玉米种子培养皿(湿纸巾)刀片薄锡纸尺子纸箱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4)实施实验:2、实验过程:ABCD①黑暗环境下培养玉米种子发芽;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4)实施实验:2、实验过程:ABCD去掉尖端锡箔罩在尖端锡箔罩在尖端下部等距划线②将四组作不同处理;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4)实施实验:2、实验过程:③记录实验结果;组别 A B C D处理 等距划线 去掉尖端 锡箔罩在尖端 锡箔罩在尖端下部结果尖端下部弯曲伸长胚芽鞘不生长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弯曲生长ABCD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5)得出结论:组别 A B C D处理 等距划线 去掉尖端 锡箔罩在尖端 锡箔罩在尖端下部结果尖端下部弯曲伸长胚芽鞘不生长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弯曲生长①对比A、B组,可以得到结论: ;ABCD②对比C、D组,可以得到结论: ;③对比A组前后,可以得到结论: ;胚芽鞘要生长必须要有尖端部分胚芽鞘感光部位是在尖端胚芽鞘弯曲生长部位是在尖端下部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顶端遮光下部遮光去顶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现象:发生弯曲生长 的部位是尖端下部生活现象达尔文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疑问:为什么尖端感光后会影响下部生长弯曲?推测尖端向下部传递某种影响下部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1、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观察现象达尔文鲍森·詹森①传递过程是否存在?(1)提出问题:②如果存在,传递的“影响”是什么?物理影响:力、电等化学影响:化学物质一、生长素的发现2、鲍森·詹森的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2)实验过程:琼脂:是海藻的提取物,溶于热水,再让其冷却得到。物质可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琼脂胚芽鞘弯曲生长一、生长素的发现2、鲍森·詹森的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2)实验过程:(3)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胚芽鞘弯曲生长(4)表达与交流:根据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詹森的实验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该如何补充实验 琼脂一、生长素的发现2、鲍森·詹森的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5)补充实验:实验处理 自变量 因变量(实验结果)不阻断“影响”传递胚芽鞘弯曲生长阻断“影响”传递琼脂云母片胚芽鞘不弯曲生长云母片:由云母族矿物质切制而成;物质不能透过云母片扩散。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尖端向下传递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传递不依赖于结构上的连续性,可能是一种物质。尖端产生的“影响”向下传递,为什么会引起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一、生长素的发现2、鲍森·詹森的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阅读书本91页,思考以下问题。1.实验如何操作来实现“影响”分布不均匀的?胚芽鞘向哪一侧弯曲生长?2.实验的条件是如何设置的?并说明理由。黑暗条件排除了单侧光对胚芽鞘的影响。切下尖端放置在胚芽鞘的一侧。向放置有尖端的一侧弯曲生长。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黑暗环境右侧左侧向右侧弯曲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一、生长素的发现3、拜尔的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詹森和拜尔实验初步证明了“影响”很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但两个实验中都无法脱离尖端,无法排除尖端本身的影响。如何设计实验排除尖端本身的影响,验证“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一、生长素的发现3、拜尔的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空白琼脂块对照组实验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琼脂胚芽鞘尖端中的物质可转移到琼脂中左侧黑暗环境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能促使下部生长的化学物质。生长素左侧一、生长素的发现4、温特的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1)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2)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将其分离出来,并确认它也是IAA。进一步研究表明,植物体内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具有与IAA相同功效,同属于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一、生长素的发现5、生长素发现后续历史生活现象达尔文鲍森·詹森拜尔温特向光侧背光侧生长素少生长素多伸长慢伸长快向光弯曲生长一、生长素的发现5、生长素发现后续历史二、植物激素(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功能:(3)种类: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小结生活现象达尔文鲍森·詹森拜尔温特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尖端向下传递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尖端向下部传递某种影响下部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能促使下部生长的化学物质。植物激素生长素种类功能概念(1)外因:(2)内因:单侧光照射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生长素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素光1、回顾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植物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练习尖端①②③④尖端下段尖端下段生长素较少生长素较多生长较慢生长较快向光弯曲生长1、回顾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练习2、生长素横向转移的实验证据①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②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研究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思考并完成下面两个问题:练习2、生长素横向转移的实验证据①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②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研究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思考并完成下面两个问题: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练习2、生长素横向转移的实验证据②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研究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练习②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研究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11.511.2C2、生长素横向转移的实验证据练习A B C D E3、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云母片(不透水、不透气)。答: 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B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C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D图胚芽鞘直立生长E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胚芽鞘的长不长与有没有生长素有关胚芽鞘的弯不弯与生长素的均不均有关练习(1)判断“长不长”:看胚芽鞘尖端下的伸长区能否获得生长素。①能获得生长素,则生长。②不能获得生长素,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2)判断“弯不弯”:看胚芽鞘尖端下的伸长区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①若生长素分布均匀,则直立生长。②若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用两看法判断胚芽鞘“长不长、弯不弯”二、拓展应用1. 在居室内养花,花盆往往要放在窗口附近有阳光处,有的书上建议每星期将花盆旋转1/4 圈。这个建议有什么科学道理?练习【提示】可以使植株接受比较均匀的阳光照射,以避免因植物的向光性生长而引起植株弯曲。相关信息:关于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目前还有争议。20世纪80年代,有的学者用向日葵、萝卜作实验材料,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向光性生长,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单侧光向光侧抑制生长的物质多背光侧抑制生长的物质少向光侧生长慢背光侧生长快向光生长三、思考·讨论: 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1.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称作“激素”,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二者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都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且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练习项目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不同点 产生部位 无专门的分泌器官,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 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作用部位 无明显靶器官 靶器官、靶细胞相同点 ①由自身产生;②种类多、微量、高效;③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三、思考·讨论: 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练习植物生长素(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5章·第1节一、生长素的合成(1)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色氨酸吲哚乙酸相对集中分布在 的部位二、生长素的分布生长旺盛(如:胚芽鞘、芽和根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老根(叶) 幼根(叶)分生区 伸长区顶芽 侧芽><<三、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_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______运输。这种运输方式是一种______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极性主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上端指的就是植物的生长方向的一端生长素可以通过_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_。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和其他有机物的运输没有区别。(2)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输导组织非极性运输三、生长素的运输在一些细胞分裂特别______的地方(尖端),受外界某些_______(如单侧光、重力)的影响,生长素也可以横向运输。提醒:① 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琼脂块无感光作用;② 单侧光刺激时,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横向运输,又进行极性运输。(3)横向运输旺盛刺激三、生长素的运输四、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1.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四、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1.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 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四、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1.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 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2. 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 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四、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1.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 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2. 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 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提示】结论2不严谨。没有 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 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四、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1.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 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2. 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 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提示】结论2不严谨。没有 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 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3. 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应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四、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1.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 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2. 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 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提示】结论2不严谨。没有 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 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3. 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应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输到形态学上端。四、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1.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 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2. 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 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提示】结论2不严谨。没有 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 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3. 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应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输到形态学上端。四、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1.实验思路如图所示A琼脂块(供应块)为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B琼脂块(接受块)为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预期实验结果:第1组实验中的B琼脂块可以接收到生长素。第2组实验中的B琼脂块接收不到生长素。第1组第2组实验结论: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倒过来运输。五、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思考·讨论如何检测B琼脂块中是否接收到生长素?方案1:将A琼脂块中的生长素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段时间后检测B琼脂块中是否含有放射性。方案2:将B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是否向对侧弯曲。第1组第2组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五、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发生部位运输方向影响因素跨膜方式运输主动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遗传因素决定在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单侧光、重力等单一方向刺激根尖、芽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向光侧→背光侧;远地侧→近地侧发生部位运输方向影响因素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小结植物生长素(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5章·第1节一、生长素的作用方式生长素不起催化作用,不为细胞提供能量,而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调节作用基因表达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二、生长素的促进作用(1)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向光侧背光侧生长素诱导细胞分化(2)器官水平影响器官的生长和发育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这二者有什么关系呢?例如1促进果实发育在种子发育的过程中,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二、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例如2: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 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请你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因为人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将黄泥反复浸到尿液中再晒干,黄泥就会吸附一定的生长素。用这样的黄泥封裹枝条,就能利用其中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二、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思考:人尿液中含有生长素,生长素的来源是?思考:人体中生长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么?为什么?人所摄取的植物中获取不能人体细胞不含与生长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蛋白二、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例如2: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 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请你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例3:此外还有……保花二、生长素的促进作用生长素的作用就是“促进”吗?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大蒜根长度影响情况记录表资料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12-11-10-9-8-7-6-5-4-3-2生长素浓度与大蒜根的平均长度的关系曲线生长素浓度的对数根的平均 长度(mm)P未经过生长素处理的大蒜根的平均长度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12-11-10-9-8-7-6-5-4-3-2生长素浓度的对数根的相对平均 长度(mm)生长素浓度与大蒜根的相对平均长度的关系曲线ABCD促进生长抑制生长未经过生长素处理的大蒜根的平均长度ABCD10-1010-810-610-4浓度/mol·L-1促进生长抑制生长FE植物器官生长的反应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①曲线AB段(不含B点)表示: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②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是:1、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反应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③BC段(不含C点)表示: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ABC10-1010-810-610-4浓度/mol·L-1促进生长抑制生长FE植物器官生长的反应既不促进也不抑制。④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作用是:⑤C点之后表示: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⑥E、F表示: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1、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反应的关系示意图分析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ABC10-1010-810-610-4浓度/mol·L-1促进生长抑制生长FE植物器官生长的反应思考1: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较高时会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两重性”1、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反应的关系示意图分析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1)实质: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一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具有两重性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低浓度”是指分别 点对应的浓度。注意: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高浓度”和“低浓度”代表的意义是:“高浓度”是指分别 点对应的浓度,大于A′、B′、C′小于A′、B′、C′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一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根的低浓度芽的低浓度茎的低浓度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一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ABC10-1010-810-610-4浓度/mol·L-1促进生长抑制生长FE植物器官生长的反应思考2:“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是与哪一组别对比得到的?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大蒜根长度影响情况记录表资料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10-10 10-8 10-6 10-4 10-2促进生长抑制生长浓度/mol·L -1根 芽 茎植物器官生长的反应生长素浓度与植物不同器官生长反应的关系示意图“促进”或“抑制”均是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的。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促进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抑制抑制生长≠不生长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二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思考2:“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是与哪一组别对比得到的?思考2:“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是与哪一组别对比得到的?是相对于生长素处于最低浓度时各器官的生长速度而言,当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时,器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直至生长停滞。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二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①从曲线中可以看出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是?敏感性一般看最适浓度就行,最适浓度越小越敏感10-10 10-8 10-4②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是:根 >芽 >茎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三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思考3: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也 (如生长素的浓度为10-6 mol/L时,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 、 、 ),不同抑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三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不同作用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 。规律是 。不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也 。对生长素的敏感性 。不同根 >芽 >茎③“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是相对于生长素处于最低浓度时各器官的生长速度而言,当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时,器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直至生长停滞。四、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1)浓度(2)器官(3)成熟程度(4)植物种类(1)浓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 时促进生长,在 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浓度较低浓度过高——两重性资料分析1:如果你是一个卖花生芽的,你打算用什么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花生芽,才让你的花生芽卖个好价钱?说明:花生芽要卖个好价钱,必须根短、芽肥,因此选取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刚好是促进芽的生长,但抑制根的生长。10-8mol/L左右为什么?说明理由根的低浓度四、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2)器官:根、芽、茎敏感程度为: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如下图:根>芽>茎四、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适用于麦田、稻田、玉米地,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2,4-D)或者生长素更敏感,用较高浓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的生长,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资料分析2:某位农场主,有一块玉米地,由于缺乏管理, 导致玉米地大量长草,为了节约成本,农场主选择了除草剂 二氯苯氧乙酸(2,4-D),来进行除草。请您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除草剂的原理。相关信息:1.(2,4-D)的作用效果与生长素类似。2.玉米、小麦、水稻为单子叶,杂草一般为双子叶。农场主发现同样的除草剂浓度,杂草除草效果幼嫩好于成熟的。请您分析原因?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四、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4)植物种类:不同种类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 。敏感应用: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作物里的双子叶杂草, 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四、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①概念: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实例一顶端优势②顶端优势的原理:顶芽侧芽(生长素)(生长素)极性运输— 少 — 促进— 多 — 抑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1) 顶端优势ABCD生长素的浓度:生长速度:B>C>D>AA>D>C>B现学现用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实例一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1)这些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从高到低依次是 ;这些侧芽发育成枝的顺序依次为 ;(2)生长素主要由 处产生,以___________方式运输积累于 处。(3)如果剪去顶芽,则 芽将首先发育成枝条,原因是 。此时 芽处的生长素浓度最高。A> B > C > DD、C、B、A顶芽侧芽主动运输AA处生长素浓度降低,顶端优势被解除B(4)上述现象称_________,它证明了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的_________特性。这种特性是指 。顶端优势两重性如右图所示的白杨树的主干上端,A、B、C、D分别为生长正常的侧芽,请分析: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实例一顶端优势③顶端优势的应用a.解除顶端优势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于是侧芽萌动、加快生长。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实例一顶端优势棉花和烟草的摘心可以增产。棉花去顶芽 烟草去顶芽园艺、果树修剪果树整枝、园艺修剪调节植株形态。茶树摘心苹果树剪枝③顶端优势的应用a.解除顶端优势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实例一顶端优势b.保持顶端优势:需要长高的植物(如木材)可以达到增产。如:材用树木。③顶端优势的应用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实例一顶端优势④ 设计实验探究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1234自然生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去掉顶芽: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去掉顶芽,切口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生长受抑制去掉顶芽,切口放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实例一顶端优势实例二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实例三根的负向光性讨论:分析根的向地性的原因,请发言。课后自主分析根的负光性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推理——生长素如何调控向地性与背地性?提示:生长素的分布受到重力的影响,会朝重力方向运输。思考:植株的根、茎中生长素的分布状况如何?根、茎中的大体趋势有差异吗?实例二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思考:为何根、茎中生长素的分布状况相似,但生长方向不同?推理——生长素如何调控向地性与背地性?远地侧近地侧实例二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生长缓慢生长缓慢生长迅速生长迅速推理——生长素如何调控向地性与背地性?远地侧近地侧实例二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近地侧远地侧地面远地侧近地侧由于 重力作用,生长素 进行横向 运输生长素浓度低生长素浓度高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生长被促进生长被抑制根向地生长实例二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近地侧远地侧地面茎的背地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远地侧近地侧由于 重力作用,生长素 进行横向 运输生长素浓度低生长素浓度高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低生长被促进但促进效果较弱生长被促进且促进效果强茎背地生长实例二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原理:根对生长素敏感,茎对生长素不敏感。重力思考:若该植物在太空中的空间站横放生长,情况会如何?由于没有受到单一方向刺激,根和茎将水平生长实例二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实例三根的负向光性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有没有体现两重性?植物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实例四植物的向光性思考1.该图有没有体现出生长素的两重性?没有,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思考2.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大于m,且小于M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思考3.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的作用,植物水平放置时,表现出根的向地性时,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根的近地侧浓度范围是______。大于i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思考4.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植物水平放置时,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0,且小于m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思考6.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大于i思考5.除草剂灭草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大于i五、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分析课堂小结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器官水平:调节生长发育特点: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实验鲍森.詹森实验拜尔实验温特实验生长素的分离(1)某一浓度的生长素对芽是促进作用,对根一定是抑制作用( )(2)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可以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3)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不同植物的同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也不一定相同( )(4)顶端优势现象可以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5)只有顶芽能够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此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6)某农民种植的向日葵在开花期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影响了植物的传粉。为了避免减产,可以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1.基于对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①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②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③生长素对植物的根、芽、茎只有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 )概念检测×√×2.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给以光照(如图所示)。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a不弯曲,b不弯曲,c向右弯曲B.a向右弯曲,b不弯曲,c向右弯曲C.a向右弯曲,b不弯曲,c向左弯曲D. a向左弯曲,b不弯曲,c向左弯曲A概念检测3.下图中曲线C表示某植物茎的生长反应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施用侧芽,能反映侧芽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生长反应生长素相对浓度CABDA一、概念检测(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 。促进生根抑制生根【检测】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种培养基。不能4(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抑制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ab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